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想到李傕的侄子李别,见樊稠放走韩遂,回去报告了他叔叔。李傕大怒,就要兴兵讨伐樊稠。贾诩说:“如今人心还不安定,频繁发动战争,非常不利。不如设一场宴会,请张济、樊稠来庆功,就在席间把樊稠擒住斩首,毫不费力。”李傕非常高兴,便设宴请张济、樊稠。二人欣然赴宴。酒喝到一半,李傕突然变了脸色说:“樊稠为什么与韩遂勾结,想要谋反?”樊稠大惊,还没来得及回答,只见刀斧手冲了出来,很快就把樊稠斩首在桌案下,吓得张济趴在地上。李傕扶起他说:“樊稠谋反,所以杀了他。你是我的心腹,何必惊慌害怕?”把樊稠的军队拨给张济统领。张济回到弘农去了。
李傕、郭汜自从打败西凉军后,诸侯们都不敢对他们怎么样。贾诩多次劝说他们安抚百姓,结交贤能豪杰,从此朝廷稍有起色。没想到青州黄巾军又兴起了,聚集了几十万人,头目众多,劫掠百姓。太仆朱儁举荐一个人,可以打败这群贼寇。李傕、郭汜问是谁,朱儁说:“要打败山东的贼寇,非曹孟德不可。”李傕问:“孟德如今在哪里?”朱儁说:“现在担任东郡太守,手下有很多兵马。如果命令这个人去讨贼,贼寇很快就能被打败。”李傕非常高兴,连夜起草诏书,派人送到东郡,命令曹操与济北相鲍信一同去破贼。曹操领了圣旨,会合鲍信,一起兴兵,在寿阳攻打贼寇。鲍信杀入敌阵深处,被贼寇杀害。曹操追赶贼兵,一直追到济北,投降的有几万人。曹操就用投降的贼兵作为先锋,兵马所到之处,贼寇无不投降归顺,不过一百多天,就招安了三十多万降兵、男女一百多万人。曹操挑选精锐的士兵,称为“青州兵”,其余的都让他们回乡务农。曹操从此威名日益加重。捷报送到长安,朝廷加封曹操为镇东将军。
曹操在兖州,招揽贤才。有叔侄二人来投奔曹操,他们是颍川颍阴人,姓荀,名彧,字文若,是荀绲的儿子,以前侍奉袁绍,如今弃袁投曹。曹操和他交谈后非常高兴,说:“这就是我的张子房啊!”于是任命他为行军司马。荀彧的侄子荀攸,字公达,是天下名士,曾担任黄门侍郎,后来弃官回乡,如今和他叔叔一同投奔曹操,曹操任命他为行军教授。荀彧说:“我听说兖州有一位贤士,如今不知道他在哪里?”曹操问是谁,荀彧说:“是东郡东阿人,姓程,名昱,字仲德。”曹操说:“我也早就听说过他的名声。”于是派人到他家乡寻访,得知他在山中读书。曹操恭敬地聘请他,程昱来见曹操,曹操十分欣喜。程昱对荀彧说:“我孤陋寡闻,不配得到你的举荐。你的同乡姓郭,名嘉,字奉孝,是当今的贤士,为什么不把他招来呢?”荀彧猛然想起,说:“我差点忘了!”于是启奏曹操征聘郭嘉到兖州,一起讨论天下大事。郭嘉举荐汉光武帝的嫡派子孙,淮南成德人,姓刘,名晔,字子阳。曹操马上聘请刘晔到来。刘晔又举荐两个人:一个是山阳昌邑人,姓满名宠,字伯宁;一个是武城人,姓吕,名虔,字子恪。曹操也早就知道这两个人的名声,就聘请他们为军中从事。满宠、吕虔又共同举荐一人,是陈留平邱人,姓毛,名玠,字孝先。曹操也聘请他为从事。
又有一位将领率领几百人来投奔曹操,他是泰山巨平人,姓于,名禁,字文则。曹操见他骑马射箭娴熟,武艺出众,任命他为点军司马。一天,夏侯惇带了一个大汉来见曹操,曹操问是什么人,夏侯惇说:“这是陈留人,姓典,名韦,勇力过人。以前跟随张邈,和帐下的人不和,亲手杀了几十人,逃到山中。我出去打猎,看见典韦追逐老虎过涧,就把他收到军中。现在特地举荐给您。”曹操说:“我看这个人容貌魁梧,一定很有勇力。”夏侯惇说:“他曾为朋友报仇杀人,提着人头直接走出闹市,几百人都不敢靠近。如今他使用的两枝铁戟,重八十斤,夹着铁戟上马,舞动起来如飞一般。”曹操就让典韦试试。典韦夹着铁戟策马奔驰,往来驰骋。忽然看见帐下的大旗被风吹得摇摇欲倒,众军士扶持不住,典韦下马,喝退众人,一手握住旗杆,站在风中,稳稳不动。曹操说:“这是古代的恶来啊!”于是任命他为帐前都尉,解下自己身上的锦袄,以及骏马雕鞍赏赐给他。
从这以后,曹操的部下文有足智多谋的臣子,武有勇猛善战的将领,在山东地区威风凛凛。于是曹操派遣泰山太守应劭,前往琅琊郡去接父亲曹嵩。曹嵩从陈留避难后,一直隐居在琅琊。这天接到曹操的书信,就和弟弟曹德以及一家老小四十多人,带着随从一百多人,车辆一百多辆,直接朝着兖州出发。
他们途经徐州,徐州太守陶谦,字恭祖,为人温和宽厚、淳朴老实,一直想结交曹操,只是没有机会。得知曹操父亲路过,便出城迎接,恭敬地行大礼,大摆宴席,热情款待了两天。曹嵩要启程时,陶谦亲自送出城外,并特意派遣都尉张闿,率领五百士兵护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