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夹山峪,两边皆是高山,中间仅有一条狭窄的道路,仅能容一人一马通过。马岱顺利占领了夹山峪,分派军士,建起寨栅。洞中的蛮人并不知情,正运送粮草过来,被马岱前后截断,抢走了一百多车粮草。蛮人赶忙跑回孟获的大寨报告。
此时孟获正在寨中,整日饮酒作乐,全然不理会军务。他对众酋长说:“我要是与诸葛亮正面交锋,肯定会中他的奸计。如今凭借泸水的险要,坚守深沟高垒,蜀人受不了这酷热天气,必然会退兵。到时候我们再随后追击,定可擒住诸葛亮。” 说完,便哈哈大笑起来。
忽然,有一个酋长站出来提醒道:“沙口那里水浅,倘若蜀兵偷偷渡过来,那可就危险了,应当分兵把守。” 孟获笑着反驳道:“你身为本地人,怎么会不知道?我正盼着蜀兵来渡这水呢,他们一渡就会死在水中。” 酋长又说:“要是有当地人把夜里渡河的方法告诉他们,那又该如何是好?” 孟获满不在乎地说:“不必多疑。我境内的人,怎么会帮助敌人呢?”
正说着,忽然有人报告说,不知有多少蜀兵,偷偷渡过泸水,截断了夹山峪的粮道,打的是 “平北将军马岱” 的旗号。孟获轻蔑地笑道:“就凭这小子,不足为惧!” 随即派副将忙牙长,带领三千兵马前往夹山峪。
再说马岱远远望见蛮兵前来,便将二千军兵列在山前。双方摆开阵势,忙牙长骑马出战,与马岱交锋。仅仅一个回合,就被马岱一刀斩于马下。蛮兵大败而逃,回去报告孟获,详细讲述了事情的经过。
孟获问众将:“谁敢去抵挡马岱?” 话还没说完,董荼那站出来说:“我愿意去。” 孟获大喜,于是给了他三千兵马出发。孟获又担心再有蜀兵渡过泸水,就派阿会喃带领三千兵马,去把守沙口。
董荼那带着蛮兵来到夹山峪下寨,马岱带兵前来迎战。马岱的部下有人认出了董荼那,便将之前的事情告知了马岱。马岱纵马向前,大声骂道:“你这个忘恩负义的家伙!我丞相饶你性命,如今你却又反叛,难道不觉得羞耻吗?” 董荼那满脸羞愧,无言以对,不战而退。马岱乘势掩杀一阵后返回。
董荼那回去见孟获,无奈地说:“马岱太厉害了,我实在抵挡不住。” 孟获大怒道:“我知道你原本就受过诸葛亮的恩惠,如今故意不战而退,这分明是在卖阵!” 喝令将董荼那推出去斩首。众酋长再三求情,董荼那才免去一死,孟获又喝令武士将董荼那打了一百大棍,放他回本寨。
众多酋长都来安慰董荼那,说道:“我们虽然身处蛮方,但从未敢侵犯中原,中原也不曾侵犯我们。如今只因孟获势力逼迫,不得已才造反。想想孔明神机妙算,曹操、孙权都对他忌惮不已,何况我们这些蛮方之人呢?况且我们都受过他活命之恩,无以为报。现在我们愿意舍命杀了孟获,去投奔孔明,以免洞中百姓遭受涂炭之苦。” 董荼那问道:“你们心里到底是怎么想的?” 其中有之前被孔明放回的人,齐声应道:“我们愿意去!”
于是董荼那手持钢刀,带领一百多人,直奔大寨而来。此时孟获正在帐中喝得酩酊大醉。董荼那带着众人持刀进入,帐下有两名将领侍立。董荼那用刀指着他们说:“你们也受过诸葛丞相的活命之恩,理应报效他。” 两名将领回应道:“不用将军动手,我们会生擒孟获,去献给丞相。” 于是一起进入帐中,将孟获捆绑起来,押到泸水边,乘船径直渡过北岸,先派人去报告孔明。
孔明早有细作探听到了这件事,于是秘密传令,让各寨将士整顿兵器。这才让为首的酋长押着孟获进来,其余人都回本寨等候。董荼那先进中军帐拜见孔明,详细说了事情的经过。孔明重重赏赐并慰劳了他,用好言抚慰一番后,让董荼那带着众酋长离开了。然后,才让刀斧手把孟获押进来。
孔明笑着说:“你之前说过,只要再被擒住,就愿意降服。今天怎么样?” 孟获嘴硬道:“这并非你的能耐,是我手下的人自相残杀,才导致这般结果,我怎么会服!” 孔明又问:“我现在再放你回去,如何?” 孟获说:“我虽是蛮人,但也略懂兵法。倘若丞相真的肯放我回洞中,我定会带兵再来与你一决胜负。要是丞相这次再擒住我,那时我一定真心归降,绝不再反悔。” 孔明说:“这次再把你生擒,如果还不服,绝不轻饶。” 说完,让左右解开孟获的绳索,依旧赐给他酒食,让他坐在帐上。
孔明说:“我自从出山以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你们这些蛮邦之人,为何还不服呢?” 孟获沉默不语。孔明趁着酒兴,叫孟获一起上马出寨,观看各个营寨屯积的粮草和堆积的军器。孔明指着这些对孟获说:“你不投降我,实在是愚蠢之举。我有如此精锐的兵马和猛将,充足的粮草兵器,你如何能战胜我?你若早点投降,我会奏明天子,让你不失王位,子子孙孙永远镇守蛮邦。你意下如何?” 孟获回应道:“我虽愿意投降,但无奈洞中的人不肯心服。若丞相肯放我回去,我便去招安本部人马,齐心协力,如此方能归顺。” 孔明听后很高兴,又和孟获回到大寨。一直饮酒到晚上,孟获告辞离开,孔明亲自将他送到泸水边,用船送他回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