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他双手叉腰,脸上洋溢着得意的笑容,大声说道:“哈哈哈哈哈,这宝贝可真是神奇啊!”
就在这时,朱标和朱棣缓缓走了过来。朱标微微躬身,向众人介绍道:“各位大人,这望远镜乃是燕王与燕王妃所发明。”
朱元璋听到这话,眼睛顿时一亮,他转头看向朱棣,脸上露出满意的神色,点着头说道:“不错,这可是燕王殿下与燕王妃共同发明的宝物!”
朱棣赶忙行礼,恭敬地说道:“儿臣拜见父皇。此望远镜有诸多用途,不仅可以帮助我们在远距离清晰地观察城防状况,还能够应用于军事侦察,及时发现敌军的动向。”
朱元璋听后微微点头,表示认可,但他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那台望远镜。
这时,朱标轻咳一声,待众人目光都集中过来后,才缓缓开口道:“前几日,我与父皇还有燕王、燕王妃一同体验望远镜时,意外发现刘伯温老先生家的方向冒出异常烟火。我们立刻派了人去查看,结果竟然是起了火灾。而在救火过程中,却发现了很多奇怪的事情,经过一番调查,竟然牵出了明教的阴谋。幸好这望远镜发现得及时,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众大臣听了,不禁发出阵阵惊叹声。他们都对这个故事感到十分惊讶,同时也深深感受到了望远镜的重要性。朱元璋再次拿起望远镜,仔细端详着,眼中流露出赞赏之色:“燕王和燕王妃真是聪明伶俐啊,能发明这样神奇的东西,实在是为我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说完,他又转头看向众大臣,表情严肃地说:“这样的宝物,应当好好利用,为我大明的稳定和安宁保驾护航!”
众大臣纷纷点头,表示赞同。他们深知望远镜的重要性,如果能够合理使用,将会大大提高国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同时,他们也对燕王和燕王妃充满了敬佩之情,认为他们的智慧和才能将为国家带来更多的好处。
朱元璋一脸笑意地把望远镜递到刘伯温手里,然后轻轻拍了一下他的肩膀,开玩笑似的说:“嘿,伯温,你这个智囊团的头头,来瞧瞧看,看看这个东西能不能让你那聪明的脑袋变得更灵光一点?嘿嘿,朕跟你说,可别被吓得连话都说不出来哦。”
刘伯温恭恭敬敬地接过望远镜,小心翼翼地拿起来,放在眼前一看,顿时,他的眼睛瞪得大大的,满脸都是惊讶和喜悦,嘴唇也微微颤动着,兴奋地对朱元璋说:“陛下,这简直就是个神奇的宝贝啊!竟然可以把那么远的东西看得这么清楚!甚至连城楼上那些士兵的盔甲纹路都能看得一清二楚,连他们脸上的细微表情都能分得清。陛下,拥有这样的宝物,实在是我们大明的幸运啊!”
朱元璋哈哈大笑起来,一边拍着刘伯温的后背,一边得意洋洋地说道:“怎么样,朕没有骗你吧!朕得到了这个稀罕物件后,第一个念头就是要让你来见识一下,朕对你还是很不错的吧?”刘伯温连连点头,表示赞同,并恭敬地回答道:“陛下对微臣的厚爱,微臣真是感激涕零啊!这望远镜如果能够应用于城防或者军事侦察之中,必定会产生巨大的作用和效果。”
朱元璋再次拿起望远镜,认真仔细地端详,口中不断发出啧啧称赞之声,感慨万分地说道:“燕王和燕王妃实在是聪明睿智,竟然能够发明出如此神奇之物,他们真可谓是为我们大明立下了赫赫功劳!”说完之后,他又将目光投向了在场的诸位大臣们,神色变得严肃而庄重,郑重其事地说道:“这样宝贵的宝物,我们应当妥善加以运用,充分发挥其优势和价值,以确保我们大明王朝的长治久安,守护好这片繁荣昌盛的土地!”
徐达早就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与期待,急切地开口请求道:“陛下,末将也想试试看。”朱元璋面带微笑,故意调侃地回应说:“莫急莫急,小心着急得长出白头发来。放心吧,人人都会有机会尝试的。”说完,朱元璋将手中的望远镜递给徐达。
徐达双手颤抖地接过望远镜,心中充满期待与好奇。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将望远镜凑到眼前,迫不及待地想要探索其中的奥秘。当他透过镜片,看到远方的景象时,不禁倒抽一口凉气,整个人都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徐达的呼吸渐渐变得急促,额头上也开始微微冒汗。他瞪大双眼,仿佛要将那遥远的景物尽收眼底。每一次调整焦距,都会让他发出一声惊叹,因为眼前的画面实在太震撼了。
终于,在经过短暂而又漫长的等待后,徐达兴奋地大声赞叹道:“这望远镜果然神奇非凡啊!如果把它运用到战场上,我们就能轻易洞察敌军的动向,甚至连敌军在几里之外的微小动作都能一览无余!有了如此利器,我们必将战无不胜!”
这时,一旁的汤和再也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他三步并作两步冲上前去,迫不及待地从徐达手中接过望远镜。他一边看着,一边不停地轻轻点头,嘴里还喃喃自语着:“妙哉,妙哉!陛下您总是能够找到这样的奇珍异宝,燕王与燕王妃真的好厉害,发明这个望远镜。我现在通过这个望远镜,可以清晰地看到远处街市上的小商贩,就连他们脸上的表情都看得一清二楚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