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眼神如渊,凝视着朱厚照,缓声道:“皇孙啊,朕此次前来,就是要协助你夺回那至高无上的皇权,彻底整顿这混乱不堪的朝堂和后宫。你这一路走来,与那些文官们斗智斗勇,虽历经诸多波折,但你的勇气着实令人钦佩。然而,如今你的寿命已然受到限制,还有许多事情尚未完成。朕给你这一次机会,希望你能够牢牢把握。”
朱厚照听闻此言,紧紧握住拳头,掌心微微出汗,他的双眼闪过一丝坚定的光芒,朗声道:“太宗皇帝请放心,儿臣必定不会辜负您的期望!这些年来,文官的势力愈发猖獗,外戚更是肆意妄为,儿臣早已对他们忍无可忍,此次定要将他们好好整治一番!”
朱佑樘在一旁也插话道:“照儿啊,夺回皇权绝非易事,需要你步步为营、谨小慎微。想当年,父皇对那些外戚过于纵容,才导致他们的势力逐渐坐大。如今,你切不可再重蹈覆辙啊。”
众人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后,最终决定先从处理那些肆意妄为、目无法纪的外戚开始着手。于是,朱厚照立刻召集了他的心腹大臣们,在宫廷的偏殿里举行了一场秘密会议,共同商讨应对之策。
朱厚照端坐在椅子上,他的身姿挺拔如松,眼神锐利如鹰,一扫之前的病态,展现出一种威严和决断力。他环顾四周,看着面前的大臣们,缓缓开口说道:“诸位爱卿,今日朕特意召见你们,就是要共同商议如何处置那些无法无天的外戚。这些人依仗着自己皇亲国戚的身份,在京城内外横行霸道,肆意妄为,严重扰乱了朝廷的纲纪。朕已经下定决心,绝对不能再容忍他们这样继续胡作非为下去,必须给予他们严厉的惩处!”
大臣们纷纷点头表示赞同,然而,其中一位德高望重的老臣却面带忧色地说道:“陛下,外戚的势力错综复杂,相互勾结,犹如一张庞大的网,牵一发而动全身啊。如果我们贸然行动,恐怕会引发一系列的连锁反应,甚至可能导致局势失控。还望陛下三思而后行啊。”
朱厚照听了老臣的话,微微皱起了眉头,但他的目光依然坚定如铁,毫不退缩地说道:“朕的心意已定,岂会因为他们的势力庞大就望而却步?如今,朕有太宗皇帝、徐皇后以及先皇的支持与指导,还有诸位爱卿的辅佐,定能将这外戚之乱彻底铲除!”
朱棣站在一旁,神色威严地说道:“皇孙所言极是。诸位爱卿,当全力辅佐陛下,莫要被些许困难吓倒。想当年,朕纵横天下,又何曾惧过艰难险阻?今日之事,关乎大明江山的长治久安,切不可因循守旧、瞻前顾后!”
大臣们听闻朱棣的话,纷纷跪地叩首:“陛下圣明,太宗皇帝威武!臣等愿效犬马之劳!”
朱厚照站起身来,在殿中踱步,思索片刻后说道:“朕打算先从搜集外戚罪证入手,暗中安排可靠之人,深入调查他们的不法行径。一旦证据确凿,便立刻动手,绝不姑息!”
朱佑樘微微点头,补充道:“照儿此举甚是稳妥。不过,在调查过程中,一定要注意保密,切不可打草惊蛇,以免外戚狗急跳墙。”
徐妙云也轻声说道:“除了罪证,也要留意朝堂上那些与外戚勾结的官员,一网打尽,方能彻底铲除这股势力。”
朱厚照认真聆听,一一记下。随后,他安排了几位忠诚可靠的大臣,秘密展开调查。
几日后,负责调查的大臣们陆续传来消息,搜集到了大量外戚违法乱纪的证据,包括贪污受贿、强占民田、欺压百姓等诸多罪行。朱厚照看着这些罪证,气得脸色铁青,双手紧握拳头,怒喝道:“这些贼子,竟敢如此胆大妄为,朕定要让他们付出惨痛的代价!”
朱棣看着愤怒的朱厚照,冷静地说道:“皇孙,莫要被愤怒冲昏头脑。此时正是关键时刻,需冷静应对,有条不紊地实施计划。”
朱厚照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情绪:“太宗皇帝教训得是,儿臣定会沉着行事。”
接着,朱厚照在朝堂上突然发难。这一日,早朝时,大臣们像往常一样齐聚朝堂。朱厚照坐在龙椅上,面色冷峻,目光扫视着台下众人。待大臣们行完礼后,朱厚照猛地一拍龙椅扶手,大声说道:“今日,朕有要事宣布!”
大臣们心中猛地一震,脸上露出惊愕的表情,他们不约而同地抬起头,目光交汇在朱厚照身上。只见朱厚照面色凝重,眼神锐利,他缓缓地抬起手,向身边的几位大臣示意。
那几位大臣心领神会,快步上前,将一叠厚厚的卷宗呈现在朱厚照面前。这些卷宗里装满了他们费尽千辛万苦搜集到的外戚们的罪证。
朱厚照接过卷宗,随意翻阅了几页,然后猛地合上,他的声音如同洪钟一般在朝堂上回响:“朕一直念及亲情,对某些外戚多加宽容,可他们却不知悔改,愈发肆意妄为,犯下如此多的罪行!”
他的话语如同惊雷一般在朝堂上炸响,大臣们都被震得目瞪口呆。那些与外戚有关系的官员们更是如坐针毡,脸色变得异常难看,有的甚至因为恐惧而双腿发软,几乎站立不稳。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