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就在此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徐有贞突然站了出来。只见他紧紧地皱起眉头,脸上满是难以置信的神情,声音洪亮且带着一丝愤怒地大声喊道:“太宗皇帝以及徐皇后皆已离世多年,又怎会在此刻出现?此事其中必然存在着极大的蹊跷之处,说不准乃是有人蓄意假扮,妄图以此搅乱我朝之朝堂秩序啊!”
朱棣闻得此言,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瞬间变得阴沉无比,犹如暴风雨即将来临一般。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死死地盯着徐有贞,眼中似乎有熊熊怒火正在燃烧,仿佛下一刻就要喷涌而出将对方吞噬殆尽。紧接着,只听得朱棣从牙缝里挤出一声冷哼,语气冰冷至极地说道:“哼,原来你便是那个名叫徐有贞之人!听闻你向来擅长算命之道,不知今日可曾算到自己已然大难临头?来人呐,速速将此等妖言惑众、居心叵测之徒给朕拖出去斩首示众,并诛其九族以儆效尤!”
朱棣那低沉而又寒冷彻骨的声音,仿佛来自九幽地狱一般,其中蕴含着一种令人无法抗拒、毋庸置疑的威严气息。他话音刚落,只见两旁全副武装的侍卫们如同闪电般迅速上前,他们动作整齐划一,犹如一群饿狼猛虎一般,毫不留情地将徐有贞紧紧架住。
刹那间,徐有贞原本还算镇定的面容瞬间失去了血色,变得惨白如纸。他的双腿像是被抽去了筋骨一般,软绵绵地根本无力支撑身体的重量。极度的恐惧使得他那双眼睛瞪得浑圆,眼珠子几乎都要掉出来了。他一边死命地扭动着身躯,试图挣脱侍卫们的束缚,一边扯着嗓子声嘶力竭地大声呼喊着:“陛下饶命啊!陛下开恩呐!小臣罪该万死,但求陛下网开一面,饶过小臣一命吧……”然而,他那凄惨的呼喊声却在眨眼之间就被侍卫们拖着他快步走出朝堂时发出的沉重脚步声彻底淹没,消失得无影无踪。
待到徐有贞被侍卫们粗暴地拖离朝堂之后,朱棣缓缓地转过身子,他那锐利如鹰隼般的目光直直地落在了孙太后的身上。此时的孙太后早已吓得花容失色,她那张保养得宜的脸庞此刻也变得毫无血色,煞白一片。不仅如此,由于过度的惊吓和紧张,她的身子还不由自主地微微颤抖起来,宛如风中残烛,随时都有可能熄灭。
朱棣面色阴沉得仿佛能滴出水来,他那如寒星般冰冷的眼眸直直地盯着孙太后,没有一丝一毫的情感波动。他用一种毫无温度、冷若冰霜的语调,一字一句地对孙太后说道:“孙太后啊孙太后,你难道不应该立刻从这象征着无上权力的龙椅之上走下来吗?要知道,你身为我大明朝尊贵无比的一国之太后,理当在这关乎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勇敢地站出来,承担起稳定朝局的重责大任。然而,令人失望的是,你不仅没有做到这些,反而在此关键时刻显得犹豫不决、摇摆不定。像你这样的人,又如何能够担当得起治理天下这等艰巨而重要的使命呢?所以,自今日起,朕决定将你打入那清冷孤寂的冷宫之中,让你好好地反思自省一番!”
就在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徐妙云突然开口补充道:“孙太后,你的种种行径简直有辱家门,根本就不配做我的孙媳妇!你竟然纵容那个奸佞小人太监王振肆意妄为,搅乱我大明的朝堂秩序;更甚者,你还放纵朱祁镇轻率地亲自出征,最终导致我大明的精锐之师全军覆没。你的罪过可谓是罄竹难书!”
听到这番话,孙太后的嘴唇不由自主地颤抖起来,她的心中充满了惊恐和委屈,但面对朱棣和徐妙云凌厉的指责,她纵然有千言万语想要辩解,此刻却也不敢发出半点声音。最后,只能任由身旁的宫女搀扶着自己,如同行尸走肉一般,神情恍惚、失魂落魄地缓缓离开了朝堂。
朱棣和徐妙云走上台阶,缓缓坐上龙凤椅。朱棣扫视着朝堂上的众人,大声说道:朕今日重回朝堂,就是要让大明重现往日的辉煌。如今瓦剌猖獗,竟敢犯我大明边境,虏我皇帝,此仇不报,朕有何颜面面对天下百姓!” 他的声音洪亮,带着无尽的威严,在大殿中久久回荡。
“朕即刻吩咐所带的不良人军队出征,务必消灭瓦剌,把那瓦剌首领也先与朱祁镇带回来。” 朱棣眼神坚定,仿佛已经看到了胜利的曙光。“在这期间,朕要肃清朝堂,绝不容许再有胆小怕事、心怀不轨之人扰乱朝纲。”
朱祁钰和于谦听着朱棣的话,心中既震撼又激动。朱祁钰上前一步,恭敬地说道:“太爷爷放心,孙儿定当竭尽全力,协助太爷爷共渡难关。” 于谦也单膝跪地,抱拳说道:“陛下,臣愿肝脑涂地,为大明尽忠。”
朱棣微微点头,目光中满是赞赏:“好,你们皆是我大明的栋梁。如今朕决定,让朱祁钰继承帝位,年号景泰。封于谦为内阁首辅,望你们二人携手共进,辅佐朕整顿朝纲,保我大明江山。”
朱祁钰和于谦听闻,顿时受宠若惊。朱祁钰连忙跪地叩首:“太爷爷如此信任孙儿,孙儿定不负所托。” 于谦也激动地说道:“陛下隆恩,臣定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