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一直站在旁边默不作声的徐妙云轻轻地叹息了一声,然后缓缓开口接下了朱瞻基的话语:“确实如此啊。幸得后来有于谦挺身而出,力挽狂澜于既倒。他坚决拥护朱祁钰登上皇位,并与其一同组织起了那场惊心动魄的京城保卫战。他们不仅成功地抵御住了外敌的入侵,还积极安抚受惊扰的百姓们。正是因为他们的英勇无畏和果断决策,才得以保住咱们大明的万里河山,并且使得大明王朝得以继续延续百年之久。所以说,朱祁钰对于咱们朱家而言,乃至对于整个大明天下,无疑都是居功至伟的大功臣呐。正因如此,咱们才会对他如此宠爱有加呀。”说话间,徐妙云轻柔地伸出手,轻轻地摩挲着朱祁钰那稚嫩可爱的小脸蛋儿,眼中满溢着浓浓的慈爱之情以及深深的感激之意。朱瞻基听完这一番话后,只觉得自己的内心像是被一场汹涌澎湃的巨浪所席卷,那股强烈的情感如同一头凶猛的野兽,在他的心间横冲直撞,让他几乎无法呼吸。过了好一会儿,他才渐渐地从这巨大的冲击中缓过神来,但那激荡的心情却依然久久难以平复。
此刻,他的眼眸之中充满了无尽的懊悔和深深的自责。那些曾经被他忽视或者轻视的问题,如今都如同沉重的巨石般压在了心头,让他感到无比的愧疚和悔恨。
";父皇、母后、皇爷爷以及皇奶奶,孙儿真的知道错了!"; 他声音略微颤抖着说道,仿佛每一个字都是从灵魂深处挤出来的一般。 ";孙儿一直以来太过自以为是,目光短浅得可怜,竟然完全没有预料到未来会发生这么多的祸事。但请相信孙儿,从今往后,我一定会痛改前非,用尽全力去改变这一切!";
说完这番话,朱瞻基缓缓地抬起了头,他的眼神变得异常坚定,其中更是透露出一丝决然之意。就好像在这一刻,他已经下定了决心,哪怕前方道路崎岖坎坷,布满荆棘,也绝对不会再有丝毫退缩和犹豫。
朱棣满意地点点头,说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此次我们过来,还带了助力。” 说着,他微微侧身,示意徐妙云。
这时,徐妙云从怀中取出一个精致的小玉瓶,倒出一颗散发着奇异光芒的丹药,递给朱瞻基:“瞻基,这是回气丹,你吃下它,可调理身体。只有身体好了,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应对未来的挑战。” 她的眼神中充满了期待与鼓励,将丹药递到朱瞻基面前。
朱瞻基毫不犹豫地接过丹药,仰头服下。瞬间,一股暖流从丹田处涌起,传遍全身,他只觉得浑身充满了力量,精神焕发,仿佛脱胎换骨一般,不禁惊喜地说道:“皇奶奶,这丹药真是神奇!孙儿感觉从未如此神清气爽过。” 他活动了一下身体,眼中闪烁着兴奋的光芒。
朱棣接着说道:“有了这身体的基础,接下来便是朝堂之事。瞻基,我且问你,你的皇后胡氏呢?” 他微微皱眉,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关切。
朱瞻基听到这话,神色变得有些不自然,支支吾吾地说道:“皇…… 皇爷爷,孙儿…… 孙儿此前有废掉胡氏皇后之位,立孙氏为皇后的想法。” 他低下头,不敢直视朱棣的眼睛,脸上露出一丝羞愧。
朱棣的脸色犹如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一般,瞬间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那原本锐利如鹰隼般的双眼,此时更是紧紧地盯着朱瞻基,目光中带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的威严与压迫感,仿佛只要被这双眼睛盯上,便会无所遁形。
“胡氏皇后贤良淑德,端庄大方,其品德之高尚,堪称女子楷模。此乃朕亲自为你精心挑选之人,她无疑是母仪天下的不二之选。你身为一国之君,肩负着天下苍生的福祉,又岂能仅仅因为个人的偏爱,便轻易地动起了废后这样大逆不道的念头?这般行为,简直不成体统!”朱棣怒声呵斥道,声音在大殿之中回荡,震耳欲聋。
只见朱棣稳稳地坐在那张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双手紧紧地扶着两侧的椅子扶手,由于太过用力,以至于他的指节都微微泛白,清晰可见。这一细微的动作,充分地显露出他此时此刻内心的愤怒已经到达了极点。
与此同时,站在一旁的朱高炽也是面色凝重,他深深地看了一眼自己的儿子朱瞻基,然后语重心长地开口劝说道:“儿啊,一个贵妃之子刚刚出生,你便迫不及待地将其封为太子,如此草率之举,实在是有失妥当。且不说此举会令你那位贤惠的皇后作何感想,单从情理上来说,也是万万说不通的啊。咱们皇家行事,应当以稳固朝堂、安定后宫为重,切不可因为一时的喜好或者冲动,而肆意破坏祖宗留下来的规矩。否则,朝纲必乱,社稷难安呐!”说到最后,朱高炽忍不住轻轻地摇了摇头,眼神之中满是深深的忧虑之色。尽管他的语气相较于朱棣而言显得稍微温和一些,但其中的每一个字却都蕴含着对当前局势的深深担忧以及对朱瞻基这位未来天子的殷切期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