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缁瑶钗因为部试考中,特地前来拜谢。大家互相道喜,见礼让座。瑶钗对秀英说:“如果不是姐姐成全,我今天怎么能侥幸考中。我时刻感念,又不敢经常过来打扰。明天我准备了薄酒,想请姐姐和舜英、闺臣、若花三位姐姐聚一聚,所以亲自过来邀请。希望诸位姐姐赏光,明天早点过去。”闺臣、若花一起说道:“我们早就想去拜访了,因为连日应试,彼此都很匆忙,所以没能前去拜见。如今既然承蒙你盛情邀请,明天我们自然会和秀英、舜英二位姐姐一起过去,一来拜访,二来叨扰。”秀英、舜英说:“既然这样,我们明天一起过去。”瑶钗见四人都肯去,十分高兴,随即拜别。第二天,四人赴宴之后,马上也备了酒席回请。
一连相聚了几天,不知不觉就到了四月初一殿试的日子。闺臣在凌晨三点到五点就起床了,带着众姊妹来到禁城,和众多才女密密麻麻地聚集在朝堂,高呼万岁。朝拜完毕,众人分两旁侍立。这时天已经破晓,武后目光扫视,细细观看,只见每个才女都如花朵般温婉含蓄,似美玉般精神焕发,在那婀娜妩媚之中,无不带着一股书卷的秀气。她们虽不是倾国倾城的国色天香,却都温文尔雅、知书达理。古人说“秀色可餐”,看了她们真让人忘记饥饿。武后越看越喜爱,心中十分欢喜。她略微询问了史幽探、哀萃芳解读《璇玑图》诗句的情况,又把唐闺臣、国瑞徴、周庆覃三人宣到面前问道:“你们三人的名字都是最近取的吗?”闺臣说:“臣女出生时,臣女的父亲曾梦到仙人指示,说臣女日后会在才女榜上留名,必须好好读书,所以臣女的父亲当时就给我取了这个名字。”国瑞徴和周庆覃说:“臣女的名字都是去年新取的。”武后点点头说:“你们两人的名字都暗含颂扬的意思,肯定是最近取的。至于唐闺臣的名字,如果也是最近取的,那就错了。”又把孟、卞几家姊妹宣到面前看了一遍,说:“虽然是姐妹,难得年纪都差不多。”又称赞了几句,随即出了题目。众才女都各自回到座位。武后也不回宫,就在偏殿用餐。到了下午三点到五点左右,众才女都交卷退了出来。原来当年唐朝举子参加完部试后,并没有殿试的说法,自从武后开设女试,才有了这个惯例,这也是殿试的开端。当时武后命上官婉儿协助阅卷,所有前十名仍然让六部大臣斟酌确定甲乙等级。诸位大臣选定唐闺臣为第一名殿元,阴若花为第二名亚元,选定初三日凌晨三点到五点放榜。
秦小春和林婉如这天听说第二天就要放榜了,心里既欢喜又发愁。她们和秀英、田舜英同住一间房。到了晚上,秀英和舜英先睡下了,小春和婉如喝了几杯酒,和衣倒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只好又起身,面对面坐着,却又无话可说。好不容易从二更盼到三鼓,眼巴巴地盼着,可四更却怎么也不来,两人只好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她们思前想后,不是这个长吁短叹,就是那个唉声叹气。一会儿想到考中后的快乐场景,突然又大笑起来;可紧接着一转念,猛地想到落榜后的苦涩滋味,不禁又抽泣起来。一时间,数不清的心事都涌上心头,站也不是,坐也不是,完全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秀英被她们两人吵得时不时惊醒。这时已经四更了,秀英只好坐起来说:“二位姐姐也该睡了!妹子因为她们那边都喜欢夜里聊天,常常到三四更还不睡觉,妹子身体弱,熬不了夜,又不能因为我一个人就不让大家说话,所以和舜英妹妹搬到这边来。幸好二位姐姐照顾妹子,一上床就睡,从来不在深夜聊天,因此妹子的咳嗽也好了些。我正感激着呢,没想到二位姐姐平时虽然不聊天,今天却要把话一股脑儿都说出来。刚才一连好几次,我在睡梦中不是被这位姐姐哭醒,就是被那位姐姐笑醒,心里吓得直跳。而且那种叹息声,更让人听着揪心。尤其让人不明白的是,哭中带着笑,笑里又有哭,简直是忧愁和欢乐都分不清、哭和笑也搞不明的状态。请问二位姐姐到底有什么心事,会变成这样呢?”
舜英听了,也坐起来说:“她们哪有什么心事!不过是因为明天就要放榜了,对得失看得太重,才弄得一会儿哭一会儿笑,丑态百出。”秀英问:“既然是因为放榜,为什么又哭又笑呢?”舜英说:“要是昧着良心,自然就会笑;要是良心发现,自然就会哭了。”秀英又问:“妹妹这话是什么意思?”舜英说:“她们得失心重,肯定会反复思量:一会儿想到自己文章里炼句是多么精妙,辞藻是多么新奇,不仅处处超凡脱俗,而且字字都充满神韵,越想越好,越琢磨越妙,这样的文章别说秦汉以后了,就是孔门七十二贤也比不上,世间怎么会有这么好的文章!明天放榜,不是第一就是第二。这么一想,自然高兴得要笑出来。姐姐,你说这种想法难道不是昧了良心吗?等到反过来一想,文章虽然好,但某个地方字句不太妥当,还有某个地方用意有错误;再仔细推敲,甚至还有许多比臭屁还不堪、见不得人的地方,简直是坏处多好处少。这样的文章怎么能考中呢?这么一想,自然又郁闷又懊恼,就哭出来了。姐姐,你说这种考虑难道不是良心发现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