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让军士们散布谣言说:“只要是高定的人就免死,雍闿的人全部杀掉。” 众军士都听到了这句话。过了一会儿,孔明让人把雍闿的人带到帐前,问道:“你们都是谁的部下?” 众人假装说:“是高定部下的人。” 孔明下令全部免死,赐给他们酒食,犒劳一番后,让人把他们送出边界,放回营寨。孔明又把高定的人叫来询问,众人都说:“我们确实是高定部下的军士。” 孔明也都免了他们的死罪,赐给酒食,然后故意扬言说:“雍闿今天派人来投降,说要献上你们主公和朱褒的首级作为功劳,我实在不忍心。你们既然是高定部下的军士,我放你们回去,以后可不要再反叛了。要是再被抓住,绝不轻饶。”
众人都拜谢后离开,回到本寨,进去拜见高定,把这件事告诉了他。高定于是秘密派人去雍闿的营寨中探听消息,正好有那些被放回的人,也在说孔明的仁德,因此雍闿的部下,很多人都有归顺高定的想法。
虽然如此,高定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派一个人到孔明的营寨中探听虚实。这个人被伏路军抓住,带到孔明面前。孔明故意把他认成雍闿的人,叫进帐中问道:“你们元帅既然约定好献上高定、朱褒二人的首级,为什么误了日期?你这家伙办事不细心,怎么做细作!” 军士含糊地回答。孔明赐给他酒食,写了一封密信,交给军士说:“你把这封信交给雍闿,让他早早动手,别误了事。” 这个细作拜谢后离开,回去见到高定,呈上孔明的信,把雍闿的情况如此这般说了一遍。
高定看完信,大怒道:“我真心对待他,他却想害我,情理难容!” 于是叫来鄂焕商议。鄂焕说:“孔明是仁义之人,背叛他不吉利。我们谋反作恶,都是雍闿的缘故,不如杀了雍闿,去投奔孔明。” 高定问:“怎么动手呢?” 鄂焕说:“可以设下宴席,派人去请雍闿。他要是没有异心,肯定会坦然前来;要是不来,就一定有问题。主公您可以在前面进攻,我埋伏在寨后的小路上等候,雍闿就可以被擒获了。”
高定听从了鄂焕的建议,设下宴席请雍闿。雍闿果然因为怀疑前几天被放回军士说的话,心里害怕,不敢前来。当天夜里,高定带兵杀向雍闿的营寨。原来那些被孔明放回免死的人,都念着高定的恩德,趁机帮忙作战。雍闿的军队不战自乱。雍闿上马朝着山路逃跑,没跑二里路,鼓声响起,一彪人马冲了出来,正是鄂焕。鄂焕手持方天戟,纵马当先。雍闿措手不及,被鄂焕一戟刺于马下,鄂焕随即砍下他的首级。雍闿部下的军士都投降了高定。
高定带着两部人马前来投降孔明,把雍闿的首级献到帐下。孔明高坐在帐上,喝令左右把高定推出去斩首。高定说:“我感激丞相的大恩,现在带着雍闿的首级来投降,为什么要杀我呢?” 孔明大笑道:“你是来诈降的,还想瞒过我!” 高定问:“丞相怎么知道我是诈降?” 孔明从匣子中取出一封信,递给高定说:“朱褒已经派人秘密献上降书,说你和雍闿结为生死之交,怎么可能一下子就杀了他?所以我知道你是诈降。”
高定叫屈道:“这是朱褒的反间计,丞相千万不能相信!” 孔明说:“我也难以仅凭一面之词就相信。你要是能捉住朱褒,才能表明你的真心。” 高定说:“丞相不要怀疑。我去把朱褒捉来见丞相,怎么样?” 孔明说:“如果这样,我的疑心才能消除。”
高定立刻带着部将鄂焕和本部兵马,杀向朱褒的营帐。等到离营寨大约还有十里路时,山后一彪人马赶来,正是朱褒。朱褒看到高定的军队来了,慌忙和高定搭话。高定大骂道:“你为什么写信给诸葛丞相,用反间计害我?” 朱褒目瞪口呆,说不出话来。忽然,鄂焕从马后转了出来,一戟将朱褒刺于马下。高定大声喊道:“不顺从的都杀了!” 于是众军一齐投降。
高定带着两部人马去见孔明,把朱褒的首级献到帐下。孔明大笑道:“我故意让你杀了这两个反贼,来表明你的忠心。” 于是任命高定为益州太守,总管三郡事务;让鄂焕担任牙将。至此,三路反叛的军马都被平定。
于是,永昌太守王伉出城迎接孔明。孔明进城后,问道:“是谁和你一起守住这座城,保证它平安无事的呢?” 王伉说:“我今天能让这个郡没有危险,全靠永昌不韦人,姓吕,名凯,字季平,都是他的功劳。” 孔明于是请吕凯来见。吕凯进来拜见,行礼完毕。孔明说:“早就听说您是永昌的高士,多亏您保守住了这座城。现在我想平定蛮方,您有什么高见呢?”
吕凯于是拿出一张地图,呈给孔明说:“我从当官以来,很早就知道南人想造反,所以秘密派人进入他们的境内,查看可以屯兵交战的地方,画成了一张图,名叫《平蛮指掌图》。现在冒昧献给您,您看看,也许对征讨蛮方有帮助。” 孔明十分高兴,就任命吕凯为行军教授,兼任向导官。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