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坐在书桌前,铺开军事地图,指着上面的战略要地说道:“蓝将军,这几位年轻将领培养起来后,朕有意让他们驻守边疆要地。你觉得如何?”
蓝玉站在一旁,看着地图沉思片刻后说道:“陛下此举甚是。边疆之地,战事频繁,正是锻炼他们的好地方。以他们的才华和潜力,定能在边疆大放异彩,守护我大明疆土。”
徐辉祖也在一旁附和:“陛下,边疆虽条件艰苦,但对于年轻将领来说,却是磨练意志、积累实战经验的绝佳之地。让他们去,可保边疆无忧。”
朱棣点了点头:“嗯,不过在他们前往边疆之前,训练营的训练必须严格且全面。不仅要提升武艺,更要加强兵法谋略的学习。”
刘伯温手抚胡须,笑着说道:“陛下放心,老臣建议可编写一些适合年轻将领学习的兵书战策,让他们能系统地学习前人的经验。”
朱棣听后,眼前一亮:“刘爱卿此计甚好。此事就交由你负责,务必尽快完成。”
刘伯温躬身领命:“陛下放心,老臣定当竭尽全力。”
徐妙云在一旁也轻声说道:“陛下,除了武艺与兵法,也不可忽视对他们品德的教导。只有德才兼备,才能真正成为国家的栋梁。”
朱棣握住徐妙云的手,深情地说道:“皇后所言极是。品德修养乃为人之本,也是为将之道。蓝将军,在训练营中,你也要注重对他们品德的培养。”
蓝玉抱拳应道:“陛下放心,末将定会严格要求,让他们成为有勇有谋、品德高尚的将领。”
几日后,张辅、樊中、王勇三人正式进入禁军训练营。训练营中,他们见到了来自各地的优秀年轻士兵,大家都怀揣着保家卫国的梦想。
蓝玉站在训练营的高台上,大声训话:“从今日起,你们便是禁军训练营的一员!这里没有公子哥,没有软骨头!只有铁血的战士!我不管你们以前是什么身份,在这里,都要从零开始,刻苦训练!”
张辅三人听着蓝玉的训话,心中热血沸腾。他们暗暗发誓,一定要在这训练营中脱颖而出。
训练的日子艰苦而充实。每日清晨,天还未亮,他们便在教官的催促下起床,进行体能训练。跑步、负重行军,一项接着一项,汗水湿透了他们的衣衫,却没有一人喊累。
张辅咬着牙,脚步坚定地奔跑在队伍前列,额头上青筋暴起,豆大的汗珠滚落,他眼神中透着决然:“这点苦算什么,要想成为真正的将军,就得有钢铁般的意志!”
樊中紧跟其后,大口喘着粗气,却依然不服输地说道:“没错,坚持住!咱们可不能给陛下和将军们丢脸!”
王勇虽然身形微微落后,但目光炯炯,暗自鼓劲:“我一定能追上,绝不能掉队!”
体能训练结束后,便是兵器训练。士兵们手持长枪、大刀等兵器,在阳光下挥舞出一道道寒光。
蓝玉在训练场上巡视,看到张辅使枪,虽然招式已经有模有样,但仍有瑕疵,他大喝一声:“张辅,你这枪术太过刚猛,缺少变化!战场上形势瞬息万变,一味强攻如何能行?看好了!” 说着,蓝玉一把夺过张辅手中长枪,亲自示范起来。只见他身形如电,枪花飞舞,时而凌厉刺击,时而巧妙格挡,将枪术的刚柔并济展现得淋漓尽致。
张辅看得目瞪口呆,急忙跪地:“蓝将军教诲,末将铭记于心,定当勤加练习!”
蓝玉将长枪扔回给张辅:“起来吧,好好琢磨,这兵器之道,不仅要有力气,更要有巧劲和悟性。”
另一边,樊中在练习刀法时,因用力过猛,险些摔倒。教官正要呵斥,刘伯温刚好路过,他摆摆手示意教官稍安勿躁,然后走上前对樊中说道:“樊中,刀法讲究的是气势与节奏。你看,这一刀下去,要顺势而为,借助身体的力量,而非单纯依靠臂力。” 刘伯温一边说着,一边轻轻握住樊中的手,引导他做出正确的动作。
樊中恍然大悟:“刘先生,多谢您的指点,我明白了。”
刘伯温微笑着点头:“多练习,掌握了技巧,自然熟能生巧。”
在训练的闲暇之余,众人还要学习兵法谋略。营帐内,一位老学究在台上讲解兵书,张辅、樊中、王勇等一众学员围坐在一起,全神贯注地聆听。
老学究指着沙盘上的地形说道:“这兵家之地,地势至关重要。占据有利地形,往往能在战斗中事半功倍。”
王勇起身问道:“先生,若我方处于不利地形,又当如何应对?”
老学究捋了捋胡须,思索片刻后说道:“若处于不利地形,首先要保持冷静,不可慌乱。可通过巧妙的战术布置,比如设伏、佯攻等,打乱敌军部署,创造有利战机。”
张辅也接着提问:“先生,那在实战中,如何准确判断敌军的虚实呢?”
老学究微微一笑:“这便要综合多方面因素判断,观察敌军的行军布阵、粮草辎重、士兵士气等等。正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