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真、司马懿一同率领大军,直接到达陈仓城内,却看不到一间房屋,找来当地人询问,都说孔明撤退的时候放火烧毁了。曹真便要从陈仓道进发,司马懿说:“不可轻易前进。我夜观天文,见毕星运行到太阴的位置,这个月内必定会下大雨。如果深入重地,一直打胜仗还好,倘若有什么疏忽,人马受苦,想退兵就难了。我们暂且在城中搭建临时住所驻扎,以防阴雨。”曹真听从了他的建议。还没到半个月,天降大雨,连绵不断。陈仓城外,平地积水三尺,军器都被淋湿,士兵们无法入睡,昼夜不得安宁。大雨连续下了三十天,马匹没有草料,死了无数,士兵们怨言不断。消息传到洛阳,魏主设坛求晴,却没有成功。黄门侍郎王肃上疏说:
以前的记载说:“从千里之外运送粮食,士兵就会面带饥色;临时砍柴做饭,军队就不能经常吃饱。”这说的是在平坦道路上行军的情况。更何况是深入险阻之地,开路前进,那付出的辛劳,必定是平常的百倍。现在又加上连绵大雨,山路陡峭湿滑,军队拥挤无法展开,粮草运送路途遥远难以接济,这实在是行军的大忌。听说曹真出兵已经一个多月了,却才走到山谷一半,修路工程浩大,战士们都去做劳役,这样蜀军就偏偏能以逸待劳,这是兵家所忌惮的。说到前代,周武王讨伐商纣,出了关又返回;说到近代,武帝、文帝征讨孙权,到了江边却没有渡江。难道不是顺应天时、懂得权宜机变吗?希望陛下考虑到水雨艰难的缘故,让士卒休息,日后有机会,再趁机行动。这就是所说的“让百姓乐于冒险,百姓就会忘记死亡”啊。
魏主看了奏表,正在犹豫,杨阜、华歆也上疏劝谏。魏主就下诏,派使者召曹真、司马懿回朝。
曹真和司马懿商议说:“如今连续阴雨三十天,军队没有战斗的心思,都有回家的想法,怎么禁止呢?”司马懿说:“不如暂且回去。”曹真说:“倘若孔明追来,怎么退兵呢?”司马懿说:“先埋伏两支军队断后,才能回兵。”正商议着,忽然使者来召他们,二人于是把大军前队变成后队,后队变成前队,缓缓退兵。
孔明计算着一个月的秋雨即将结束,天还没放晴,亲自率领一支军队驻扎在城固,又传令让大军在赤坡会合驻扎。孔明升帐,召集众将说:“我料想魏兵必定会退走,魏主必定会下诏召回曹真、司马懿的军队。我们要是追击,他们肯定有防备,不如任凭他们先退去,再谋划好的计策。”忽然王平派人来报告,说魏兵已经退回。孔明吩咐来人,传话说给王平:“不可追击。我自有破魏兵的计策。”正是:魏兵纵使能埋伏,汉相原来不肯追。不知道孔明怎样破魏兵,且看下文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