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令下达完后,周瑜就派韩当、黄盖为前部先锋,率领他们本部的战船,即日起程,前往三江口安营扎寨,等待另外的将令;蒋钦、周泰为第二队;凌统、潘璋为第三队;太史慈、吕蒙为第四队;陆逊、董袭为第五队;吕范、朱治为四方巡警使,督促六郡的官军,水陆并进,限期集合。调拨完毕后,各位将领各自收拾船只和军器出发。程咨回去见父亲程普,说起周瑜调兵遣将,行动和安排都很有章法。程普大惊道:“我一直以为周郎懦弱,不足以担任将领,如今他能做到这样,真是将才啊!我怎么能不心服口服呢!”于是亲自前往行营向周瑜谢罪,周瑜也很谦逊地回礼。
第二天,周瑜请诸葛瑾来,对他说:“令弟孔明有辅佐帝王的才能,为什么要屈身侍奉刘备呢?如今他有幸来到江东,想麻烦先生您不吝言辞,劝说令弟放弃刘备,来为东吴效力,这样主公既能得到优秀的辅佐,而你们兄弟又能相见,岂不是美事一桩?希望先生您立刻走一趟。”诸葛瑾说:“我自从来到江东,惭愧没有立下寸功。如今都督有命令,我怎敢不效力。”随即上马,径直前往驿亭去见孔明。
孔明把诸葛瑾迎接进去,兄弟二人哭着下拜,各自诉说着离别后的情谊。诸葛瑾哭着说:“弟弟你知道伯夷、叔齐的故事吗?”孔明暗自思量:“这一定是周郎教他来说服我的。”于是回答说:“伯夷、叔齐是古代的圣贤之人。”诸葛瑾说:“伯夷、叔齐即使到饿死在首阳山下,兄弟二人也在一起。我如今和你是同胞兄弟,却各自侍奉不同的主公,不能朝夕相聚,比起伯夷、叔齐的为人,能不感到惭愧吗?”孔明说:“兄长所说的是亲情,弟弟我所坚守的是道义。我和兄长都是汉人。如今刘皇叔是汉室的后裔,兄长如果能离开东吴,和我一同侍奉刘皇叔,那么对上不愧是汉朝的臣子,而我们骨肉兄弟又能相聚,这是情义两全的计策。不知道兄长您意下如何?”诸葛瑾心想:“我是来劝说他的,反而被他说服了我。”于是无言以对,起身告辞。回去见周瑜,详细地讲述了孔明所说的话。周瑜问:“你是怎么想的呢?”诸葛瑾说:“我深受孙将军的厚恩,怎么肯背叛他呢!”周瑜说:“你既然忠心侍奉主公,就不必多说了。我自有让孔明折服的计策。”正是:智与智逢宜必合,才和才角又难容。到底周瑜会定下什么计策让孔明折服,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