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透过淡薄的云层,纷纷扬扬地落在了京城开封那古老而庄严的街道之上。曹琦身着一袭崭新的官服,怀揣着满心的期待与紧张,迈着稳健的步伐朝着马军司衙门缓缓走去。
当他踏入那扇厚重的朱红色大门时,一种肃穆之感扑面而来。经过一番询问和指引,他终于来到了都指挥使所在的房间门前。然而,令他稍感意外的是,原本应在此处坐镇指挥的都指挥使此刻却处于空缺状态,取而代之的竟然是德高望重的英国公。
只见英国公正端坐在案几之后,神情严肃而专注。当他看到曹琦出现在门口时,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赏之色,但并未有过多的寒暄之语。他微微抬起手来,示意曹琦走近一些,然后便开始直截了当地介绍起衙门内的其他几位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
“这位是曹将军家的公子,那位则是刘家的子弟……”随着英国公的逐一介绍,曹琦这才注意到眼前这几位副都指挥使皆是出身于开国将领之家,他们分别姓曹、刘、吴、杨等等。尽管平日里彼此之间的交往并不频繁,但由于家族背景相似,也算是略有耳闻,相互之间倒也算得上熟悉。众人友好地微笑着,轻轻点了点头,算是打过招呼并完成了简单的交流。
紧接着,英国公站起身来,亲自拉起曹琦向着其他公房走去。一路上,他详细地为曹琦介绍着每一间公房所对应的职务以及其负责人。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左右四厢都指挥使的办公之处,这里显得格外安静,似乎主人时常外出领军作战,故而在京中的时间甚少。继续前行,则是龙卫左右厢都指挥使的办公室,情况亦是如此。
再往后走,便是那些负责具体事务的军使、十将、将、虞候、承勾、押官等官吏们的工作区域。这些公房紧密相连,形成了一个井然有序的布局。英国公一边走着,一边耐心地讲解着各个职位的职责范围以及彼此之间的协作关系,让初来乍到的曹琦对整个马军司衙门的运作有了更为清晰的了解。
将衙内的基本人员情况详细地介绍了一番之后,便引领着曹琦朝着侍卫亲军马军副都指挥使的办公地点缓缓走去。一路上两人边走边聊,气氛倒也融洽。
不一会儿功夫,他们就来到了目的地。进入屋内,分宾主落座之后,便开始商谈正事。英国公看着曹琦,缓声说道:“你如今身为这副指挥使,可以从以下几个事务当中做出选择。
其一便是练兵之事,这需要你协助都指挥使一同制定出马军详尽的训练计划。其中包括确定具体的训练科目、合理规划训练强度以及精准安排训练时间等等环节。
其二则是军务方面,主要负责马军的人员管理事宜。例如妥善安排马军的日常勤务,像巡逻、警戒、守卫等重要任务皆需你来统筹规划。
其三即为后勤领域,此乃管理马军的关键所在。既要操心马匹的饲养、繁殖以及采购等诸多事务,以确保咱们马军能够拥有数量充足且品质优良的马匹;同时还要兼顾马军的粮草供应问题,并做好营房的建设与维修等一系列后勤保障工作。
不过啊,这后勤板块向来都是由杨家紧紧把控着,旁人根本难以介入其中。至于军务嘛,重点在于抓好军队的纪律以及处理好日常琐碎杂务。而最后的练兵一项,则直接关系到马军整体战斗力的提升,责任重大呐!”说完这些话,他略微停顿了一下,给曹琦留出些许思考的空间。
曹琦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原本打算毫不犹豫地选择练兵这一项任务,但转念一想,觉得还是应该听取一下经验丰富的英国公的意见。于是,他恭恭敬敬地走到英国公面前,抱拳施礼道:“还请英国公指点卑职一二。”
张辅微微抬起头,目光落在了曹琦身上。他略微思索片刻,然后缓缓开口说道:“依我之见,不妨从练兵开始着手。要知道,军务之事错综复杂,而后勤保障更是关系重大,必须面面俱到。你若能先将士兵们训练得精悍善战,后续的诸多事务也会相对顺利许多。不知你意下如何?”
曹琦面带微笑,连连颔首,表示对英国公所言深以为然。待到英国公话音落下,他毫不犹豫地应声答道:“卑职定当谨遵英国公的谆谆教诲!”
只见张辅缓缓起身,目光如炬地凝视着曹琦,缓声说道:“至于此事究竟能否成功,还需你亲身尝试一番方可知晓。军中日常训练通常安排在上午或是下午进行,且持续时长并不会太长。如此一来,你在其余闲暇时光便可跟从于我的身旁,协助处理各类军务事宜。”
要知道,在宋朝时期,对于军队出操训练的时间有着明确的规定,不得超出两个时辰之久(大约相当于现代的四个小时左右)。
正因为有此明文规定,故而由曹琦所负责的训练任务相对而言并不繁重,这也使得他拥有了充裕的空闲时间可供自由支配。于是,曹琦恭敬地回应道:“卑职定然谨遵国公大人之命令行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