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惠妃看着这群活泼的孩子们,眼中满是宠溺:“看着你们这样开开心心的,我这心里啊,比吃了蜜还甜。”
不一会儿,太监们将煮好的饺子和汤圆端了上来。热气腾腾的饺子和汤圆散发着诱人的香气,摆放在桌子上。朱棣笑着说:“来,大家别客气,尝尝自己的劳动成果。”
众人纷纷动筷。朱棣夹起一个饺子放入口中,轻轻咀嚼,脸上露出满意的神情:“嗯,味道不错,这亲手包的饺子果然别有一番风味。”
徐妙云也尝了一个汤圆,汤圆软糯香甜,她露出温柔的笑容:“这汤圆的馅料香甜可口,孩子们都做得很好。”
宝庆公主紧张地看着大家,问道:“皇兄、皇嫂,我包的汤圆好吃吗?”
朱棣笑着点点头:“好吃,宝庆包的汤圆是最甜的。” 宝庆公主听了,开心得眼睛眯成了一条缝。
朱高煦一边大口吃着饺子,一边含糊不清地说:“这饺子味道真棒,看来大家都是深藏不露啊!”
朱高燧细细品尝着汤圆,评价道:“这汤圆的口感恰到好处,糯米软糯,馅料细腻,实在不错。”
朱瞻基吃着自己包的饺子,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我觉得我包的饺子可好吃啦!”
众人一边吃着,一边继续聊天。欢声笑语在大厅中回荡,其乐融融的氛围愈发浓厚。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皇宫各处早已点亮了花灯,五彩斑斓的灯光映照在湖面上,波光粼粼。
朱棣站起身来,说道:“走,咱们一起去御花园赏灯。” 众人纷纷响应,跟在朱棣和徐妙云身后,向御花园走去。
御花园内,花灯如繁星般璀璨。各式各样的花灯造型精美,有栩栩如生的动物花灯,有寓意吉祥的花卉花灯,还有充满童趣的人物花灯。
宝庆公主兴奋地在花灯间穿梭,一会儿看看这个,一会儿摸摸那个,嘴里不停地发出惊叹声:“哇,这些花灯好漂亮啊!”
朱瞻基拉着朱高炽的手,好奇地问:“父王,为什么元宵节要赏花灯呀?”
朱高炽笑着解释道:“这赏花灯啊,是为了祈求平安、幸福。在这明亮的花灯下,一家人团聚,共享欢乐,也是一种美好的寓意。”
朱棣和徐妙云并肩走着,看着眼前热闹的景象,朱棣感慨地对徐妙云说道:“皇后,你瞧这宫中上下,一片祥和欢乐之景,朕想起往年的元宵节,虽也热闹,但都不及今年这般让朕心中满是温暖。”
徐妙云微微仰头,目光柔和地看着朱棣,轻声回应:“陛下,这都是您心怀慈爱,今日让众人齐聚,才有了这阖家团圆的美好时刻。这宫闱之中,亲情最为珍贵,今日算是淋漓尽致地体现了。”
两人正说着,朱高煦快步走上前来,脸上带着兴奋的神情,指着远处一盏巨大的龙形花灯说道:“父皇、母后,你们看那盏龙灯,做得可真是威风凛凛,栩栩如生,犹如真龙下凡一般!”
朱棣顺着他指的方向望去,微微点头,眼中露出赞赏之色:“这盏龙灯确实精巧,想来工匠们花费了不少心思。”
朱高燧也跟了上来,笑着说:“这龙灯寓意着我大明如巨龙腾飞,父皇,这也是我大明繁荣昌盛的好兆头啊。”
朱棣听了,爽朗地大笑起来:“哈哈,好!借你吉言,愿我大明江山永固,万世昌盛!”
此时,宝庆公主跑了回来,手里拿着一个小兔子花灯,兴高采烈地说道:“皇祖父、皇祖母,你们看这个小兔子花灯,好可爱呀!我好喜欢。”
徐妙云笑着摸摸她的头,说道:“宝庆喜欢就好,这小兔子花灯确实做得十分精巧,活灵活现的。”
朱瞻基也拿着一个花灯跑过来,那是一个孙悟空的花灯,他挥舞着手中的花灯,模仿着孙悟空的动作,嘴里还念念有词:“俺老孙来也!” 引得众人一阵哄笑。
郭惠妃笑着对朱棣和徐妙云说:“陛下、娘娘,看着孩子们这般开心,真是让人欣慰。今日这元宵节,定是他们难忘的回忆。”
朱棣点点头,说道:“是啊,孩子们的欢笑就是这宫中最宝贵的声音。希望以后每年的元宵节,咱们一家人都能如此相聚,共享天伦之乐。”
朱高炽和张妍手挽着手,跟在后面,张妍轻声对朱高炽说:“殿下,今日这般温馨热闹,日后回想起来,必定满是幸福。”
朱高炽深情地看着她,说道:“夫人说得是,以后我们也要多创造这样的机会,让一家人的感情愈发深厚。”
众人在御花园中一边赏灯,一边聊天。太监们提着灯笼,跟在后面,为众人照亮道路。
走着走着,来到了一处湖边。湖面上漂浮着许多河灯,闪烁的烛光在水面上摇曳,如梦如幻。
朱宝云看着湖面上的河灯,眼中透着一丝向往,轻声说道:“这些河灯好美啊,听说在河灯上许下心愿,会很灵验呢。”
宝庆公主一听,连忙说道:“那我也要去放河灯,我要许个愿,希望皇祖父、皇祖母身体永远健康,希望我们一家人永远像今天这样开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