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见,徐妙云押着一个婢女。大家分别行了礼。朱雄英率先开口了:“皇爷爷,皇奶奶及父皇,刚刚我路过准备去大本堂,看见这婢女在侮辱福清姑姑,还扇姑姑的耳光。”接着朱棣和徐妙云一五一十地说出了事情的经过,仗着刘妃,然后安妃生病侮辱公主,还对朱雄英动手动脚。朱柏和朱雄英也在一旁附和,将婢女的罪行一一揭露。
朱元璋听后,脸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怒目圆睁地盯着跪在地上瑟瑟发抖的婢女,声音低沉地说道:“你可知罪?朕的帝女岂是你这样一个小小的婢女可以随意欺负的!”那婢女早已被吓破了胆子,身体不停地颤抖着,额头磕在冰冷坚硬的地面上,发出清脆的响声,口中还不断念叨着:“陛下饶命啊……”
马皇后皱起眉头,不满地看着那婢女,语气严厉地说:“这婢女真是胆大包天,竟敢如此侮辱公主。”她眼神中的怒火几乎要喷涌而出,但又强忍着没有爆发出来。
朱标义愤填膺,大声吼道:“这种人必须严惩不贷,以维护我们皇室的尊严!”他脸上充满了愤慨之色,仿佛恨不得将那婢女生吞活剥一般。
朱棣和徐妙云对视一眼,两人的目光中都流露出一丝欣慰之情。他们深知,这件事情必定会得到公正的处理,而那个婢女也将会受到应有的惩罚。而朱雄英和朱柏,则是一脸得意洋洋的模样,心中暗自高兴,觉得自己这次可是立了大功呢。
婢女吓得浑身发抖,跪在地上连连磕头求饶:“陛下饶命啊,奴婢知错了……”
朱元璋瞪了她一眼,冷冷地说道:“你可知错?你身为宫中婢女,却不知礼数,还敢辱骂公主,该当何罪?”
婢女泪流满面地回答:“奴婢知罪,请陛下恕罪……”
朱元璋沉思片刻,然后宣布道:“来人呐,把这个婢女拉下去重打二十大板,赶出宫去。”
婢女被拖走时,脸上露出绝望的神情,但她不敢再求情。
朱雄英高兴地拍手叫好:“太好了,皇爷爷真英明!”
朱棣和徐妙云看到这个结果,也都松了一口气。毕竟,他们已经尽力了,希望这样的惩罚能够给福清公主一个交代。
就在这时,两名侍卫走上前来,将婢女拖走。朱棣和徐妙云则再次面向朱元璋,齐声说道:“父皇,母后,大哥,此事虽小,但涉及到宫廷中的规矩。儿臣恳请父皇和母后加强管理,以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朱元璋和马皇后听到他们的提议后,心中感到非常欣慰。马皇后开口道:“重八,安妃妹妹最近生病了,你可以稍后再去探望她。现在,让福清公主先来跟我一起住一段时间吧!”说着,她紧紧地拥抱着福清公主。
福清公主感受到了马皇后的关爱和温暖,忍不住哭了起来。马皇后轻轻地拍着她的背,安慰道:“好孩子,不要哭了。以后有什么委屈就来找母后说,知道吗?”
福清公主点了点头,表示明白。而一旁的朱元璋看着这一幕,心中也感慨万分。他觉得自己应该更加关心子女们的生活,不能让他们受到任何伤害。于是,他决定以后要多花些时间陪伴家人,了解他们的情况,让他们感受到更多的父爱和关怀。
朱元璋微笑着点了点头,表示同意马皇后的安排。接着,他转过头来,对朱标、朱棣、雄英和朱柏说道:“你们也要时刻提醒宫中的人,严格遵守规矩,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朱标等人纷纷点头回应道:“儿臣谨遵父皇教诲。”
朱元璋满意地点了点头,然后又转向朱棣、徐妙云等一众小辈,脸上露出欣慰之色,说道:“你们今天做得很好!大明是我们朱家的天下,绝不容许有人胡作非为。你们能够站出来维护公主的尊严,这一点值得赞赏。”
朱棣等人连忙躬身行礼,齐声答道:“谢陛下夸奖,这都是身为臣子应该做的。”
朱元璋笑了笑,挥手示意他们免礼,然后继续说道:“朕希望你们以后都能保持这种正义感,无论是对待家人还是臣民,都要一视同仁,公正公平。只有这样,我们大明朝才能长治久安,繁荣昌盛。”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表示一定不辜负皇帝的期望。朱元璋看着这些年轻的面孔,心中充满了感慨。他知道,未来的大明需要依靠这些年轻人去开创和守护。而他也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努力,大明一定会变得更加强盛。
朱棣徐妙云等人闻言,心中一喜。他们深知,自己不仅为福清公主讨回了公道,更为宫中的规矩树立了一个良好的榜样。这次经历,让他们深刻地认识到,身为皇室成员,应当始终铭记自身的责任与担当,绝不容忍任何对家族荣誉的诋毁。
自那以后,宫中的规矩越发森严,再无人胆敢轻易触碰。而朱棣、徐妙云、朱柏和朱雄英这四个人的大名,更是在宫中传颂开来,成为众人称赞的佳话。他们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表明,只要胸怀正义,勇于挺身而出,必然能够获得他人的敬重与赞赏。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