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芝问春辉:“春辉姐姐,那个‘叹比干’是什么用意呢?”春辉解释道:“根据《史记》记载,‘微子离开,比干强行进谏。纣发怒,剖开比干的胸膛,观看他的心脏’。从这来看,这个灯谜里肯定有个‘心’字。但还得贴合‘叹’字的意思才准确。”廖熙春猜出:“我刚想到一句,‘你有心争似无心好’,不知道对不对?”春辉称赞:“这句把‘叹’字那种虚虚实实的神韵把握得恰到好处,而且‘争似无心好’这五个字,充满了感慨之情,都能抵得上一篇比干的祭文了。”兰荪不解地问:“好好的一个人,怎么把心剖去反倒好了呢?”春辉笑着解释:“他要是有心,说不定你我现在谈起,都不一定知道他的名字;就算心里知道有个比干,也不过是平常的一个古人。如今之所以家喻户晓,知道他是忠臣烈士,名垂千古,都是因为他无心而传。所以才说‘有心争似无心好’。这样的灯谜,虽然是游戏,但仔细琢磨,却蕴含着‘君子疾没世而名不称’的道理,对后人很有警醒激励作用。”
青钿分析:“他出的‘偷香’二字很别致,肯定是个好谜。我觉得这个‘偷’字,无非就是盗窃的意思,还比较容易猜;但‘香’是无影无形的东西,让人很难想象,难道里面包含着‘嗅’字的意思吗?”素云猜出:“会不会是‘窃闻之’?”春辉笑着说:“这个‘闻’字,是从闺臣姐姐说的长人国闻鼻烟联想出来的,倒也挺有意思。”香云说:“那个‘易子而教之’,大概是包含着互相做老师的意思。”吕尧蓂补充:“现在人们称老师为西席,也叫西宾,说不定还包含着‘宾’字呢。”张凤雏猜出:“一定是‘迭为宾主’。”春辉评价:“没想到这个灯谜单子里有这么多好谜,虽然比不上‘仕而优’‘克告于君’那种借用典故的巧妙,但也算是正面出谜里的出色之作了。”紫芝说:“我来猜猜,‘秋江’二字,我猜是‘清霜净碧波’;‘甥馆’二字,我猜是‘女孩儿家’;‘连元’二字,我猜是‘又是一个文章魁首’。大家看看,这几句有没有猜对的?”春辉称赞:“这三句都特别出色。就说‘清霜净碧波’,不仅工整、清晰、明亮,还把秋江的神韵都描绘出来了。至于‘甥馆’猜‘女孩儿家’,每个字都借用得恰到好处,一点都不空洞。最妙的是‘又是一个文章魁首’,那个‘连’字,把题目里的‘又’字的意境展现得活灵活现。这几个灯谜,都能和‘迭为宾主’相媲美了。”
掌红珠提议说:“他这张灯谜单子,我们猜的到底对不对还不知道,要是明明不对还说是对的,以后传出去以讹传讹,那多不好。好在上面的几个灯谜都已经猜过了,题花姐姐也不用再写了,不如请哪位姐姐再出几个新的,这样岂不是更痛快?”易紫菱马上响应:“刚才红珠姐姐说以讹传讹,我就用这四个字,打《孟子》里的一句。”哀萃芳思索片刻后猜出:“是不是‘相率而为伪者也’?”紫菱点头肯定:“正是。”题花称赞道:“不管是谜面还是谜底,每个字的含义都扣得严丝合缝,心思真是巧妙。”
姜丽楼说:“我出《蟾宫曲》,打一个曲牌名。”董珠钿评价:“用曲牌来打曲牌,这个想法倒很别致。”崔小莺思考后回答:“是不是《月儿弯》?”丽楼确认:“正是。”题花夸赞:“这个‘曲’字借得太巧妙了,整个谜面的意思也很活泼生动。”
纪沉鱼接着出题:“我出‘走马灯’,打《礼记》里的一句。”玉芝满不在乎地说:“这有什么难的?不就是点上灯它就会转动的意思嘛。”蒋星辉打趣道:“妹妹怎么不直接猜‘燃灯即动’呢?”郦锦春猜出答案:“是不是‘无烛则止’?”纪沉鱼点头:“正是。”
薛蘅香出谜:“我出‘农之子恒为农’,打《孟子》里的一句。”宝钿分析道:“这个‘恒’字,好像是世代以耕种为业,永远不改行的意思。”姜丽楼马上猜出:“一定是‘耕者不变’。”众人纷纷称赞。邹婉春点评:“这‘耕者不变’四个字最难准确呼应,没想到天然就有‘农之子恒为农’这六个字,把‘不变’的意思扣得死死的。这个灯谜可以说是天造地设,再没有其他句子能替代了。”
印巧文说:“我出‘核’字,先打《孟子》里的一句,再打《论语》里的一句。”玉芝琢磨着:“这个‘核’字有什么特别的,要打两部书里的句子?按字义仔细推敲,核外面有果肉,核里面有果仁。”董翠钿猜出:“我猜出来了!是不是‘果在外,仁在其中矣’?”巧文肯定道:“正是。”锦云夸赞:“巧文虽然有点结巴,但是出的灯谜好,而且表达得也很清楚。”
廉锦枫出题:“我出‘鸦’字,打《孟子》里的两句。”小春推测:“这个大概又是‘拆字格’的灯谜。”田凤翾猜出:“要是拆开的话,一定是‘爵一齿一’。”红珠评价:“这个灯谜做得简洁明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