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不少大臣开始进言,认为此时应乘胜追击,一举消灭西夏,彻底解决西北边患。
现在韩相公已经开始联合枢密院、兵部、户部讨论消灭西夏的大体计划了,估计也就是这一两年,等到朝廷将物资准备好,大军训练休整好,就会主动开启大战。
第二,韩大相公在之前的大朝会上,突然上奏称,官家年迈,皇嗣问题却悬而未决,这关乎国本,恳请官家早做定夺,以安社稷民心。
此言一出,朝堂瞬间炸开了锅。
一直滞留京都的兖王和邕王成了皇嗣人选的呼声越来越大,一时之间成了香饽饽,两位王爷府外拜访的官员络绎不绝,车水马龙,好不壮观。
面对这种情况,如果是朱元璋这种心狠手辣的皇帝,早就派锦衣卫上门抓人了,妈的妄议立储,谁给你们的胆子?
但是现在这位官家是历史有名的宋仁宗,性格毕竟较为软弱,也不会强压百官,只能试图将话题带过,让韩琦加快灭夏之战的准备进度,想要让百官转移注意力,只是立储话题一开,就没那么好堵住了。
尽管韩大相公之后忙于筹备战事,没有继续上书,但是两位王爷可不会放过这么好的机会,双方的手下的官员在朝堂上你来我往的攻讦,想要将对方拉下马来。
这还不算,最近更是大肆结交官员,连曹彬都邀请过几次,只是曹琦在老爹多聪明啊~自己这个枢密使虽然卸下了,但是两个儿子现在可是手握重兵,
大儿子曹不凡在雁门率领杨、折两大将门抵抗辽国,曹琦现在麾下有大宋唯一的重甲铁骑兵“镇西军”,部队还就在城外,如果曹家选择下场,那么官家估计晚上睡觉都不安稳了。
所以曹家选择中立之后,两位王爷也没有继续邀请,只要不去对面就好,中立其实也算一种态度。
…………
曹琦回到京都之后,先去英国公那里报到了一下,然后了解了一下最近京都风云之后,就回到马军衙门继续当差了。
将盛长泽先扔到军队里锻炼一下,之后再看情况让他带队或者做随军参谋。
自从之前“镇西军”在西夏战场大发神威之后,朝廷对“镇西军”的后续建设尤为上心。
经历了上次战斗,“镇西军”总共减员近三千,还剩下了八千余人,在这一段时间的重建之后,人数慢慢来到了一万四千余人,训练和装备铠甲也慢慢跟上了。
现在限制这支部队扩编的关键就是马匹,由于上次西夏吃了大宋这边的大亏之后,加大了对马匹的控制,现在大宋从和西夏的互市之中也难得买入良驹宝马了。
而川蜀与西藏高原的茶马交易也只能细水长流慢慢来。
北辽那边也对倒是还能继续通过互市交易弄来好马,但是也不能全部让给曹琦,北地的边军也要过一手。
不止是这些事,曹一还汇报了一些其他情况,之前二王拉拢曹家没成,现在对曹琦这支“镇西军”有了一点想法,最近一直往军营之中掺沙子,曹一发现后,由于曹琦不在也无法处置,毕竟他只是一个五品参将,对镇西军只有练兵的职责,人事归枢密院调整。
喜欢影视世界游荡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影视世界游荡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