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有一天,众头领正在聚义厅上商议事务,只见小喽啰上山来报告:“济州府派遣军官,带领大约一千人马,乘坐大小船只四五百只,现在石碣村湖荡里驻扎,特地来报告。” 晁盖大吃一惊,连忙请军师吴用商议:“官军就要来了,我们怎么迎敌?” 吴用笑着说:“兄长不必担心,我自有办法。自古道:水来土掩,兵来将挡。这是兵家常事。” 随即叫来阮氏三雄,附在他们耳边低声说了一番话;又叫来林冲、刘唐,给他们交代了计策;再把杜迁、宋万也叫来,分别作了安排。正是:如同当年迎接项羽的三千战阵,今日先施展第一番功绩。
且说济州府尹点派团练使黄安,以及本府捕盗官一员,带领一千多人,征集本处船只,在石碣村湖荡进行调配,把船只分成两路,来攻打梁山泊。
且说团练使黄安带领人马登上船只,摇旗呐喊,朝着金沙滩杀来。眼看着渐渐靠近滩头,只听到水面上呜呜咽咽地响起声音。黄安说:“这不是画角的声音吗?” 于是把船分成两路,在芦花荡中停泊下来查看,只见水面上远远地有三只船驶来。看那船,每只船上只有五个人,四个人摇着双橹,船头上站着一个人,头戴绛红巾,都穿着一样的红罗绣袄,手里各拿着留客住,三只船上的人打扮都一样。其中有人认得,就对黄安说:“这三只船上的三个人,一个是阮小二,一个是阮小五,一个是阮小七。” 黄安说:“大家一起齐心协力向前,抓住这三个人。” 两边有四五十只船,一起呐喊着,杀了过去。那三只船吹了一声口哨,一起掉头回去。黄团练把手中的枪挥动,向前喊道:“只管杀这些贼寇,我有重赏!”
那三只船在前头跑,背后官军船上的人用箭射过去。阮氏三兄弟从船舱里各自拿起一片青狐皮,遮挡箭矢。后面的船只只顾追赶,追了不过两三里水港,黄安背后一只小船飞快地划过来报告:“别追了!我们那条杀进去的船只,都被他们杀得掉进水里,船也被夺走了。” 黄安问道:“怎么会中了那伙人的计?” 小船上的人回答:“我们正在行船,只见远远地有两只船过来,每只船上各有五个人。我们一起用力杀过去追赶,追了三四里水面,四下里小港里钻出七八只小船,船上的弩箭像飞蝗一样射过来。我们急忙把船掉头,来到狭窄港口时,只见岸上大约有二三十人,两头牵着一条大篦索,横截在水面上。我们正要向前查看绳索,又被他们岸上的灰瓶石子像雨点一样打过来,众官军只好弃船,下水逃命。我们逃出来,到旱路边一看,岸上的人马都不见了。马也被他们牵走了,看马的军人都被杀死在水里。我们在芦花荡边找到这只小船,就赶紧来报告团练使。”
黄安听了,叫苦不迭。连忙挥动白旗,让众船不要再追,一起回来。众船刚掉转船头,还没行动,只见背后那三只船又带着十几只船,船上都是那三五个人,摇着红旗,口里吹着口哨,飞快地追了过来。黄安正要把船摆开迎敌,只听到芦苇丛中炮声响起。黄安一看,四下里都是红旗,顿时慌了手脚。后面追来的船上喊道:“黄安,留下你的首级再回去!” 黄安拼命把船摇到芦苇岸边,却被两边小港里钻出的四五十只小船围住,船上的弩箭像雨点一样射过来。黄安在箭雨中夺路而逃,只剩下三四只小船了。黄安连忙跳到快船里,回头一看,只见后面的人一个个都扑通扑通地跳下水里去了。有的人和船被拖走,大半都被杀死。黄安驾着小快船正逃跑时,只见芦花荡边一只船上站着刘唐,用挠钩搭住黄安的船,一下子跳了过来,一把拦腰抓住黄安,喝道:“别挣扎!” 其他会水的军人,在水里被箭射死;不敢下水的,都在船里被活捉了。
有诗为证:
水浒的英雄豪杰锐不可当,黄安前来捕捉太过张扬。
战船和人马都遭受折损,他又有何颜面回到故乡。
话说黄安被刘唐扯到岸边,上了岸。远远地,晁盖、公孙胜在山边骑着马,挺着刀,带着五六十人,赶着三二十匹马,一同前来接应。这一行人,生擒活捉了一二百人,夺来的船只,全都收在山南水寨里安顿好了。大小头领一同回到山寨。晁盖下了马,来到聚义厅上坐定。众头领各自脱下军装,放下兵器,围坐在一起。他们把黄安绑在将军柱上,拿出金银绸缎,赏给小喽啰们。清点一番,共夺得六百多匹好马,这是林冲的功劳;东港那边的收获,是杜迁、宋万的功劳;西港的战果,则是阮氏三雄的功劳;而活捉黄安,是刘唐的功劳。众头领十分高兴,杀牛宰马,在山寨里摆下筵席。山寨中自酿的好酒,水泊里产出的新鲜莲藕,山南树上当季的桃、杏、梅、李、枇杷、山枣、柿、栗之类的水果,还有鱼、肉、鹅、鸡等各种美食,在此就不一一细说了。众头领尽情地庆祝赏玩。新到山寨,就大获全胜,这可不是小事。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