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幽州、并州、青州、冀州四州同时进兵。书信送到荆州,就指挥现有军队,与建忠将军刘备协同作战。各州郡各自整顿义兵,分布在境内,展示武力,扬威天下,共同匡扶社稷:那么非凡的功勋就会在此建立。
能得到曹操首级的人,封五千户侯,赏钱五千万。曹操部下偏将、裨将、校尉及其他官吏投降的,既往不咎。广泛宣扬恩德和信用,颁布奖赏条例,布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朝廷正处于困境。此檄文如同法律命令,必须执行!
袁绍看完檄文十分高兴,马上命令使者把这篇檄文在各州郡广泛传播,并在各处关隘渡口张贴。檄文传到许都,当时曹操正患头风病,卧病在床。左右将檄文呈进,曹操看后,毛骨悚然,出了一身冷汗,不知不觉头风病顿时好了,从床上一跃而起,看着曹洪说:“这篇檄文是谁写的?”曹洪说:“听说出自陈琳之手。”曹操笑着说:“擅长文事的人,必须用武略来辅助。陈琳的文才虽然不错,但袁绍的武略不足又有什么办法呢!”于是召集众谋士商议迎敌。
孔融听说曹操准备和袁绍开战,就来见曹操,劝说道:“袁绍势力强大,不能和他开战,只适合与他讲和。”荀彧反驳道:“袁绍是个没本事的人,何必跟他讲和?”孔融说:“袁绍土地广阔,百姓众多,实力雄厚。他的部下,像许攸、郭图、审配、逢纪,都是有智谋的人;田丰、沮授,都是忠诚的臣子;颜良、文丑,勇冠三军;其他像高览、张合、淳于琼等,也都是世间名将。怎么能说袁绍是没本事的人呢?”荀彧笑着说:“袁绍的士兵虽多,但队伍不整。田丰刚直,容易冒犯上级;许攸贪婪,却没什么智谋;审配独断专行,却缺乏谋略;逢纪果敢,但没什么实际用处。这几个人,彼此之间矛盾重重,势必会引发内部变故。颜良、文丑不过是有勇无谋的匹夫,一场战斗就能将他们擒获。其他那些平庸之辈,就算有百万之众,又有什么值得一提的呢!”孔融听后,沉默不语。曹操大笑道:“都没逃出荀文若(荀彧字文若)的预料。”
于是曹操下令,让前军刘岱、后军王忠率领五万兵马,打着“丞相”的旗号,前往徐州攻打刘备。刘岱原本是兖州刺史,曹操夺取兖州后,刘岱投降了曹操,被曹操任用为偏将,所以这次派他和王忠一起领兵出征。曹操自己则率领二十万大军,前往黎阳抵御袁绍。程昱提醒说:“我担心刘岱、王忠不能胜任这次任务。”曹操说:“我也知道他们不是刘备的对手,只是暂且虚张声势罢了。”他吩咐两人:“不可轻易进军。等我打败袁绍,再挥军攻打刘备。”刘岱、王忠领命带兵出发了。
曹操亲自率军抵达黎阳。袁绍和曹操的军队相距八十里,各自深挖战壕,高筑壁垒,相互对峙,不轻易出战。从八月一直僵持到十月。原来,许攸不满审配统领军队,沮授又怨恨袁绍不采纳自己的计谋,两人之间矛盾重重,无心谋划进攻。袁绍也犹豫不决,不想进兵。曹操见状,便派吕布的降将臧霸防守青州、徐州;让于禁、李典屯兵黄河边上;曹仁总督大军,驻扎在官渡。曹操自己则率领一支军队,返回许都。
再说刘岱、王忠率领五万大军,在离徐州一百里的地方安营扎寨。中军虚打着“曹丞相”的旗号,不敢贸然进兵,只是打听河北方面的消息。刘备这边也不清楚曹操的虚实,不敢轻举妄动,同样在探听河北的动静。忽然,曹操派人催促刘岱、王忠出战,两人在营寨中商量对策。刘岱说:“丞相催促攻城,你先去吧。”王忠说:“丞相先派的是你。”刘岱说:“我是主将,怎么能先去?”王忠说:“那我和你一起领兵去。”刘岱说:“我们抓阄,抓到‘先’字的就去。”结果王忠抓到了“先”字,只好分一半军马,前去攻打徐州。
刘备得知有敌军到来,便请来陈登商议:“袁本初(袁绍字本初)虽然屯兵黎阳,但他的谋士们意见不合,还没有进攻的打算,曹操不知道在哪里?听说黎阳的军中没有曹操的旗号,为什么这里反而打出他的旗号呢?”陈登分析道:“曹操诡计多端,一定把河北作为重点,亲自监督战事,却故意不打出旗号,反而在这里虚张声势,我猜曹操肯定不在这里。”刘备问:“两位弟弟谁愿意去探听虚实?”张飞抢先说:“小弟愿意前往。”刘备说:“你性格急躁粗暴,不能去。”张飞说:“就算曹操在那里,我也能把他抓回来!”关羽说:“让我去看看他们的动静。”刘备说:“云长去的话,我就放心了。”于是关羽率领三千人马,从徐州出发。
当时正值初冬,阴云密布,雪花纷纷扬扬地飘落,军队都冒着雪列好阵势。关羽骑着快马,提着大刀冲了出来,大声叫王忠出来答话。王忠出阵说:“丞相到了这里,你为什么还不投降?”关羽说:“请丞相出阵,我有话要说。”王忠说:“丞相怎么会轻易见你!”关羽大怒,驱马向前。王忠挺枪迎战。两马相交,没打几个回合,关羽拨马便走。王忠以为关羽不敌,连忙追赶。转过山坡,关羽突然回马,大喝一声,挥舞着大刀直取王忠。王忠抵挡不住,正想策马逃跑,关羽左手倒提宝刀,右手揪住王忠的勒甲绦,把他从马鞍上拖了下来,横担在自己的马上,回到本阵。王忠的军队见状,四散奔逃。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