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早朝,李承泽早早地等在宣政殿外。
其他大臣都尽量避开他,实在躲不开时,才勉强上前打个招呼,然后迅速离开。
这种反应也是理所当然的,能做到庆国中枢的大臣都不是傻子,他们明白陛下如此明显地推举二皇子与太子抗衡,局势尚未明朗之前,没人愿意轻易站队,以免站错队而遭受牵连。
李承泽对此倒也坦然,神色平静地站在原地,目光时不时扫过匆匆而过的大臣们:户部侍郎范建、京都守备叶重、枢密院正使秦业、监察院陈萍萍、宰相林若甫、礼部尚书郭攸之……
看着这些熟悉的面孔,他将这些面孔在心中对号入座,开始盘点这些人各自属于哪些派系。
随着钟声响起,早朝正式开始。林若甫率领众大臣依次进殿,群臣按序站定。林若甫、陈萍萍、秦业三人因地位超然,被庆帝特许在早朝上有座椅。
李承泽昂首挺胸,大步迈入宣政殿,站在太子旁边,对着太子行礼道:“参见太子殿下。”
太子李承乾看着自己的二哥行完礼后,急忙举手虚扶道:“二哥,都是自家兄弟,何必如此大礼。”
李承泽没有多言,抬起腰杆,与太子并列站好,因为庆帝已经出来了。
庆帝坐上龙椅之后,旁边的侯公公面向众位大臣道:“群臣奏对。”
此时,京都府衙的梅执礼出列,上奏道:“陛下,京都治安堪忧,盗窃案件频发,百姓人心惶惶。臣恳请陛下下令整治。”
由于昨日四顾剑搞了一波大的,虽然没有成功刺杀庆帝,但对京都士气打击极大,军队直接死亡上千人,重伤者更是不计其数,京都治安也因此急剧恶化。
梅执礼作为京都府尹,负责管理治安,因此直接在早朝上提出,希望庆帝能够帮忙解决。
庆帝微微皱眉,目光扫向下方:“叶重,此事你身为京都守备,有何见解?”
叶重赶忙出列,抱拳说道:“陛下,臣已加派人手巡逻,定将尽快遏制这股歪风邪气。”
庆帝接着对梅执礼道:“梅大人,我让叶重配合你,你人手不够就只管找他。”
梅执礼立刻道:“谢陛下,臣一定全力配合叶大人,尽快恢复治安稳定。”
李承泽心中一动,觉得这是展现自己的机会,于是出列说道:“父皇,儿臣以为,除了加强巡逻,还可发动百姓举报,对举报者给予奖赏,如此一来,可调动百姓积极性,让盗贼无处遁形。”
庆帝听闻,眼中闪过一丝赞赏:“嗯,承泽所言有理,此事就由你与叶重一同督办,具体的,梅大人之后会与你商议。”
太子李承乾见此,心中不悦,冷哼一声:“二哥,这朝堂之事,你初来乍到,莫要轻易发表意见,以免误了大事。”
李承泽面上不动声色,不卑不亢地回应道:“回太子殿下,臣虽初涉朝堂,但一心为庆国百姓着想,所言皆为肺腑,若有不当之处,触怒太子殿下的,还望太子海涵。”
太子李承乾还欲再言,却见庆帝微微抬手,只好将到嘴边的话咽了回去。
庆帝目光扫过朝堂上的大臣们,缓缓说道:“此事就依承泽所言,叶重,你务必全力配合越王,若整治不力,朕唯你是问。”
李承泽道:“儿臣领命。”
叶重抱拳,朗声道:“臣遵旨!”
梅执礼也躬身道:“臣也会让京都府衙全力配合二殿下。”
庆帝满意地点点头:“嗯,好,你们专心办事就好。”
就这样,本来该是梅执礼牵头、叶重配合的治安管理活动,随着李承泽的两句谏言,就被庆帝拉入其中,让李承泽参与治安管理。
庆帝其实也不想这么粗糙,但之前让陈萍萍去给老二送信,想要让监察院帮帮李承泽,让他快点在朝堂上站稳脚跟,李承泽不知为何一直没有回应。
所以庆帝才会换一个方法,直接给他一个立功的机会,好让他在朝堂上积攒威望。
此时,户部老尚书王名出列,神色忧虑地奏道:“陛下,由于四顾剑昨日的刺杀事件,东夷与我庆国的关系恶化,预计今年的税收将受到严重影响。”
东夷城的特色丝绸在庆国一直备受青睐,而其兵器制造更是独步天下,打造的刀剑锋利坚韧,深受庆国军队和江湖人士的喜爱。
与此同时,庆国土地肥沃,农业兴盛,大量的稻米、小麦等谷物被运往东夷城,保障其粮食供应。
如今,四顾剑的刺杀不仅让庆国陷入困境,也让东夷城面临粮食短缺的风险。
庆国可以放弃东夷城的丝绸和兵刃,但东夷城却无法不依赖庆国的大米。
四顾剑行事全凭喜好,不顾后果,实在是个疯子。
朝堂上,庆帝听到税收受影响的消息后,勃然大怒,但他知道这不是户部的问题,于是转向枢密使秦业问道:“对于这场刺杀,枢密院有何看法?”
秦业心中一凛,从座位上站起,躬身答道:“陛下,四顾剑此举太过嚣张,这是东夷城对我庆国的挑衅!枢密院决定出兵,臣愿意亲自带军前往东夷城,务必要一个交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