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详细地讲述了制糖和制盐的新技术,众人听后,纷纷点头称赞。朱元璋欣慰地说道:“老四,你此举甚好。这两项技术若能推广开来,百姓的生活必将得到改善,我大明也会更加繁荣。”
朱标也笑着说道:“老四,你为我大明立下了又一功劳啊。”
朱棣谦虚地说道:“这都是儿臣应该做的,只希望能为我大明的百姓谋些福祉。
徐达哈哈一笑,竖起大拇指:“老四,不愧是我徐家的女婿,有这等本事和心思,咱大明有你,是万民之福啊!”
老年朱棣看着这其乐融融的场景,心中满是感动。他也站起身来,端着酒杯,声音略带颤抖地说:“今日能与父皇、母后、大哥还有岳父大人相聚于此,实乃儿臣几世修来的福气。儿臣在位这些年,殚精竭虑,不敢有丝毫懈怠,如今看到一家人这般和睦,觉得一切辛苦都值了。”
马皇后微笑着看着老年朱棣,眼中满是慈爱:“老四,你为这天下付出了太多。只要你心中有百姓,有咱们这个家,母后就心满意足了。”
朱元璋微微点头,目光中透露出对儿子的认可:“老四,你这些年的功绩,朕都看在眼里。希望你日后继续秉持初心,将我大明的江山治理得更加昌盛。”
朱标也感慨地说:“老四,咱们兄弟虽不能常常见面,但大哥知道你一心为国。日后若有什么烦心事,别忘了还有大哥在。”
老年朱棣眼眶再次湿润,他向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和徐达一一鞠躬致谢:“多谢父皇、母后、大哥和岳父大人的教诲与关怀。儿臣铭记于心,定不辜负您们的期望。”
众人一边吃喝,一边回忆着过去的点点滴滴。说到小时候朱棣调皮捣蛋的趣事,大家都忍不住哈哈大笑起来。
朱棣挠挠头,不好意思地说:“小时候不懂事,没少让父皇、母后操心。”
马皇后笑着嗔怪道:“你这孩子,小时候可是没少闯祸。不过现在看着你这么有出息,那些都不算什么了。”
朱元璋也笑着回忆道:“记得有一次,你偷偷溜出去骑马,结果摔得浑身是伤,可把你母后心疼坏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欢声笑语回荡在坤宁宫的每一个角落。
不知不觉,天色渐暗。坤宁宫内灯火通明,温暖的烛光映照在每个人的脸上,勾勒出幸福的轮廓。
老年朱棣看着眼前这温馨的画面,心中却涌起一丝淡淡的忧伤。他知道,这样的相聚时光终究是短暂的,他不能一直停留在这里。
犹豫了许久,他终于缓缓开口:“父皇、母后、大哥、岳父大人,儿臣此次前来,虽满心欢喜,但也深知不能久留。儿臣所在的时空还有诸多事务需要处理。”
马皇后的笑容顿时凝固,眼中闪过一丝不舍:“老四,你这就要走了吗?”
朱标也有些失落:“老四,再多留些日子吧,咱们兄弟难得相聚。”
老年朱棣强忍着泪水,说道:“儿臣也想多陪陪您们,可时空的规则不能违背。儿臣不在的日子里,还望父皇、母后保重身体,大哥诸事顺遂,岳父大人健康长寿。”
朱元璋虽然心中不舍,但还是强装镇定地说:“老四,去吧。你要记住,不管何时,这里永远是你的家。”
徐达也点点头:“老四,一路保重。”
朱棣和徐妙云看着老年朱棣,心中同样充满了不舍。朱棣说道:“大哥、父皇、母后、岳父大人,我们会照顾好自己的。这次我们带来的技术,希望能让大明越来越好。”
徐妙云也说道:“母后,您一定要好好照顾自己。儿媳不在身边,您要多注意身体。”
马皇后拉着徐妙云的手,连连点头:“妙云,你也是,回去之后要照顾好老四。”
最后,众人相互拥抱,千言万语都化作了这深情的拥抱。
老年朱棣、朱棣和徐妙云缓缓向后退去。随着一阵柔和的光芒闪烁,穿越门再次开启。光芒照亮了整个坤宁宫,仿佛要将这一刻的美好永远定格。
三人一步一步走进穿越门,回头望去,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和徐达站在原地,眼中满是不舍与牵挂。
“父皇、母后、大哥、岳父大人,保重……” 老年朱棣喃喃自语,声音淹没在光芒之中。
穿越门缓缓关闭,光芒渐渐消失。坤宁宫内,朱元璋、马皇后、朱标和徐达久久没有离去,他们的目光依然停留在穿越门消失的地方,仿佛还能看到三人离去的背影。
“今日这场相聚,真是如梦似幻啊。” 马皇后轻声说道,眼中闪烁着泪光。
朱元璋微微叹息:“是啊,老四这些年,不容易…… 不过看到他如今的成就,朕也放心了。”
朱标默默点头:“老四一心为国,定能将大明江山推向更加昌盛的境地。今日得见老年的他,也让我知晓他未来之路虽充满挑战,但终有所成,我这心里也宽慰许多。”
徐达捋了捋胡须,感慨道:“老四这孩子,自幼就有不凡之志,今日看来,果然没有辜负大家的期望。只是不知下次相见,又会是何时。”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