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廖化在山上观察,看到魏兵气势强盛,蜀兵形势危急,渐渐抵挡不住。姜维对廖化说:“情况如此危急,我们可以打开锦囊看看计策。”两人拆开锦囊一看,里面写着:“如果司马懿派兵把王平、张翼围困得极其危急,你们二人就分兵两路,直接袭击司马懿的营寨,司马懿必定会急忙退兵,你们可以趁乱进攻。就算夺不下营寨,也能大获全胜。”两人十分高兴,立即分兵两路,径直向司马懿的营寨杀去。
原来司马懿也担心会中孔明的计策,一路上不断派人传递消息。司马懿正在催促战斗的时候,忽然有流星马飞速来报,说蜀兵分两路去攻打大寨了。司马懿大惊失色,对众将说:“我就知道孔明有计谋,你们不信,非要勉强追击,结果误了大事!”于是急忙带兵回救,军心大乱,士兵们慌乱奔走。张翼随后掩杀,魏兵大败。张合、戴陵见形势孤立,也向偏僻的山间小路逃走,蜀兵取得了大胜。背后关兴带兵接应各路蜀兵。司马懿大败一场,逃入营寨时,蜀兵已经撤离。司马懿收拢败军,责骂众将说:“你们不懂兵法,只凭一股血气之勇,强行出战,才导致这场失败。今后绝不许再轻举妄动,再有不遵守命令的,一定按军法处置!”众将都羞愧地退下了。这一战,魏军死伤众多,遗弃了无数的马匹和器械。
孔明收了得胜的军队回到营寨,又打算起兵进取。这时,忽然有人从成都来报告,说张苞去世了。孔明听到这个消息,放声大哭,口中吐血,昏死在地。众人赶忙将他救醒。从这以后,孔明卧病在床,无法起身,众将没有不感动的。后人写诗感叹道:“悍勇张苞欲建功,可怜天不助英雄!武侯泪向西风洒,为念无人佐鞠躬。 ”
十多天后,孔明把董厥、樊建等人叫进营帐,吩咐说:“我感觉头昏沉沉的,无法处理事务,不如先回汉中养病,再谋划今后的大事。你们千万不要泄露出去,要是司马懿知道了,肯定会来进攻。”于是传出号令,让军队当夜悄悄拔营,都撤回汉中。孔明离开五天后,司马懿才得知消息,长叹一声说:“孔明真是有神出鬼没的计谋,我比不上他啊!”于是司马懿留下众将在营寨中,分兵把守各处隘口,自己班师回朝。
孔明把大军驻扎在汉中,自己回到成都养病。文武官员出城迎接,把他送回丞相府。后主亲自前来探望病情,命令御医为他调治,孔明的病情逐渐好转。
建兴八年秋七月,魏国都督曹真的病好了,于是上表说:“蜀兵多次侵犯我国边界,屡屡进犯中原,如果不剿灭他们,必定会成为后患。如今正值秋凉,人马都很清闲,正是出征讨伐的好时机。我愿意和司马懿一同率领大军,直接进入汉中,消灭奸党,以肃清边境。”魏主十分高兴,问侍中刘晔:“子丹(曹真字子丹)劝我讨伐蜀国,你觉得怎么样?”刘晔上奏说:“大将军说得对。现在如果不剿灭蜀国,以后肯定会成为大患。陛下可以行动了。”曹睿点头同意。
刘晔从宫中出来回到家,有很多大臣前来探望,问道:“听说天子和您商议兴兵讨伐蜀国,这件事怎么样了?”刘晔回答说:“没有这回事。蜀国有山川之险,不容易图谋,白白耗费军马的劳力,对国家没有好处。”众官都默默离开了。杨暨进宫上奏说:“昨天听说刘晔劝陛下讨伐蜀国,今天和众臣商议,又说不可讨伐,这是欺骗陛下。陛下为什么不召他来问一问呢?”曹睿立刻召刘晔进宫,问道:“你劝我讨伐蜀国,现在又说不行,这是为什么?”刘晔说:“我仔细考虑过,蜀国确实不可讨伐。”曹睿大笑。过了一会儿,杨暨出宫。刘晔上奏说:“我昨天劝陛下讨伐蜀国,这是国家大事,怎么能随便泄露给别人呢?用兵是讲究诡诈之道的,事情还没发生之前一定要保密。”曹睿恍然大悟,说:“你说得对。”从此对刘晔更加敬重。
十日内,司马懿入朝,魏主将曹真上表奏请的事情,一一说给他听。司马懿上奏说:“我料想东吴不敢动兵,现在正好可以趁着这个机会去讨伐蜀国。”曹睿就任命曹真为大司马、征西大都督,司马懿为大将军、征西副都督,刘晔为军师。三人拜别魏主,率领四十万大军,前行到长安,直接奔向剑阁,来夺取汉中。其余的郭淮、孙礼等人,各自取道前进。
汉中有人把消息报到成都。这时孔明病好已经多时,每天操练人马,学习八阵图的方法,都已经十分精通,正打算夺取中原。听到这个消息后,就把张嶷、王平分付过来,说:“你们二人先带一千士兵去守住陈仓古道,抵挡魏兵,我随后就率领大军来接应。”二人禀告说:“有人报告说魏军有四十万,号称八十万,声势浩大,为什么只给我们一千士兵去守隘口呢?倘若魏兵大批到来,我们用什么去抵抗呢?”孔明说:“我想多给些兵力,但又怕士兵们太辛苦。”张嶷和王平面面相觑,都不敢去。孔明说:“如果有什么疏忽失误,不是你们的罪过。不必多说,赶紧去吧。”二人又哀求说:“丞相要是想杀我们二人,现在就请杀了吧,只是我们不敢去。”孔明笑着说:“你们怎么这么糊涂!我派你们去,自有我的打算。我昨夜观察天文,看到毕星运行到太阴的位置,这个月内必定会大雨连绵。魏兵虽然有四十万,但怎么敢深入山险之地呢?所以不需要太多兵力,你们肯定不会受害。我会把大军都安置在汉中一个月,等魏兵退了,那时用大军追击,以逸待劳,我们十万兵力就可以战胜魏兵四十万。”二人听了,这才十分高兴,拜别孔明而去。孔明随后统领大军出汉中,传令让各处隘口准备好干柴、草料和细粮,足够一月人马使用,以防秋雨;把大军出征的时间宽限一个月,先发放衣食,等待出征。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