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是,孔明带领大军继续前进,深入南蛮境内。正在行军的时候,忽然报告说天子派使者到了。孔明请使者进入中军大帐,只见一个人身穿素袍白衣进来,原来是马谡。因为他的兄长马良刚刚去世,所以他还在守孝。马谡说:“我奉主上的命令,来赐给众军酒和布帛。” 孔明接过诏书后,按照命令一一分发,然后留下马谡在帐中说话。
孔明问道:“我奉天子诏书,去平定蛮方。早就听说幼常(马谡字幼常)有高见,希望能得到你的指教。” 马谡说:“我有一些浅见,希望丞相明察。南蛮仗着他们地势偏远、山川险要,很久都不肯归服。虽然今天能打败他们,但明天他们又会反叛。丞相大军一到那里,肯定能平定他们。但是班师回朝之后,必然要北伐曹丕,那时蛮兵如果知道国内兵力空虚,肯定会迅速反叛。用兵的道理是:攻心为上策,攻城为下策;心战为上策,兵战为下策。希望丞相只要收服他们的心就足够了。” 孔明感叹道:“幼常真是深知我的心意啊!” 于是孔明任命马谡为参军,然后率领大军继续前进。
再说蛮王孟获,听说孔明用计打败了雍闿等人,就召集三洞元帅商议。第一洞是金环三结元帅,第二洞是董荼那元帅,第三洞是阿会喃元帅。三洞元帅来见孟获。孟获说:“现在诸葛丞相率领大军来侵犯我们的地盘,我们不得不齐心协力抵抗。你们三人可以分兵三路前进。谁打了胜仗,谁就是洞主。” 于是,孟获分派金环三结取中路,董荼那取左路,阿会喃取右路,各带领五万蛮兵,按照命令出发。
孔明正在营寨中商议军情,忽然,哨探飞马前来报告,说三洞元帅兵分三路杀来了。孔明听完,立刻把赵云、魏延叫到跟前,却什么都没吩咐。接着又把王平、马忠唤来,叮嘱道:“如今蛮兵分三路来袭,我本想派子龙、文长去迎敌,可这二人不熟悉地理环境,所以不敢任用。王平你可前往左路迎击,马忠前往右路迎击。我会让子龙、文长在后面接应你们。今日整顿好军马,明天天一亮就出发。”二人领命后离去。
孔明又把张嶷、张翼叫来,吩咐说:“你们二人共同率领一支军队,前往中路迎敌。今天整顿好军马,明天与王平、马忠约定好时间一起进军。我本想让子龙、文长去中路,无奈他们不熟悉地理,所以没敢派他们去。” 张嶷、张翼领命而去。
赵云、魏延见孔明不任用自己,脸上都露出了不满的神色。孔明解释道:“我并非不用你们二人,只是担心你们到中年还要涉险,被蛮人算计,从而挫伤锐气。” 赵云问道:“倘若我们熟悉地理,又当如何?” 孔明说:“你们二人只需小心行事,切勿轻举妄动。” 二人闷闷不乐地退下了。
赵云把魏延请到自己的营寨中,商议道:“我们二人身为先锋,他却以不熟悉地理为由不肯任用。如今用这些后辈,我们岂不是颜面无光?” 魏延说:“我们现在就上马,亲自去探路。捉住当地的土人,让他们带路,去抗击蛮兵,大事就能成功。” 赵云表示赞同,于是二人上马,径直朝着中路进发。
刚走了没几里路,远远就望见尘土飞扬。二人登上山坡一看,果然看到几十名蛮兵骑马奔来。他们两人从两路冲了出去。蛮兵见状,大惊失色,转身就跑。赵云、魏延各自生擒了几个人,回到本寨,用好酒好肉款待他们,然后详细询问情况。蛮兵交代说:“前面是金环三结元帅的大寨,就在山口处。大寨旁边的东西两路,分别通往五溪洞以及董荼那、阿会喃各寨的后方。”
赵云、魏延听完,便挑选了五千精兵,让擒来的蛮兵带路。等到出发时,已是二更天,月明星朗,他们借着月色行军。刚到金环三结大寨时,大约四更天,蛮兵刚刚起来做饭,准备天亮后厮杀。忽然,赵云、魏延两路兵马杀了进去,蛮兵顿时大乱。赵云直杀入中军,正好碰上金环三结元帅,两人刚一交手,赵云一枪就把他刺落马下,随即砍下他的首级。其余的蛮兵纷纷溃散。
魏延便分出一半兵力,朝着东路去包抄董荼那的营寨。赵云也分出一半兵力,朝着西路去包抄阿会喃的营寨。等他们杀到蛮兵大寨时,天已经大亮。
先说魏延杀奔董荼那的营寨。董荼那得知寨后有敌军杀来,便带兵出寨抵抗。忽然,寨前门喊声大作,蛮兵大乱。原来是王平的军马早已赶到。两下夹攻,蛮兵大败。董荼那夺路逃脱,魏延没能追上。
再说赵云带兵杀到阿会喃寨后时,马忠已经杀到寨前。两下夹攻,蛮兵大败,阿会喃趁乱逃脱。他们各自收兵,回去拜见孔明。
孔明问道:“三洞蛮兵,跑了两洞的洞主,金环三结元帅的首级在哪里?” 赵云献上首级请功。众人都说:“董荼那、阿会喃都弃马翻山逃走了,所以没能追上。” 孔明大笑道:“这二人我已经擒获了。” 赵云、魏延以及众将都不相信。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