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无数个日夜的努力下,他们的收割机设计逐渐完善。朱棣看着堆满桌子的图纸和零件,感慨地对徐妙云说:“妙云,若没有你,这收割机不知何时才能成型。你就像那明亮的灯塔,为我指引着方向。”徐妙云微笑着回应:“棣哥,这是我们共同的心血。您才是那强劲的东风,带着我们一路前行。”
朱棣双手握拳,牙关紧咬,眉头紧锁,心中暗想:“既来之,则安之,一定要凭借所学让这里变得更好。”
徐妙云看了看朱棣,轻启朱唇:“棣哥,咱们得先研究出适合的收割机图纸。这如同建造一座高楼,基础必须稳固。”说话间,一双美目满是期待。
朱棣点了点头,眼神专注,若有所思道:“不错,这几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能让机器高效运作。这好比驾驭一匹烈马,得摸透它的脾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两人日夜钻研。他们发明的收割机主要由切割装置、传送装置和收集装置组成。切割装置是一排锋利的刀片,通过齿轮和链条的传动,由畜力拉动快速旋转,将麦秆整齐地切断。传送装置则是一组滚轮和皮带,能将切断的麦秆迅速向后传送。而收集装置是一个宽大的容器,位于机器后方,传送过来的麦秆会直接落入其中。
一天夜里,朱棣疲惫地揉了揉眉心,叹了口气,脸上满是愁容,无奈道:“这设计真是困难重重。”
徐妙云连忙递上一杯茶,眼中满是关切,轻声安慰道:“殿下莫急,咱们一步步来。”说着,用手轻轻为朱棣按摩着肩膀。
朱棣接过茶,仰头一饮而尽,抹了抹嘴角,重新振作精神,坚定地说:“嗯,不能放弃,定要成功。”
终于,图纸完成,他们开始召集工匠制作。然而,困难却接踵而至。工匠们对于这种新奇的设计一时难以理解,打造出的零件尺寸总是不合规格。朱棣着急地拿着图纸比划,有些许不耐烦,大声训斥道:“这尺寸差之毫厘谬以千里,必须重新做!”
徐妙云在一旁轻轻拉住朱棣的衣袖,柔声道:“棣哥,莫要动怒,咱们慢慢教他们。”
材料的选择也是一大难题,原本计划使用的坚固金属稀缺,只能寻找替代材料,可替代品的强度又难以保证。徐妙云在一旁焦急地踱步,眉头紧蹙,双手绞着帕子,忧心忡忡道:“这可如何是好?”
朱棣搂住徐妙云的肩膀,安慰道:“妙云莫慌,我定会想到办法。”
还有传动装置的调试,总是出现卡顿或者动力不足的情况。朱棣亲自上阵,弄得满身油污,汗水湿透了衣衫,却依然不见成效,他愤怒地一脚踢在机器上,气得脸色通红,吼道:“怎么就这么难!”
徐妙云赶忙拉住他,轻抚他的后背,劝道:“棣哥别这样,咱们再想想办法。”
经过多次修改和试验,收割机终于初见雏形。
当朱棣将畜力与收割机连接好,一声令下,机器开始运作。锋利的刀片飞速旋转,犹如一阵旋风扫过麦田,麦秆纷纷倒下。传送装置上的滚轮和皮带紧密配合,迅速而平稳地将切断的麦秆向后传送,没有丝毫的停滞和堵塞。麦秆如同听话的士兵,有序地朝着收集装置前进。收集装置大口张开,将源源不断送来的麦秆统统容纳,没有遗漏一根。
朱棣亲自操作,当机器顺利地收割下第一片麦子时,他兴奋地大喊:“成功了!”声音响彻云霄,脸上绽放出如孩子般灿烂的笑容,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童年时光,充满了无限的喜悦和满足。
徐妙云站在一旁,她美丽的眼眸中泪光闪烁,心中涌动着无尽的感慨和感动。她快步走上前去,扑进朱棣怀中,激动地说道:“棣哥,咱们做到了!”她的声音带着些许哽咽,泪水夺眶而出。
就在这时,刘伯温和徐达将军正并肩而行,商议着军国大事。他们路过这片麦田时,忽然瞧见燕王朱棣和燕王妃徐妙云紧紧相拥在一起。两人先是一愣,随即相视一笑,心领神会地决定不打扰这温馨的一刻,悄然转身离去。
在这个美好的瞬间,朱棣和徐妙云沉浸在彼此的怀抱中,感受着对方的温暖和爱意。他们知道,未来还有更多的挑战等待着他们,但只要有彼此相伴,一切都将变得不再困难。他们的爱情如同这片金色的麦浪一般,在阳光下闪耀着璀璨的光芒,永不褪色。
过了一会儿,估摸着燕王和燕王妃心情平复,刘伯温和徐达这才折返回来。徐达率先开口,爽朗地笑道:“燕王殿下,不知方才是发生了何事?让你们如此激动啊。”
朱棣笑着迎上去,说道:“岳父大人,刘老先生,快来看看我们的成果!”他脸上洋溢着喜悦之情,仿佛发现了稀世珍宝一般。
说着,朱棣拉着他们来到新研制的收割机旁,眼中满是自豪与兴奋。他指着那台崭新的机器,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二位请看,这就是我们的新发明——收割机!有了它,收割麦子就如同砍瓜切菜般轻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