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只听水手们纷纷抱怨:“船上的米粮被强盗抢得一粒不剩,我们现在饿得头晕眼花,哪还有力气撑篙掌舵啊。”多九公说:“林兄,快把豆面拿出来,今天又得靠它救命了。”林之洋说:“前几天我在小蓬莱还和甥女闲聊:自从得到这个方子,只用过一次,后来就再也没用过。谁能想到昨天还是满舱白米,今天却要用豆面来充饥。幸亏女大王把衣箱还回来了,要是不还,说不定我们也会像孔子当年在陈国断粮一样陷入困境呢!”说着,他随即拿了钥匙,去开箱。谁知道其他衣箱都完好无损,红红那两只衣箱也好好地放在船舱里,唯独装豆面的那只箱子不见了踪影。多九公说:“肯定是喽罗趁着忙乱的时候,以为里面装着值钱的东西,给藏起来了。”林之洋吓得不轻,急忙在各处寻找,可哪里有箱子的影子。他只好来到外面,和众人商量:又不敢回去买米;要是继续前进,离淑士国又太远。众人商议了很久,水手们都宁愿挨饿,也不敢再去两面国。最后只好继续前进,只希望能遇到商船,这样就可以加价买米。可是一连断粮两天,都没有遇到一艘船。正在众人惊慌失措的时候,偏偏又刮起了迎面大风,这真是祸不单行。他们只好把船停靠在岸边。水手们个个饿得两眼发黑,满船都是叹息声。
闺臣和若花、红红、婉如饿得实在没办法,只好推开窗户,百无聊赖地向外张望。忽然看见岸上走过一个道姑,手里提着一个花篮,脸色焦黄,过来化缘。水手们说:“船上已经两天没米了,我们还想去岸上化缘呢,你倒先来了!”道姑听了,嘴里唱出几句歌:“我是蓬莱百谷仙,与卿相聚不知年。因怜谪贬来沧海,愿献清肠续旧缘。”闺臣听了,突然想起去年在东口山遇到的那个道姑,唱的好像也是这首歌,不知道“清肠”是什么东西,不如问问她。于是她带着若花三人来到船头,说道:“仙姑请了!不如请上船来喝杯茶,休息一下,聊聊天,不是很好吗?”道姑说:“我要去观光,哪有时间闲聊?只求你们施舍一顿斋饭就够了。”闺臣心想:“她这‘观光’二字,难道说的是我去参加考试吗?”于是问道:“请问仙姑,你们出家人为什么也要去观光呢?”道姑说:“女菩萨,你要知道,一旦去观光之后,就算是功行圆满,人生的大事也就完成了。”闺臣不禁点了点头,说:“原来是这样。请问仙姑是从哪里来的?”道姑说:“我从聚首山回首洞而来。”闺臣听了,猛然想起“聚首还须回首忆”这句话,心里一动,问道:“仙姑现在要去哪里呢?”道姑说:“我到飞升岛极乐洞去。”闺臣心想:“难道‘观光’‘回首’之后,就有这么好的结果吗?我再追问一句,看看她怎么回答。”于是又问道:“请教仙姑,这极乐洞虽然在飞升岛,要是从地理上来说,究竟在什么地方呢?”道姑说:“无非都在人的心里。”闺臣连连点头,说:“原来如此,多谢仙姑指教!只是仙姑来化斋,我们理应供奉,无奈船上已经断粮好几天了,还请仙姑多多包涵。”
道姑说:“我化缘,只看有没有缘分,和别人不一样。要是遇到没缘的,就算对方那里米谷堆积如山,我也不去化;要是遇到有缘的,就算缺米少谷,我这篮子里的稻谷,也能随缘相助。”若花笑着说:“你这小小的花篮,能装的稻谷可想而知。我们船上有三十多个人,你篮子里的稻谷怎么够布施这么多人呢?”道姑说:“我这个花篮,在女菩萨看来虽然很小,但它能变大变小,和普通花篮不一样。”红红问:“请问仙姑,大的时候能装多少呢?”道姑说:“大的时候能装下天下所有的谷物。”婉如问:“那小的时候呢?”道姑说:“小的时候也能供你们船上人吃三个月的粮食。”闺臣说:“仙姑的花篮既然这么神奇,不知道全船的人和仙姑有没有缘分?”道姑说:“船上有三十多人,怎么可能个个都有缘呢?”闺臣说:“我们四个人和仙姑有缘吗?”道姑说:“今天能相逢,怎么会无缘呢?不但有缘,而且都有前世的缘分。因为有宿缘,所以来结这一世的良缘;结了良缘,免不了又续上过去的缘分;续了旧缘,进而普结众人之缘,结了众人之缘,最后才能了却尘世的缘分。”说完,把花篮扔到船头,说:“可惜这稻谷剩下的不多了,每人只能结个‘半半之缘’。”婉如把稻谷拿出来,让水手把花篮送还给道姑。道姑接过花篮,对闺臣说:“女菩萨千万保重!我们后会有期,暂且失陪了。”说完就离开了。
婉如说:“三位姐姐看,道姑给的这个大米,竟然有一尺长,可惜只有八个。”三人看着正觉得诧异,正好多九公走过来,问:“这东西是从哪儿来的?”闺臣把详细经过告诉了他。多九公说:“这是‘清肠稻’。当年我在海外吃过一个,足足一年都不饿。现在我们船上一共三十二人。把这稻谷每个分成四段,正好够吃一顿,大概能让人几十天不饿。”若花说:“怪不得那道姑说‘只能结得半半之缘’,原来是按人数分配,每人只能吃四分之一,正好是一半的一半。”多九公和林之洋把清肠稻拿到后面,每个切成四段,分在几口锅里煮了。大家吃了这一顿,个个精神焕发,都念叨着道姑的救命之恩。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