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大汉拱手说道:“多谢二位大哥帮我解了这场祸事。” 戴宗说:“我们兄弟俩也是外乡人,看到壮士你如此仗义,只是担心你的拳头太重,万一误伤人命就不好了,所以才出面劝解。请壮士喝三杯酒,大家在此相遇,也算是有缘,不如结拜为兄弟吧!” 那大汉说:“多谢二位仁兄帮我解围,现在又请我喝酒,实在是让我过意不去。” 杨林说道:“四海之内皆兄弟,这算得了什么!请坐吧。” 戴宗礼让大汉上座,大汉哪里肯坐,坚持不肯僭越。于是,戴宗、杨林并排坐下,大汉坐在对面。
戴宗叫过酒保,杨林从身边取出一两银子,递给酒保说:“你不用问我们要什么,只要有下酒菜,尽管拿来,最后一起结账。” 酒保接过银子,不一会儿,就摆上了菜蔬果品和酒水。
三人喝了几杯后,戴宗问道:“壮士贵姓大名?是哪里人?” 那大汉回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从小就学习了一些枪棒功夫,我这人一向生性执着,只要看到路见不平的事,就一定要去帮忙,所以大家都叫我拼命三郎。我原本跟着叔父到外乡贩卖羊马,没想到叔父在半路上去世了,本钱也亏光了,回不了家乡,只好流落在这蓟州,靠卖柴维持生计。既然和二位大哥相识,我就实话实说。”
戴宗说:“我们兄弟俩来这里办事,有幸遇到壮士你这样的豪杰,却在这里卖柴,实在是可惜。你不如到江湖上去闯荡一番,下半辈子也能过得快活自在。” 石秀说:“小人只会些枪棒,没别的本事,怎么能发达快活起来呢?” 戴宗说:“如今这世道,可不能太老实!一来朝廷昏暗不明,二来奸臣当道,阻塞贤路。我因为一时激愤,投奔了梁山泊的宋公明入伙。现在在那里,大家论秤分金银,穿好衣服。只要朝廷招安,我们早晚都能做个官人。”
石秀听了,叹了口气说:“小人也想去,可没门路啊。” 戴宗说:“壮士如果愿意去,我可以推荐你。” 石秀连忙问道:“小人冒昧问一下,二位官人贵姓?” 戴宗说:“我姓戴名宗,这位兄弟姓杨名林。” 石秀惊讶地说:“江湖上听说有个江州神行太保,莫非就是您?” 戴宗说:“正是在下。” 说完,他让杨林从包袱里取出一锭十两银子,送给石秀做本钱。石秀一开始不敢接受,再三推辞,最后才收下,向二人道谢后,把银子藏在身边。这时,他才知道眼前的人就是梁山泊的神行太保。
石秀正想和戴宗、杨林说些心里话,打算投靠他们入伙,突然听到外面有人进来打听。三人一看,原来是杨雄带着二十多个公差,涌进了酒店。戴宗和杨林见人多,吃了一惊,在一片喧闹声中,两人慌忙溜走了。
石秀站起身来,迎上去说:“节级,你这是从哪儿来?” 杨雄说:“大哥,我到处找你,原来你在这里喝酒。刚才我被那家伙死死缠住,施展不开,多亏你出力,才帮我解了围。当时我只顾着去追那家伙,夺回被抢走的包袱,却把你给忘了。这伙兄弟听说我与人打架,都赶来帮忙,总算是把被抢走的花红段子夺了回来,可到处找你都不见人影。刚才有人说:‘有两个客人把他请到酒店里喝酒了。’所以我才找到这儿来。”
石秀说:“刚才是两个外乡客人邀请我在这里喝几杯,聊了些闲话,不知道节级找我。” 杨雄听了很高兴,便问道:“你贵姓大名?是哪里人?为什么会在这里?” 石秀回答道:“小人姓石名秀,祖贯是金陵建康府人。我平生性格直爽,只要看到路见不平的事,就会舍命相助,所以大家都叫我拼命三郎。我跟着叔父来这里贩卖羊马,没想到叔父在半路上去世了,本钱亏光,只能流落在这蓟州卖柴度日。”
杨雄打量着石秀,只见他果然是个壮士,身材匀称,气质不凡。有一首《西江月》词,专门描述石秀的优点:
身似山中猛虎,性如火上浇油。心雄胆大有机谋,到处逢人搭救。 全仗一条杆棒,只凭两个拳头。掀天声价满皇州,拚命三郎石秀。
当下,杨雄又问石秀:“刚才和你一起喝酒的客人,到哪里去了?” 石秀回答说:“他们两个见节级你带着人进来,以为要闹事,所以就走了。” 杨雄说:“既然这样,先叫酒保拿两瓮酒来,用大碗给大家每人倒三碗,喝完就散了,明天咱们再相聚。” 众人喝了酒,各自散去。
杨雄接着对石秀说:“石家三郎,你别见外。我看你在这里想必没有亲眷,我今天就和你结拜为兄弟,怎么样?” 石秀听了,十分高兴,连忙问道:“冒昧问一下节级,您今年贵庚?” 杨雄说:“我今年二十九岁。” 石秀说:“小弟今年二十八岁。那就请节级上座,受小弟一拜,认您做哥哥。” 说着,石秀恭恭敬敬地拜了四拜。杨雄满心欢喜,马上叫酒保:“安排酒菜和果品来!我和兄弟今天要喝个一醉方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