“芸哥儿,好做!”
“好样儿的!”
“稳住,你祖父,曾祖父辈可经常如此风光!”
“对,别丢份!”
“精神点!”
贾芸路过时,一大票将领不仅目不转睛的看着他,还颇有人出声鼓励。
武夫还真的是直肠子。
鼓励起来也不讲究,有什么说什么。
眼前这些,应该是当年贾代善,贾代化兄弟在军中的旧部。
也就是所谓的贾家的人脉和潜力,还有影响力。
贾代善和贾代化都领过京营节度,提督协理京营。
贾代化还做过领大内禁卫大臣,这也是亲贵职务,负责协理大内的防御。
这种职务也不是一个人能做的。
最少需要三到四个公侯伯勋贵,加上两三个宗王,都是领禁卫大臣,负责整个皇城到宫城的防御与安全。
这种要命的职务,皇帝是不可能交给一两个人,负责的宗王和大臣有七八人,而且互不统属,彼此掣肘。
底下还有几十个掌印都指挥,指挥使等武官。
皇帝身边还有大量的勋卫,舍人,带御器械等核心护卫。
还有太监为监军,将领调动十人都需要知会太监,备档记录。
还有文官监武库,诸如火炮,重弩,铁甲之类的重武器都是文官监管,需得有旨意才会打开武库。
上三卫,绣衣卫,羽林卫,龙禁卫,除了绣衣卫人数较少外,其余两卫都有万五千人,三卫兵力三万五六千人。
守皇城和宫城绰绰有余了。
外城和城外的京营又有三十余万大军,一样是由勋臣,太监,文官三足鼎立。
内外又彼此相制。
京营外又有边军和内镇兵相制。
大周立国百年,哪怕有重臣国公,提督京营,但却不愁有权臣造反,这也是当初立制立的好。
贾芸就是在这些禁卫人员的眼前,慢慢从左掖门走入,进入大内外朝。
外朝就是三大殿,建极,中极,皇极三殿。
都是高大巍峨的明黄建筑,特别是皇极大殿,外朝核心,坐落在三九二十七层的汉白玉石基之上。
加上高大巍峨的宫殿本身,若是这个时代的普通人,不管你是彪悍勇武的勇将,或是满腹华彩的文官,第一次走到这宫殿之前时,无不会战战兢兢,如临大宾。
这就是皇帝的宫殿越建越大,越建越恢宏的原因所在。
进入这里,文才武略意气全消,在这世间最顶级的权势面前,重重天威之下,所有人都要敬畏匍匐,臣服于天子的权威和意志之下。
但贾芸反觉得有些怪。
这里他很熟悉。
说出来会被人当疯子,但这是事实。
他在后世刚入伍时,因为仪表出众,身高过人,曾经被挑为国旗护卫。
从这里到大内都对他们开放,贾芸对眼前这一片建筑可以说是熟到不能再熟。
后来他被挑到特种部队,开始了自己的传奇生涯。
然后在文化馆喝茶看书。
最后又出现在了这一片宫殿群里。
不同的是身边没有大量的游客,只有一张张表情各异的脸。
多半是敬佩。
还有就是惊奇。
可能是那些官员被贾芸的相貌和年龄所震惊。
哪怕知道这位书局东主年龄不大,但大半的人还是没有想到,贾记书局的东主就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少年人。
只是贾芸走近一些之后,大殿广场甬道两侧的官员们才看出贾芸的不凡。
乍一看,是长身玉立的翩翩佳公子。
贾家族人,都是外表不俗。
贾政老帅哥一枚,贾珍去掉胡须也是小白脸,至于贾琏,宝玉,贾蓉,贾蔷,贾兰,贾菌,贾芹,贾瑞,竟是没有一个相貌差的。
贾芸原本就生的不差,此前的缺陷是个头不高,身形比较瘦弱。
另外就是缺乏自信。
毕竟从小贫苦,又没了爹,这样的小孩怎么可能自信满满?
现在当然是完全不同。
后世来的灵魂,根本不惧眼前的大场面。
甚至从骨子里,也缺乏对帝王的敬畏。
个头也长到了一米八以上,而且锻炼出了相当健硕的体魄。
举手投足,不光是给人长身玉立翩翩佳公子的俊秀感,更是给人一种彪悍孔武的武夫感觉。
这也是贾芸刚刚在宫门前得到贾家旧部认可的重要原因。
贾家的其余族人,论俊美是一个赛一个,但都是严重欠缺阳刚之气。
更不要说习武强身了。
贾芸的身形明显是武夫的体魄,脸上皮肤略显粗糙,更添了几分男儿气。
难得的是,这样的大场面,贾芸明显是第一次经历,却是沉稳自信,踱步向前,平稳有力,气息不乱,举手投足都是毫无异常。
这使得不少人微微点头。
贾家毕竟底蕴深厚。
有一群纨绔不假,但出一个人才就是了不起的大才!
此时在宫中的官员,几乎都看完了天时人口论。
除了少数迂腐老迈的文官,或是水准不够的武将,基本上人人都是对贾芸投去敬佩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