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大约一刻钟之后,另一名士兵再次前来报告:“不好了!将军、大人,今晚的来客当中竟然隐藏着反贼的内应。在他们里应外合之下,府衙的大门已然被攻破,我方守卫伤亡惨重,恐怕难以继续抵挡敌人的攻势了!”
听到这个消息,曹琦不禁倒吸一口凉气,他深知此刻形势危急,容不得丝毫犹豫。只见他迅速戴上头盔,紧握住手中那柄寒光闪闪的长枪,大声喝令道:“众将士听令,随我一同出击迎敌!”话音未落,他便身先士卒,如离弦之箭般朝着府衙大门冲去。
而站在一旁的文大人见状,也毫不退缩。他从腰间抽出一把锋利的短剑,紧紧跟随在曹琦等人身后。这位年事已高的文老大人心里很清楚,如果此次精心策划的“钓鱼”行动最终失败,那么他自己也绝无生还的可能。此时此刻,双方底牌尽出,这场生死较量究竟鹿死谁手,尚未可知……
此时,府衙之外已然陷入一片混乱不堪的局面。府衙的守卫们原本与那些贼人实力相当,只能凭借着坚固的围墙苦苦抵御对方潮水般的攻击。然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府内竟然出现了叛徒!这个可恶的内应从背后狠狠地给了守卫们一刀,瞬间打破了原本僵持不下的局势,府衙的大门就这样被轻而易举地打开了。
守卫们惊慌失措,节节败退,形势变得岌岌可危。正在这关键时刻,曹琦率领众人及时赶到。原来,他们此前曾与这些守卫有过一面之缘,深知彼此都是为主君效力之人。眼见情况危急,守卫们毫不犹豫地迅速往两旁闪开,让出一条通道来。
而那些贼人见前方道路突然间变得畅通无阻,不由得一阵惊愕,但此刻他们根本无暇细想其中缘由。眼看着胜利在望,贼人们兴奋异常,立刻带人狂冲而上。孰料,他们一头撞进了曹琦等人的怀中。
只见曹琦怒目圆睁,口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怒吼,宛如猛虎下山一般,挥舞着手中的兵刃径直杀向人群。他身形矫健,动作迅猛如电,所到之处,贼人纷纷倒地,竟无一合之敌。眨眼间,地上已是横七竖八躺满了贼人的尸体。
贼人们惊恐万分,意识到眼前这支队伍绝非等闲之辈。眼看己方渐渐处于下风,难以招架,对方的首领当机立断,高呼撤退。然而,曹琦等人岂会轻易放过这群恶徒?早在贼人想要逃跑之时,曹一便已带领部分人马抢先一步守住了大门,并迅速将其关闭。这下子,贼人们犹如瓮中之鳖,插翅难逃。
曹琦如同一道闪电般冲杀至大门处,他身形矫健地一个急停,然后猛地转过身来。只见他威风凛凛地立在那里,双目圆睁,怒视着那些仍滞留在战场上的贼人,口中发出一声震耳欲聋的大喝:“放下兵器!今日只要尔等乖乖束手就擒,我便饶你们不死!”
这句话绝非虚言恫吓,要知道在宋朝那个时代,造反、招安再造反这样的戏码早已屡见不鲜,甚至形成了一条相当成熟且完备的产业链。往往今日还是穷凶极恶的反贼,明日摇身一变就能成为地方上的父母官。
那仅剩的寥寥数个敌人听到曹琦这番话语之后,先是微微一愣,但随即像是被抽走了全身力气一般,纷纷面如死灰地丢下手中紧握的兵器。紧接着,他们一个个如同受惊的兔子似的,双手紧紧抱住自己的脑袋,趴伏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之上,丝毫不敢再有任何反抗之意,完全就是一副俯首帖耳、唯命是从的模样。
而一直在后方观战的文不识见到局势已然稳定下来,当即毫不犹豫地迈步而出。他神色严肃地指挥着手下众人迅速行动起来,有条不紊地开始收拾这片混乱不堪的战场。有人负责清理散落一地的兵刃和杂物,有人则赶紧前去救助受伤的同伴。与此同时,文不识还亲自前往后院,去安抚那些应邀前来参加宴会却不幸遭遇这场变故的豪强们。
他满脸堆笑地宽慰着这些惊魂未定的贵客,好说歹说才让他们暂且安心在后院歇息。安排妥当之后,文不识又马不停蹄地四处寻找那些一同前来赴宴的官吏,并将他们召集在一起,组织大家齐心协力地协助救治伤者。整个场面虽然依旧有些嘈杂纷乱,但好在一切都在逐渐恢复正常秩序。
曹琦看到通判大人这么给力,也不管府衙这边了。将曹一留下驻守,防止敌人再次袭击,带着曹二、曹三和剩下的人向南城而去,千万不能让南城叛军将城外的流民放进城中,不能让局势彻底乱起来,如果流民进城,但时候被裹挟烧杀抢掠,流民变成暴民,那么局面就不是曹琦这千把人可以阻止了,就算把城外的两千人调来都不够。
城南的张忠福此时满心疑惑,他眉头紧皱地望着远处那原本应该按照计划展开行动的地方。明明之前已经和魔教众人约好了在亥时一同动手,可此刻看着预定的伏击地点已然是喊杀声震耳欲聋、响彻云霄,但那些与他们约定好的魔教人士却仍旧不见踪影。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