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有很多,而一大主要原因是因为随着长大,对于世界客观规则的认知会逐渐加深,即使是受近乎于荒芜的巫师基础教育都会如此,而魔法本身的存在,就是违背着世间的客观规则的,当世界观和内心发生冲突时,因为内心的不确定,魔法当然就无法施展。
小巫师的魔法暴动时,是情绪最纯粹,认知最单纯的时候,他们当时的心里就一个坚定的念头。正如希娅,唯一一次魔法暴动是当时因为恐惧停止了思考。
所以现在的巫师社会就陷入了发展的悖论,没有受过麻瓜系统教育的巫师,眼界很低,见识很浅薄,他们对于宏观世界,对于魔法的可能性缺乏一个更高的站位,不仅如此,麻瓜教育中的逻辑思维、数学、实验技巧等麻瓜经过无数年改进的方式,在魔法研究中也很有用处。
因此,巫师的认知和所掌握的能力都停留在巫师闭门造车数个世纪的领域里,很难有什么变革的空间,能把前人的魔法学习好就已经是一个优秀的巫师了。
而一旦接受过麻瓜的系统教育,思维又不自觉会被僵化在既定的规则中,丧失了对魔法的想象力,总想着这样那样是不可能的,违背了很多基本的规则,本能的世界观就会判定这种事不可行。
在魔法上的路只能沿着前人走过的路学习,需要去创造的时候就会受制于常识的阻碍,除非是学习魔法过程中推翻了的常识,就比如学习魔法一百年,也不会想象地球是天圆地方一样,这是基本认知。
希娅在练习魔法时感觉尤为明显,对于希娅来说,迄今为止魔法上遇到的最大困难,不是玄之又玄的仪式魔法和炼金术,也不是迄今为止仅能阅读一些文献的古代如尼文,而是最基础的一年级变形术,卢平说过,第一堂课就是让小巫师把火柴变成针,但这一步,却花费了希娅整整三天的时间,若是真在课堂上,或许在霍格沃茨历史上都是最差的一个学生了。
她绞尽脑汁也想象不到木质的火柴变成金属针的细节,想象不出质量是该守恒还是体积上该保持不变,除了形状上的相似,两者根本没有任何可以联系的地方,魔法自然而然的因为心中的怀疑无法成功。
时至今日,她依旧不明白其中的理论,只能说服自己相信魔法的神奇力量可以完成这种奇迹,这才能够勉强施法成功。或许值得幸运的是,她对于麻瓜科研成果其实也只是常识性的了解,而并非真正的相关专业出身,否则恐怕无论如何也说服不了自己。
希娅看了一眼莉娜,不知道她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影响也会遇到这样的难题。又看了一眼尤菲米娅惴惴不安的样子,这也是今天的目的。
让一个纯粹巫师守旧家族出身的孩子,去实际见识见识麻瓜世界,在伦敦转一转,看看她以她的角度,能够给出什么看法,这十分有价值。希娅是努力去改变自身的思维,去适应巫师的逻辑和魔法的规则的,但对于孩子应有的认知莉娜能帮助的也有限度,莉娜受到她的影响太深了,既非纯粹的巫师思维,又非纯粹的孩子思维。
一出破釜酒吧,车水马龙的街道和吵闹的汽车喇叭声瞬间吓了尤菲米娅一跳,她下意识上前拉住了已变成成年人身高的希娅的衣角,深深的把头埋下去。
地上是水泥和沥青的路面,这与对角巷和巫师常见的青砖路面很不相同,罗尔家也并非住在深山老林里,也是和麻瓜在郊外社区中混居,但向来自傲的他们从未主动接触过街坊四邻,更别提仔细观察他们了。
在短暂的紧张过后,尤菲米娅也渐渐放开了,鼓起勇气小心地打量四周来来往往的人和周围的商铺,看到不明白的还会去问,只是对这些太过缺乏了解,以至于很多问题都啼笑皆非。
“那个是麻瓜的照片么?为什么上面的人不会动?”她指着广告牌这样问。
“这个交通工具……是叫汽车吧,为什么他们都在路上堵着而不会飞起来?”看着等红绿灯的汽车她会这么问。
“那个人为什么在对着空气说话?那是什么?”看着电话亭中的人,她也是一头雾水。
生活方式的巨大差异让希娅和莉娜两人甚至都不知道该从什么地方开始说起了,即使是尤菲米娅一个魔法都不会用,但巫师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是习以为常的。在她的世界里,报纸里的照片是会动的,出行有扫帚、飞路粉和门钥匙等,通信靠的是猫头鹰。
“没有魔法他们是怎么活下来的?”尤菲米娅情不自禁的发出了惊呼,音量都没控制住,引来了很多目光,不过看到是一个小女孩后,都不在意的转过了头。
食物不能无限复制,会有很多人饿肚子,工作八个小时之外甚至可能会有两个小时以上需要在路上度过,疾病和意外事故很轻易的就能带走数不清的人命。
“是啊,没有魔法的情况下就是这样脆弱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