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在一旁静静聆听着二人对话的朱高炽此刻也是深受感动,不禁心潮澎湃,满含感慨地插话道:“十二叔与父皇之间的这份深厚情谊,当真是感人至深,令人不禁为之动容啊!”
朱柏微微颤抖着伸出手,轻轻擦拭去眼角那几滴晶莹剔透的泪水,努力让自己的嘴角上扬,扯出一个勉强的笑容,声音略微有些沙哑地说道:“今日能够和四哥以及诸位侄儿在此欢聚一堂,实在是人生一大幸事啊!而且还能有机会把我所知晓的这些有用的东西毫无保留地分享给大家,我这心里头呀,也算是没有什么遗憾啦,可以说是心愿已了喽。”他一边说着,一边深深地吸了口气,仿佛想要借此平复一下内心翻涌的情绪,但那微微颤动的双肩却还是暴露了他此刻真实的心情。
突然,一阵奇异的光芒闪烁,仿佛时空再次出现波动。年轻的朱棣感受到这股力量,脸色微微一变:“看来,我们停留的时间已到,要回去了。”
徐妙云有些不舍,她拉着朱高炽和张妍的手:“高炽、妍儿,你们一定要好好的,照顾好自己。”
朱高炽眼中含泪:“父皇、母后,十二叔,儿臣舍不得你们。”
朱柏也说道:“侄儿们,后会有期。”
随着光芒越来越强,年轻的朱棣、徐妙云和朱柏的身影逐渐模糊,最终消失在众人眼前。
朱高炽望着他们消失的方向,久久没有回过神来。良久,他转过身,看着满朝亲眷,坚定地说:“父皇母后他们虽已离去,但他们的期望与教诲,我会永远铭记。我定要将大明治理得繁荣昌盛,不辜负他们的一片苦心。”
张妍走到朱高炽身边,轻声安慰道:“陛下,虽说父皇他们已然离去,但他们留下的力量和期望会一直陪伴着我们。造纸术既已掌握,这可是造福千秋万代的大事,当务之急是要确保这门技艺能顺利传播开来。”
朱高炽微微点头,目光坚定:“爱妻所言极是。我打算先在京城设立专门的造纸工坊,派遣能工巧匠前去学习钻研,待熟练掌握后再分派到各地,指导当地工匠造纸。同时,也要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防止这门技艺被泄露或恶意利用。”
杨士奇站出来说道:“陛下圣明。此外,这造纸术推广之后,书籍的成本降低,印刷术也需进一步改良完善,如此方能让更多的知识得以广泛传播,培养出更多有学识的人才。”
朱高炽看向杨士奇,赞赏道:“杨爱卿所言甚是。你对这印刷术素有研究,此事便交由你负责,务必与造纸术的推广相配合。”
杨士奇躬身领命:“臣定不辱使命。陛下,在选拔人才方面,除了现有的科举制度,是否可考虑增设一些实用学科的考核,比如农学、工学等。毕竟有了新技术,也需要专业人才去运用和发展。”
朱高炽思索片刻后说道:“爱卿这提议甚好。科举可不仅仅是选拔熟读经史之人,能为国家实际发展出力的人才同样重要。从今年起,便着手筹备在科举中增设这些实用学科的考核,让更多有专长的人能为朝廷所用。”
此时,朱高燧上前一步说:“大哥,如今国家各项事务都在稳步推进,军事方面也不可懈怠。我们虽有强大的军队,但随着时代的发展,武器装备或许也需要革新。”
朱高炽点了点头:“三弟所言有理。军事乃国家安危之保障,不可掉以轻心。你对军事颇为精通,此事你可有什么想法?”
朱高燧清了清嗓子说道:“大哥,我听闻有些地方已开始研究火器,威力惊人。我们不妨派遣专人去了解学习,引进先进的火器制造技术,同时加强军队对火器的训练和运用,提升我大明军队的战斗力。”
朱高炽听后,十分赞同:“就依三弟所言。此事要尽快落实,命可靠之人去办,争取早日让我大明军队装备更先进的武器。”
正在这时,负责农事的官员前来奏报:“陛下,关于那高产量作物的种子,臣等已安排经验丰富的农户开始试种,并且详细记录种植过程中的各项数据,以便后续推广。”
朱高炽欣慰地说:“做得好。一定要确保试种顺利,若有任何问题,及时上报,朕会全力支持。这关系到天下百姓的生计,不可有丝毫马虎。”
众臣散去后,朱高炽独自站在宫殿的长廊上,望着夜空。他深知,如今身上的担子愈发沉重,但有了皇父等人的教诲和众人的辅佐,他坚信大明定能走向更加辉煌的未来。
张妍轻轻走到他身边,挽住他的手臂:“陛下,别太累着自己,早些休息吧。明日还有更多的国事等着您去处理。”
朱高炽微笑着看着她:“爱妻放心,朕如今身体康健,精力充沛。这是上天给我的机会,让我能为大明百姓做更多的事,为父、为母还有十二叔他们都在看着呢,我定要全力以赴。” ,说罢,他转身与张妍一同走向寝宫,步伐坚定有力,充满着对未来的信心。
此后,朱高炽全身心投入到治国理政之中,将那晚讨论的诸多设想一一付诸实践。他的每一个决策,都饱含着对大明和百姓的深情,而大明,也在他的努力下,稳步迈向一个更加辉煌的时代。
喜欢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不一样的燕王与燕王妃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