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绍将军统领军队,如雄鹰飞扬,扫除凶逆;接着遭遇董卓,董卓侵犯官位,残害国家。于是袁绍提剑击鼓,在东方发号施令,收罗英雄,不计较他们的缺点而加以任用;所以就与曹操共同商议谋划,授予他一支军队,认为他有鹰犬之才,可作为得力助手。然而曹操愚蠢轻佻、谋略短浅,轻易进攻又轻易撤退,多次遭受挫折,损失众多军队;袁绍又重新分拨精锐兵力,加以休整补充,上表举荐他担任东郡太守,兼任兖州刺史,赐予他虎符,授予他权力,希望能获得秦军那样一战而胜的回报。但曹操却凭借这些资本飞扬跋扈,肆意作恶,剥削百姓,残害贤良。
原九江太守边让,才华出众、风度不凡,天下闻名;他直言敢谏,态度严正,议论不阿谀奉承;却遭到斩首示众的刑罚,妻子儿女也受到牵连被杀。从此士大夫们悲愤痛恨,百姓的怨恨更加深重;一个人奋起反抗,全州的人都纷纷响应。所以曹操在徐州被击败,地盘被吕布夺走;他在东方彷徨无依,无处安身。袁绍考虑到强干弱枝的大义,而且不与叛逆之人为伍,所以再次出兵,声势浩大,战鼓敲响,曹操的军队纷纷溃败;拯救他于危亡之中,恢复他州牧的职位。那么袁绍对兖州百姓虽无大恩,对曹操却有再造之恩。
后来天子返回洛阳,群贼侵犯。当时冀州正有北方边境的警报,袁绍无暇分身;所以派从事中郎徐勋,前往命令曹操,让他修缮郊庙,护卫年幼的天子。曹操却肆意妄为:专断地进行胁迫迁都,控制宫廷;侮辱王室,破坏法纪;兼任尚书台、御史台、谒者台的长官,专制朝政;封爵奖赏随心所欲,刑罚杀戮随口而定;他喜爱的人,其五宗都能得到荣耀;他厌恶的人,其三族都被诛灭;公开谈论的人被公开诛杀,内心不满的人被暗中杀害;百官都不敢说话,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尚书只是记录朝会,公卿只是虚设充数而已。
原太尉杨彪,历任司空、司徒二职,处于国家高位。曹操因为一点小怨恨,就给他加上莫须有的罪名;对他严刑拷打,各种酷刑都用上了;随心所欲地作恶,不顾国家法纪。还有议郎赵彦,忠诚进谏、直言不讳,他的建议有值得采纳之处,所以朝廷听取了他的意见,对他加以礼遇。曹操却想迷惑、蒙蔽天子,杜绝言路,擅自收捕并杀害赵彦,不等待朝廷的批复。另外,梁孝王是先帝的同母兄弟,他的坟墓尊贵显赫;他坟墓周围的松柏,本应受到敬重。但曹操率领将士,亲自前去挖掘,打开棺椁,暴露尸体,掠夺陪葬的金银财宝。致使朝廷流泪,士民伤心!
曹操还特地设置“发丘中郎将”“摸金校尉”等官职,他的军队所到之处,肆意破坏,尸骨暴露。他身居三公之位,却做出强盗般的行径,玷污国家,残害百姓,连鬼神都深受其害!再加上他的政令残酷苛刻,各种禁令相互交错;陷阱、罗网布满道路;百姓举手就会触碰到罗网,动脚就会陷入陷阱。所以兖州、豫州有困苦不堪的百姓,京城有哀叹怨恨之声。纵观历史,无道的臣子,贪婪残酷的程度,没有比得上曹操的!
袁绍正在对外征讨奸贼,还没来得及整顿训练军队;对曹操加以宽容,希望他能改正。但曹操豺狼野心,暗中包藏祸心,竟然想要摧毁国家栋梁,削弱汉室,铲除忠正之士,成为独霸一方的枭雄。以前袁绍击鼓北征公孙瓒,公孙瓒这个强大的逆贼抗拒围困长达一年。曹操趁袁绍还没有攻破公孙瓒,暗中与公孙瓒通信,表面上协助袁绍的军队,实际上却想偷袭。恰逢曹操的使者被发现,公孙瓒也被消灭,所以曹操的阴谋没有得逞。
如今曹操屯兵占据敖仓,凭借黄河作为坚固的防线,想用螳螂的手臂,阻挡大车的前进。袁绍奉汉朝的威严,在天下抗击敌人;拥有百万长戟,千群骁勇的骑兵;有像中黄伯、夏育、乌获一样的勇士,善用良弓劲弩;并州的军队越过太行山,青州的军队渡过济水、漯水;大军从黄河正面进攻,荆州的军队从宛城、叶县包抄其后;军队行动如雷霆万钧,像用烈火焚烧飞蓬,用沧海之水浇灭火炭,有什么不能消灭的呢?
而且曹操军队中的士兵,能作战的大多来自幽州、冀州,有的是袁绍原来的部下,都因久别家乡而思念归乡,流着泪向北眺望。其余兖州、豫州的百姓,以及吕布、张杨的残部,是在失败后被迫胁从;他们都遭受创伤,把曹操视为仇敌。如果袁绍的军队回师征讨,登上高冈击鼓,挥舞白旗开启投降之路,曹操的军队必然土崩瓦解,不需要流血战斗。
如今汉室衰落,纲纪废弛;朝廷没有一个辅佐的人才,大臣没有克敌制胜的能力。京城附近,干练的臣子都垂头丧气,无所依靠;即使有忠义的辅佐之臣,也被暴虐的臣子胁迫,怎么能施展他们的气节呢?
曹操还假托君命,派遣使者发兵。恐怕边远州郡误听命令,参与叛乱,因此而丧失名声,被天下人耻笑:这是明智的人不会做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