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高炽嘿嘿一笑,手上加快了速度,回应道:“夫人放心,本太子一定努力,绝不让夫人等太久。” 两人之间的互动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引得一旁的众人露出会心的笑容。
宝庆公主和朱瞻基在另一处也积极参与着包汤圆。宝庆公主拿起糯米粉,试图包一个汤圆。她皱着眉头,小手用力地揉着糯米团,小脸涨得通红,嘴里还嘟囔着:“这汤圆怎么这么难包呀。”
朱瞻基在一旁帮忙,却越帮越忙,他不小心把糯米粉撒了一些在宝庆公主脸上。宝庆公主顿时变成了一个小花脸,模样十分滑稽。朱瞻基见状,先是一愣,随即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宝庆公主气鼓鼓地瞪了他一眼,然后也跟着笑了起来。两人的手上、脸上都沾满了糯米粉,活像两个调皮的小泥猴。
郭惠妃在一旁看着众人忙碌的身影,眼中满是欣慰与笑意。她偶尔走上前,指导一下宝庆公主和朱瞻基,轻声说道:“孩子们,慢慢来,别着急,这包汤圆呀,就跟做人一样,得有耐心。”
宝庆公主抬起头,脸上沾着白白的糯米粉,眼睛亮晶晶地说:“郭姨娘,我记住啦!”
朱高燧见状,笑着打趣道:“宝庆姑姑这认真劲儿,一会儿包出的汤圆肯定是最甜的。”
朱高煦也跟着起哄:“那一会儿可得多吃几个宝庆包的汤圆,沾沾这认真的喜气。”
宝庆公主听了,更来了劲头,手上动作不停:“那你们就等着瞧吧!”
朱瞻基不服气地哼了一声:“我包的也不会差!” 说着,更加专注地摆弄着手中的糯米团。
朱棣看着这热闹的场景,感慨地对徐妙云说:“这般景象,实在难得,看着孩子们这般活泼欢乐,朕心甚悦。”
徐妙云微笑着回应:“是啊,陛下,一家人这样聚在一起,就是最大的福气。”
此时,朱高炽已经擀了不少面皮,他擦了擦额头上的汗珠,说道:“今日大家一起动手,这饺子和汤圆必定格外美味。”
张妍笑着点头:“那是自然,平日里难得有这样的机会。”
郭惠妃走到朱高煦身边,看到他包的饺子形状奇特,不禁笑道:“煦儿,你这包的可是与众不同啊。”
朱高煦挠挠头,大大咧咧地说:“郭奶奶,我这叫创新,说不定味道也别具一格呢!” 众人又是一阵笑声。
朱高燧包得较为细致,他拿起一个包好的饺子展示给大家看:“你们看我这个,虽然比不上大哥和大嫂的精致,但也还算像模像样吧。”
朱宝云不知何时也来到了厨房,她好奇地看着大家,眼睛里闪烁着光芒。宝庆公主看到她,连忙招手:“宝云,快来一起包呀!”
朱宝云笑着走过去:“我这就来,可别嫌我手笨。”
大家一边包着,一边有说有笑。厨房里充满了温馨欢乐的氛围,各种声音交织在一起,有说笑声、打闹声、指导声,形成了一曲充满爱意的团圆乐章。
过了一会儿,饺子和汤圆都包得差不多了。朱棣拍了拍手,说道:“好了,大家的成果都不少,赶紧拿去煮了,朕已经迫不及待想尝尝了。” 宫女们应了一声,小心地将包好的饺子和汤圆端去厨房煮制。
在等待的间隙,众人回到大厅休息。太监们迅速摆好了桌椅和茶水。朱棣坐在主位上,环顾着众人,感慨地说道:“今日这元宵节,咱们一家人亲自动手,意义非凡。平日里,大家各有事务,相聚的时间有限。以后啊,咱们得多找这样的机会,增进亲情。”
徐妙云点头赞同,她温柔地看着众人,目光中满是慈爱:“陛下说得是,一家人就该多些团聚的时刻。平日里深宫内院,大家虽都在一处,却各自忙碌。像今日这般齐聚一堂,热热闹闹地做些家常事,实在珍贵。”
朱高炽连忙附和,脸上带着恭敬的神情:“父皇、母后所言极是,儿臣也盼着能有更多这样温馨的时光。平日里忙于政务,对家人多有疏忽,以后必定多抽时间陪伴。”
张妍微笑着,眼神中透着温婉贤淑:“今日能与大家一起度过,臣妾深感幸福。一家人齐心协力,做出来的饺子和汤圆,想必味道也是极好的。”
朱高煦大大咧咧地靠在椅子上,笑着说:“哈哈,今日可真是畅快,平日里哪有这般自在。一会儿我可得多吃点,尝尝大家的手艺到底如何。”
朱高燧则文雅地端起茶杯,轻抿一口,笑着说:“二哥总是这般豪爽。今日亲手参与,确实乐趣无穷,这宫里的元宵节,倒是有了别样的温馨。”
宝庆公主眨着大眼睛,一脸期待:“我包的汤圆肯定最好吃,皇祖父、皇祖母一会儿可得多吃几个。” 众人听了,都被她的天真可爱逗笑。
朱瞻基也不甘示弱,挺直了小身板:“我包的汤圆也不错,而且我还学会了包饺子呢!”
朱宝云微笑着,轻声说道:“今日跟着大家一起,我也学到了不少,很是开心。”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