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一位太监走进殿内,躬身禀报道:“陛下,皇后娘娘,第二轮考核的场地与器械皆已准备妥当。”
朱棣点了点头:“好,传朕旨意,众武举前往演武场,进行下一轮考核。”
众人移步至演武场,此处早已围满了士兵与百姓,都翘首以盼着接下来的精彩比试。
第二轮考核是实战模拟,以两人一组进行对打,模拟战场真实情境。
张辅与一位名叫李猛的武举分到一组。两人上场后,相互抱拳行礼,随后便迅速进入战斗状态。张辅眼神专注,身姿灵活,时而进攻,时而防守,每一招都凌厉迅猛。李猛也不甘示弱,挥舞着手中长刀,刀刀带风。
台下众人看得热血沸腾,不时发出阵阵喝彩声。
徐辉祖看着场上的张辅,对身旁的朱棣说道:“陛下,张辅在实战中应变迅速,攻防转换自如,能将平日所学灵活运用,可见其战斗天赋极高。”
朱棣目不转睛地盯着场上,说道:“嗯,这张辅确实给朕不少惊喜。希望他能在后续考核中继续保持。”
另一边,樊中与对手的比试也十分激烈。樊中虽然身形不如对手高大壮硕,但他凭借着灵活的身法和巧妙的招式,与对手周旋。
刘伯温摸着胡须,对蓝玉说道:“蓝将军,樊中这小子,看似柔弱,实则暗藏玄机。他懂得以巧破力,在实战中能冷静分析局势,很有大将风范。”
蓝玉大笑道:“刘先生所言极是。这樊中日后在战场上,说不定能创造出以少胜多的佳话。”
实战模拟结束后,朱棣、徐妙云以及各位考官对武举们的表现进行了综合评定。
朱棣站起身来,高声宣布:“此次武举殿试,张辅、樊中、王勇等一众才俊表现出色。朕决定,张辅、樊中、王勇三人即日起进入禁军训练营,由蓝玉将军亲自教导,着重培养。其余武举,也根据各自表现,分配至各地军队,各司其职。希望你们都能牢记今日之所学,为我大明军队争光,为国家效力!”
张辅、樊中、王勇等武举纷纷跪地谢恩:“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臣等定不辜负陛下厚望!”
朱棣走下龙椅,来到三人面前,亲手将象征荣誉的令牌赐予他们,目光饱含期许:“你们三人,乃我大明年轻一代的希望。日后在军中,要刻苦训练,努力学习,莫要懈怠。”
张辅双手接过令牌,眼中满是坚定:“陛下放心,臣必以死报国,绝不退缩!”
樊中也激动地说道:“臣定当全力以赴,不负陛下栽培之恩!”
王勇更是神情激昂:“愿为陛下、为大明,肝脑涂地!”
徐妙云走上前,温和地说道:“你们都是好样的。在军中,不仅要提升武艺兵法,更要注重品德修养,爱护百姓,如此才能成为真正的良将。”
三人恭敬地回答:“皇后娘娘教诲,臣等铭记于心。”
蓝玉看着三位年轻人,大声说道:“从今日起,你们便是我蓝玉的徒弟。在训练营中,可得听我的话,刻苦训练!若有偷懒耍滑者,休怪我蓝玉不客气!”
张辅三人齐声回应:“谨遵蓝将军教诲!”
刘伯温笑着对蓝玉说:“蓝将军,这三位小将可就托付给你啦。以将军的威名与本领,定能将他们培养成我大明的擎天玉柱。”
蓝玉豪迈地大笑起来,笑声在演武场上回荡:“刘先生放心!我蓝玉别的不敢说,教导徒弟那是绝不含糊。只要他们肯学,我定将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徐辉祖也上前拍了拍张辅三人的肩膀,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三个,要珍惜这难得的机会。日后在军中,相互扶持,共同进步。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多向蓝将军请教。”
张辅三人纷纷点头:“徐将军放心,我等定当铭记您的教诲。”
此时,天色渐晚,夕阳的余晖洒在演武场上,给众人都披上了一层金色的光芒。朱棣望着眼前这朝气蓬勃的一幕,心中满是欣慰。他转头对徐妙云说道:“皇后,今日这武举殿试,选拔出如此多优秀人才,实乃我大明之幸。”
徐妙云微笑着回应:“陛下,这皆因您重视人才,用心选拔。相信在您的带领下,我大明军队必将日益强大,保我大明江山永固。”
朱棣微微仰头,目光望向远方,仿佛看到了大明未来的辉煌:“朕定要让我大明的威名,远播四海。这些年轻才俊,便是朕实现宏图霸业的有力臂膀。”
而在一旁,张辅三人站在一起,眼中闪烁着憧憬与决心。王勇握紧拳头,轻声说道:“今日能得到陛下、皇后与诸位将军的认可,是我们的荣幸。日后在训练营,咱们可得拼命努力。”
樊中用力点头:“没错,绝不能辜负了这份期望。咱们定要闯出一番名堂!”
张辅目光坚定,望向远处的禁军训练营方向:“不管训练多苦多累,我都绝不退缩。一定要成为让敌人闻风丧胆的将领!”
夜晚,皇宫灯火通明。朱棣、徐妙云与几位重臣在御书房继续商讨着军事人才培养的后续事宜。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