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主听了,又惊又喜,说道:“相父果然有鬼神莫测的神机妙算啊!我想听听退兵的策略。” 诸葛亮说:“先帝将陛下托付给我,我怎敢有丝毫懈怠。成都的众多官员,都不懂得兵法的精妙之处,关键在于让人难以捉摸,怎能轻易泄露呢?我早就知道西番国王轲比能会带兵进犯西平关。我考虑到马超祖祖辈辈都是西川人,向来深得羌人之心,羌人把马超视为神威天将军。我已经事先派遣一人,连夜快马送去檄文,让马超紧紧守住西平关,埋伏下四路奇兵,每天轮流值守,用兵力抵御羌兵。这一路不必担忧了。还有南蛮孟获带兵进犯四郡,我也火速传檄文,派魏延带领一支军队,一会儿从左边出击,一会儿从右边出击,采用疑兵之计。蛮兵只凭借勇猛,他们生性多疑,如果看到疑兵,必定不敢贸然前进。这一路也不足为惧了。我又知道孟达带兵从汉中出发。孟达与李严曾结下生死之交。我回成都时,留下李严守永安宫。我已经写了一封信,假装是李严的亲笔信,派人送给孟达。孟达必然会借口生病不出,从而延误军心动摇军心。这一路同样不用担心了。再者,知道曹真带兵进犯阳平关。此地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我已经调派赵云带领一支军队守住关隘,并不出战。曹真如果看到我军不出战,过不了多久自然会退兵。这四路兵马都不足为忧。我还担心不能完全确保万无一失,又秘密调派关兴、张苞二将,各带领三万兵马,屯扎在紧要之处,作为各路的救应。这几处的调遣安排,都没有经过成都,所以没有人察觉。只有东吴这一路兵马,不一定会轻易行动。如果他们看到四路兵马取胜,川中局势危急,必然会前来进攻;要是四路兵马失利,他们怎么会轻易出兵呢?我料想孙权念及曹丕曾派三路大军侵犯东吴的仇怨,必定不会听从曹丕的话。即便如此,还是需要一位能言善辩的使者,直接前往东吴,向他们阐明利害关系,这样就能先让东吴退兵。那么其他四路兵马,又有什么可担忧的呢?只是还没有找到出使东吴的合适人选,所以我才犹豫不决。哪里用得着陛下亲自前来呢?” 后主说:“太后也想来见相父。如今我听了相父的话,如同大梦初醒。还有什么可担忧的呢!”
诸葛亮与后主一起喝了几杯酒,然后送后主出府。众多官员都在门外环绕站立,看到后主面带喜色。后主告别诸葛亮,登上御车回朝。众人心中都疑惑不解。诸葛亮看到众官员中,有一人仰头大笑,脸上也露出喜悦之色。诸葛亮一看,此人是义阳新野人,姓邓,名芝,字伯苗,现任户部尚书,是汉朝司马邓禹的后人。诸葛亮暗中派人留住邓芝。官员们都散去后,诸葛亮请邓芝到书院中,问邓芝:“如今蜀、魏、吴三国鼎立,若要讨伐两国,实现一统天下、中兴汉室的大业,应当先攻打哪个国家?” 邓芝说:“依我愚见,魏国虽然是汉朝的逆贼,但其势力庞大,短期内难以撼动,应当慢慢谋划。如今主上刚刚登基,民心尚未安定,应当与东吴联合,结为唇齿相依的关系,消除先帝与东吴的旧怨,这才是长久之计。不知丞相意下如何?” 诸葛亮大笑道:“我已经思考很久了,只是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人选。今天终于找到了!” 邓芝问:“丞相找这个人有什么用呢?” 诸葛亮说:“我想派人前往东吴,与他们结盟。你既然能明白我的意思,必定能不辱使命。出使东吴的重任,非你莫属。” 邓芝说:“我才疏学浅,恐怕难以担当此任。” 诸葛亮说:“我明天奏明天子,就请伯苗你走一趟,千万不要推辞。” 邓芝答应后便退下了。到了第二天,诸葛亮奏准后主,派邓芝前往东吴劝说孙权。邓芝拜别后主,朝着东吴方向出发。正是:吴人方见干戈息,蜀使还将玉帛通。不知道邓芝此次前往东吴结果如何,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