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煦也跟着说道:“爹爹,我知道了。”
朱宝云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爹爹娘亲,宝云也不会浪费的。”
徐妙云微笑着说道:“好,那咱们开始享用美食吧。”
朱棣他首先伸向了那盘晶莹剔透的肉燕,用筷子轻轻夹起一个,缓缓送入口中。牙齿轻轻咬下的瞬间,他的眼睛微微眯起,脸上流露出陶醉之色,仿佛整个身心都沉浸在那鲜香滑嫩的口感之中。他慢慢地咀嚼着,喉结上下滑动,咽下之后,不禁微微颔首,嘴角上扬,露出满意的微笑。
“这肉燕果然名不虚传,鲜香无比。”朱棣满足地说着。
徐妙云夹起一个肉燕,轻轻咬了一口,眼神中闪过一丝惊喜,微笑着说道:“这肉燕的皮真是薄如蝉翼,馅料鲜香多汁,口感细腻,老板手艺非凡,当真不错。” 说完,又夹起一块荔枝肉放入口中,细细咀嚼后,微微点头,评价道:“这荔枝肉酸甜适中,外酥里嫩,很是开胃。老板的厨艺精妙,令人佩服。” 接着品尝佛跳墙,她的表情变得更加享受,轻声说道:“这佛跳墙不愧是珍馐美馔,食材丰富,味道浓郁,老板的烹饪功夫了得,让人回味无穷。”
朱高炽小心地咬了一口荔枝肉,细细品味,说道:“这味道酸甜可口,甚是美味。”
朱高煦则大口吃着佛跳墙,嘴角沾满了汤汁,含糊不清地说:“太好吃了,我还要吃。”
朱棣的筷子又伸向了那香气扑鼻的佛跳墙。他先是深吸一口气,似乎想要将那浓郁的香气全部吸入肺腑。夹起一块海参放入口中,他的眼睛瞬间睁大,露出惊喜的光芒,双唇紧闭,细细品味着那丰富而醇厚的滋味。随后,他的眉毛微微舒展,感叹道:“如此美味,老板这手艺真是出神入化!”
一旁的朱宝云也不甘示弱,小手抓起一块荔枝肉就往嘴里塞,小嘴塞得满满的,像只小松鼠。好不容易咽下后,眼睛亮晶晶的,奶声奶气地说:“这个甜甜的,好好吃呀!老板好厉害!”接着又舀了一勺佛跳墙的汤汁,喝下去后,满足地眯起了眼睛,笑嘻嘻地说:“这个也好香呀!老板做的真棒!”当尝到肉燕时,她好奇地眨眨眼睛,说道:“这个滑溜溜的,真有趣。老板真厉害!”
整个品尝过程中,一家人的神情时而专注,时而放松,每一口美食都带给他们不同的感受,让他们沉浸在福州特色美食的独特魅力之中。
这时,朱高煦不小心把一块肉掉到了桌上,正想不管不顾,朱棣眼睛一瞪,严肃地说道:“煦儿,爹刚刚怎么跟你说的?掉了的也不能浪费。”朱高煦赶紧捡起来吃了。
这一幕被一旁的老板娘和老板看在眼里,他们不禁感到无比高兴,走上前来称赞道:“您这一家子的家风真是好啊!瞧瞧这三个孩子,懂事又有礼貌,真叫人喜欢。”
朱棣和徐妙云微笑着回应:“过奖过奖,孩子就得从小教导。”
这一家子与老板和老板娘亲切地打招呼,完全没有把王爷王妃的身份代入,就如同寻常人家一般,气氛融洽而温馨。酒足饭饱之后,朱棣他们与老板老板娘微笑着说再见。随后,便走出店门,准备去视察民情。他们的身影渐渐融入熙熙攘攘的人群之中,带着对美食的满足和对民生的关切,开始了新的行程。
福州城依山傍水,远处山峦起伏,青葱欲滴,仿佛是一幅天然的水墨画。城中河道纵横,河水清澈见底,微风拂过,波光粼粼。河面上,小船悠悠,船头的船夫悠然自得地划着桨,传来阵阵悠扬的歌声。
街道两旁,古色古香的建筑错落有致。飞檐斗拱,雕梁画栋,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精美。他们边走边好奇地打量着四周,朱棣目光中透着温和与关切。这时,一群百姓正围在一个卖糖画的摊位前,朱棣一家也凑了过去。
摊主是一位手艺精湛的中年人,正熟练地绘制着糖画。朱棣微笑着问道:“这位师傅,您这糖画可有什么讲究?”摊主抬头看了一眼,笑着回答:“客官,这糖画啊,不仅好看,还好吃。您想要个什么图案?”朱高炽抢先说道:“我要一条龙!”朱高煦也不甘示弱:“我要一只老虎!”
朱宝云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说:“我要一只小兔子!”摊主应声道:“好嘞,马上就给三位小公子和小姐做好。”
不一会儿,糖画做好了。朱高炽细细品味着手中的糖画,说道:“父亲,这味道甜滋滋的,真不错。”朱高煦则一边舔着糖画,一边含糊不清地说:“好吃,好吃,比宫里的点心还棒!”
朱宝云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小兔子糖画,开心地笑了起来:“父亲,这小兔子好甜呀。”
旁边一位老者见状,微笑着说:“看几位客官面生,是从外地来的吧?”朱棣应道:“正是,初到贵地,便觉此处热闹非凡,百姓安居乐业。”
老者捋了捋胡须,满脸笑意地说道:“这都多亏了当今圣上的仁德,咱这日子是越过越好咯。这福州城不仅人好,景也美呐!您瞧那远处的青山,常年翠绿,还有这城中的河道,四季流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