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命令魏延、马岱带兵渡过渭水攻打北原;命令吴班、吴懿带领木筏兵去烧浮桥;命令王平、张嶷为前队,姜维、马忠为中队,廖化、张翼为后队,兵分三路,去攻打渭水旱营。当天午时,人马离开大寨,全部渡过渭水,列成阵势,缓缓前进。
魏延、马岱快到北原时,天色已晚。孙礼侦察到后,便弃营逃走。魏延知道有埋伏,急忙退兵,这时四下喊声大震,左边有司马懿,右边有郭淮,两路兵马杀来。魏延、马岱奋力杀出,蜀兵多半落入水中,其余的人奔逃无路。幸好吴懿带兵杀来,救了败兵上岸拒守。
吴班分出一半兵力撑着木筏顺水去烧浮桥,却被张虎、乐綝在岸上用乱箭射住。吴班中箭,落水而死。其余的士兵跳水逃命,木筏全被魏兵夺去。此时王平、张嶷不知道北原兵败,直奔魏营,已经是二更天,只听到喊声四起。
王平对张嶷说:“军队攻打北原,不知胜负如何。渭南的营寨就在眼前,怎么不见一个魏兵?莫非司马懿知道了,事先做好了准备?我们且等浮桥起火,才能进兵。”二人勒住军马,忽然背后有一骑马来报:“丞相让军马赶快撤回。北原的军队、攻打浮桥的军队,都战败了。”
王平、张嶷大惊,急忙退兵,却被魏兵抄到背后,一声炮响,一齐杀来,火光冲天。王平、张嶷领兵迎战,两军混战一场。二人奋力杀出,蜀兵折损大半。孔明回到祁山大寨,收拢败兵,大约折损了一万多人,心中忧虑烦闷。
忽然报告说费祎从成都来见丞相。孔明请他进来。费祎行礼完毕,孔明说:“我有一封信,正想麻烦你送到东吴,不知你肯去吗?”费祎说:“丞相的命令,我怎敢推辞?”孔明马上写好信,交给费祎。
费祎拿着信直接到了建业,进见吴主孙权,呈上孔明的信。孙权拆开来看,信中大致说:“汉室不幸,朝纲紊乱,曹贼篡逆,祸害延续至今。我受昭烈皇帝刘备的重托,怎敢不竭尽全力尽忠。如今大军已在祁山会合,狂妄的贼寇将在渭水灭亡。希望陛下顾念同盟之义,命将领北伐,共同夺取中原,平分天下。信中难以尽述,希望陛下明察!”
孙权看完,非常高兴,对费祎说:“我早就想兴兵,只是没能与孔明会合。如今既然有信来,我即日亲自出征,进驻居巢门,夺取魏国新城;再命令陆逊、诸葛瑾等在江夏、沔口屯兵,夺取襄阳;孙韶、张承等出兵广陵,夺取淮阳等地。三处一齐进军,共三十万大军,马上起兵。”
费祎拜谢说:“果真如此,那么中原不久就会被攻破!”孙权设宴款待费祎。饮宴时,孙权问:“丞相军前,用谁为先锋破敌?”费祎说:“魏延为先锋。”孙权笑着说:“这个人勇力有余,但心术不正。如果有一天孔明不在了,他必定会惹出大祸。孔明难道不知道吗?”费祎说:“陛下说得极是!我回去后,马上把这话告诉孔明。”于是拜别孙权,回到祁山,见到孔明,详细说明了吴主起兵三十万,御驾亲征,兵分三路进军的情况。
孔明又问:“吴主还有别的话吗?”费祎把孙权评价魏延的话告诉了他。孔明叹息道:“真是聪明的君主啊!我并非不知道魏延的为人,只是爱惜他的勇力,所以才任用他。”费祎说:“丞相早该想办法处置。”孔明说:“我自有办法。”费祎辞别孔明,回成都去了。
孔明正在和众将商议出征的事,突然有人来报,说有魏将前来投降。孔明把降将叫进来询问,那人回答道:“我是魏国的偏将军郑文。最近我和秦朗一同领军,听候司马懿调遣。没想到司马懿徇私偏袒,封秦朗为前将军,却把我看得一文不值,我实在气不过,所以前来投降丞相,希望您能收留我。 ”话还没说完,又有人来报,说秦朗带兵在寨外,指名要郑文出去交战。
孔明问郑文:“这个人的武艺和你比起来怎么样?”郑文说:“我能立刻斩杀他。”孔明说:“你要是能先杀了秦朗,我才不会怀疑你。”郑文很高兴,上马出营,和秦朗交锋。孔明亲自出营观看。只见秦朗挺着长枪大骂:“反贼,偷了我的战马跑到这儿,还不赶紧还我!”说完,就直接刺向郑文。郑文拍马挥刀迎战,只一个回合,就把秦朗斩于马下,魏军见状,各自逃走。郑文提着秦朗的首级进了营寨。
孔明回到帐中坐下,把郑文叫到跟前,突然勃然大怒,呵斥左右:“把他拉出去斩了!”郑文大喊:“小将无罪!”孔明说:“我早就认识秦朗,你刚才斩杀的,根本不是秦朗。竟敢骗我!”郑文连忙下拜,说道:“这其实是秦朗的弟弟秦明。”孔明冷笑着说:“是司马懿派你来诈降,想从中搞破坏吧,怎么可能瞒得过我!你要是不实说,必定斩了你!”郑文没办法,只好说出自己是诈降,哭着求孔明饶他一命。
孔明说:“你既然想活命,就写一封信,叫司马懿亲自来劫营,我就饶你不死。要是能捉住司马懿,就是你的功劳,还会重用你。”郑文只好写了一封信,交给孔明。孔明下令把郑文监押起来。樊建问道:“丞相是怎么知道这个人是诈降的呢?”孔明说:“司马懿用人一向谨慎。要是封秦朗为前将军,那秦朗武艺肯定高强,可他和郑文交手,只一个回合就被郑文杀了,这人肯定不是秦朗,所以我知道他是诈降。”众人听了,都对孔明佩服不已。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