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天已大亮,众人来到山顶,远远望去,果然看到窝边有两只小虎被杀死,一只在窝内,一只在外面;一只母大虫死在山岩边;一只雄虎死在泗州大圣庙前。众猎户看到杀死了四只大虫,都非常高兴,连忙用绳索把虎尸捆绑起来,众人一起将虎尸扛下岭,还邀请李逵一同去领赏。他们一面先派人去通知里正和上户,大家都赶来迎接,把虎尸抬到一个大户人家,这家主人叫曹太公。曹太公原本是个闲散官吏,专门在乡里耍刁使坏、为非作歹,近来突然发了几笔横财,只是为人品行不端。当时曹太公亲自出来迎接,与众人相见后,邀请李逵到草堂上坐下,询问杀虎的经过。李逵便把昨夜和娘到岭上找水喝,因此杀死大虫的事情详细说了一遍。众人听了都惊呆了。
曹太公又问:“壮士贵姓大名?” 李逵答道:“我姓张,没有大名,大家都叫我张大胆。” 曹太公道:“真是大胆的壮士!若不是胆子这般大,怎么能杀死四只大虫!” 他一边吩咐安排酒食款待李逵,暂且不提。
且说村里得知沂岭上杀了四只大虫,虎尸被抬到曹太公家,消息传开,惊动了村坊和路边的店铺,引得前村后村、山村里的人家,不论男女老少,都成群结队地赶来观看老虎。众人进了曹太公家,看到打虎的壮士正在厅上喝酒。人群中有李鬼的老婆,她逃到前村爹娘家里,也跟着众人来看虎,一眼就认出了李逵。她急忙跑回家,对爹娘说:“这个杀虎的黑大汉,就是杀了我老公,烧了我家房子的人。他就是梁山泊的黑旋风李逵。” 爹娘听了,赶忙去报告给里正。里正听后说道:“他要是黑旋风,那就是岭后百丈村打死过人的李逵,他逃到江州,又在那里惹了事,官府行文到本县原籍追捕他。如今官府悬赏三千贯捉拿他,他却跑到这里来了!” 里正暗地里派人把曹太公请来商议。曹太公借口去换衣服,急忙来到里正家。里正说:“这个杀虎的壮士,就是岭后百丈村的黑旋风李逵。现在官府正在捉拿他。” 曹太公道:“你们可要打听仔细了。要是弄错了,可就麻烦了。要是真的是他,那就好办。要抓他很容易,只怕不是他,那就难办了。” 里正说:“只有李鬼的老婆认得他。他曾经去李鬼家做饭,还杀了李鬼。” 曹太公道:“既然这样,我们先只管摆酒请他,然后问他:这次杀了大虫,是打算去县里请功,还是在村里领赏?要是他不肯去县里请功,那他就是黑旋风了。我们派人轮番给他敬酒,把他灌醉,绑在这里,再去报告给本县,让都头来把他抓走,这样万无一失。” 众人都说:“说得对。” 里正把这个主意告诉大家,大家商量定了。有《浣溪沙》词为证:
杀却凶人毁却房,西风林下路匆忙,忽逢猛虎聚前冈。
格杀虽除村岭患,潜谋难免报仇殃,脱离罗网更高强。
曹太公回到家,热情地款待李逵,一边摆上酒食,一边说道:“刚才有所怠慢,还请壮士不要见怪。请壮士解下腰间包裹,放下朴刀,放松些,好好坐一坐。” 李逵应道:“好,好!我的腰刀已经捅进那只母老虎的肚子里了,现在就剩下这刀鞘。要是开剥虎尸的时候,还请把刀鞘还给我。” 曹太公道:“壮士放心,我这儿有的是好刀,送一把给壮士佩戴。” 李逵解下腰间的刀鞘,连同缠袋包裹,都递给庄客收起来,把朴刀靠在墙边。曹太公让人端来大盘的肉,拿来大壶的酒。众多大户和里正、猎户等人,轮番给李逵敬酒,用大碗大杯一个劲儿地劝他。
曹太公又问道:“不知壮士是打算把这老虎解送到官府请功,还是就在这儿要点赏钱?” 李逵回答说:“我只是个过路的客人,比较匆忙。偶然杀了这窝猛虎,不必去县里请功,给点赏钱就行。要是没有,我也就走了。” 曹太公道:“怎么敢慢待壮士!等会儿村里凑些盘缠给壮士。这老虎就由我们解送到县里去。” 李逵说:“先借我一件布衫,换一下我这身外衣。” 曹太公道:“有,有。” 当即拿来一件细青布衲袄,给李逵换下了沾着血污的衣裳。这时,只听门前鼓乐齐鸣,众人都拿着酒来给李逵敬酒庆贺。一杯接一杯,有凉的,有热的,李逵浑然不知这是计,只顾尽情畅饮,把宋江嘱咐的话忘得一干二净。不到两个时辰,李逵就被灌得酩酊大醉,站都站不稳。众人把他扶到后堂的空屋,放倒在一条板凳上,随即取来两条绳子,连人带板凳把他绑了起来。接着,里正带着人飞快地去县里报信,还带着李鬼的老婆去做原告,补了一张状纸。
这件事很快在沂水县传开,知县听后大惊,连忙升堂问道:“黑旋风李逵抓到哪里了?这可是谋叛的人,千万不能让他跑了!” 原告和猎户回答说:“现在绑在本乡曹大户家。因为没人能制得住他,担心有闪失,在路上跑了,所以没敢解送来。” 知县随即叫来本县的都头,让他去把人带来。这时,从厅前转出来一个都头,上前行礼。这人是谁呢?有诗为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