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杨奉一面派人去和李傕、郭汜讲和,一面秘密传圣旨到河东,紧急征召原来的白波帅韩暹、李乐、胡才三处的军兵前来救援。李乐原本也是啸聚山林的贼寇,如今不得已才被征召。三处军兵听说天子赦免他们的罪过,还赐予官职,怎么会不来呢?于是调动本营军士,来和董承会合,一起再去夺取弘农。当时李傕、郭汜每到一处,就劫掠百姓,老弱的百姓被杀死,强壮的被充军;打仗的时候就驱赶民兵在前面,把他们叫做“敢死军”,贼军势力浩大。李乐的军队赶到,在渭阳会合。郭汜让军士把衣服、物件扔在道路上。李乐的军队看到满地的衣服,争相去抢夺,队伍大乱。李傕、郭汜两支军队,从四面混战过来,李乐的军队大败。杨奉、董承拦挡不住,保驾向北逃走。背后贼军追赶上来,李乐说:“事情紧急!请天子上马先走!”皇帝说:“我不能舍弃百官独自离开。”众人都哭着跟随。胡才被乱军杀死。董承、杨奉见贼兵追得紧,就请天子舍弃车驾,步行到黄河岸边。李乐等人找来一只小船作为渡船。当时天气严寒,皇帝和皇后勉强被搀扶到岸边,可是河岸又高,下不了船,后面追兵就要到了。杨奉说:“可以解开马缰绳连接起来,拴住皇帝的腰,把他放下船去。”人群中国舅伏德带着十几匹白绢赶来,说:“我在乱军中捡到这些绢,可以连接起来拉车。”行军校尉尚弘用绢包裹住皇帝和皇后,让众人先把皇帝往下放,这才下了船。李乐手持宝剑站在船头上。皇后的哥哥伏德背着皇后下到船中。岸上有下不了船的人,争着拉扯船缆,李乐把他们都砍入水中。渡过皇帝和皇后之后,再放船去渡其他人。那些争着上船的人,手指都被砍断,哭声震天。
众人好不容易渡过黄河,皇帝身边只剩下十几个人。杨奉找来一辆牛车,载着皇帝前往大阳。由于途中断了粮食,到了晚上,皇帝只能住在一间破旧的瓦房里。一位乡下老人送来了粟米饭,皇帝和皇后一起吃,但饭食粗糙得难以下咽。
第二天,皇帝下诏封李乐为征北将军,韩暹为征东将军,然后起驾继续前行。有两位大臣寻了过来,在车前行哭拜之礼,他们是太尉杨彪和太仆韩融。皇帝和皇后见此情景,都忍不住哭了。韩融说:“李傕、郭汜这两个贼子,还算相信我的话。我会舍命去劝说他们罢兵,陛下一定要保重龙体。”韩融离开后,李乐请皇帝到杨奉的军营中暂时休息。杨彪则建议皇帝定都安邑县。
车驾抵达安邑后,这里条件艰苦,连高大的房屋都没有,皇帝和皇后只能住在茅屋里,而且屋子连门都没有,只能在四周插上荆棘当作屏障。皇帝和大臣们在茅屋下商议事情,将领们则带兵在篱笆外驻守维持秩序。李乐等人独揽大权,百官稍有冒犯,就在皇帝面前对其打骂;还故意给皇帝送来浊酒和粗劣的食物,皇帝也只能勉强吃下。李乐、韩暹还联名保奏了两百多名地痞流氓、家奴、巫医和仆役,让他们都当上了校尉、御史等官职。由于来不及刻印,就用锥子刻画,整个场面混乱不堪,毫无体统。
韩融费尽口舌劝说李傕、郭汜,这两个贼子听了他的话,放走了百官和宫人。这一年发生了严重的饥荒,百姓只能以枣子和野菜充饥,饿死的人遍布原野。河内太守张杨献上米和肉,河东太守王邑献上绢帛,皇帝的生活才稍微安稳了一些。
董承和杨奉商议,打算派人修缮洛阳的宫殿,护送皇帝回到东都洛阳。李乐却不同意。董承对李乐说:“洛阳本就是天子建都的地方,安邑只是个小地方,怎么能容得下车驾呢?如今护送车驾回洛阳才是正事。”李乐说:“你们护送车驾去吧,我就留在这儿。”董承、杨奉便护送皇帝起程。李乐却暗中派人勾结李傕、郭汜,想要一起劫持车驾。董承、杨奉、韩暹得知了这个阴谋,连夜部署军士,护送车驾向箕关奔去。李乐得知后,不等李傕、郭汜的军队到达,就亲自率领本部人马前来追赶。
四更左右,李乐追到箕山下,大声喊道:“车驾不许前行!李傕、郭汜在此!”这一喊吓得献帝心惊胆战。此时,山上火光四起。真是:前番两贼分为二,今番二贼合为一。不知道汉朝天子要如何脱离这场劫难,且听下文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