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宗和李逵回到客店,拿上行李包裹,重新拴好甲马,离开客店,朝着九宫县二仙山出发。戴宗施展神行法,片刻间就走了四十五里路,到达了目的地。两人来到县城前,询问二仙山怎么走,有人指着说:“从县城往东走,只有五里路就是。” 两人又离开县城,向东走去,果然没走五里路,就远远望见了那座仙山,景色十分秀丽。但见:
青山削翠,碧蚰堆云。两崖分虎踞龙蟠,四面有猿啼鹤唳。朝看云封山顶,暮观日挂林梢。流水潺湲,涧内声声鸣玉佩;飞泉瀑布,洞中隐隐奏瑶琴。若非道侣修行,定有仙翁炼药。
当下,戴宗和李逵来到二仙山下,遇到一个樵夫,戴宗向他施礼问道:“请问清道人的家在哪里?” 樵夫指着说:“过了这个山嘴,门外有座小石桥的就是。” 两人绕过山嘴,看到有十几间草房,周围围着一圈矮墙,墙外有一座小小的石桥。两人走到桥边,看见一个村姑提着一篮新果子出来。戴宗施礼问道:“姑娘,你从清道人家出来,清道人在家吗?” 村姑回答:“在屋后炼丹呢。” 戴宗心中暗自高兴。有诗为证:
半空苍翠拥芙蓉,天地风光迥不同。
十里青松栖野鹤,一溪流水泛春红。
疏烟白鸟长空外,玉殿琼楼罨画中。
欲识真仙高隐处,便从林下觅形踪。
戴宗和李逵站在门前,戴宗对李逵说:“你先到树后面躲起来,等我进去见了他,再叫你。” 戴宗独自走进里面,只见一排三间草房,门上挂着一个芦帘。戴宗咳嗽了一声,一位婆婆从里面走出来。戴宗打量那婆婆,只见她:
苍然古貌,鹤发酡颜。眼昏似秋月笼烟,眉白如晓霜映日。青裙素服,依稀紫府元君;布袄荆钗,仿佛骊山老姥。形如天上翔云鹤,貌似山中傲雪松。
戴宗当即施礼说:“请问婆婆,我想见清道人一面。” 婆婆问:“官人贵姓?” 戴宗说:“我姓戴名宗,从山东来。” 婆婆说:“我儿子外出云游,还没回家。” 戴宗说:“我和他是旧相识,有要紧的话要说,求见一面。” 婆婆说:“他不在家。有什么话,留在这里也无妨,等他回家,自然会看到。” 戴宗说:“那我下次再来。” 说完便告辞了婆婆,出来对李逵说:“这回得靠你了。刚才他母亲说他不在家,现在你去请他出来。他要是还说不在,你就动手。但别伤着他母亲,我会出来喝止你。”
李逵先从包裹里取出双斧,插在两胯旁,走进门去,大声喊道:“叫个人出来!” 婆婆赶忙迎上来,问道:“是谁呀?” 看到李逵瞪着双眼,心里先有了八分害怕,又问道:“好汉有什么话要说?” 李逵说道:“我是梁山泊的黑旋风,奉我哥哥的命令,来请公孙胜。你叫他出来,大家好言好语;要是他不肯出来,我就放一把火,把你家烧个精光。别说我没警告你,赶紧叫他出来!” 婆婆说:“好汉可别这样。这里不是公孙胜家,我们家的人叫清道人。” 李逵说:“你只管叫他出来,我认得他那模样!” 婆婆说:“他外出云游还没回来。” 李逵拔出大斧,先砍倒了一堵墙。婆婆上前阻拦,李逵说:“你不叫你儿子出来,我就杀了你!” 说着拿起斧头就要砍,把婆婆吓得晕倒在地。这时,公孙胜从里面走出来,喊道:“不得无礼!” 有诗为证:
李逵巨斧白如霜,惊得婆婆命欲亡。
幸得戴宗来救护,公孙方肯出中堂。
戴宗赶忙过来喝道:“铁牛,你怎么能吓倒老人家!” 说着连忙把婆婆扶起。李逵放下大斧,作了个揖说:“阿哥别怪,不这样你不肯出来啊。” 公孙胜先把母亲扶进屋里,然后出来拜请戴宗、李逵,邀请他们到一间静室坐下,问道:“多亏二位能找到这里。” 戴宗说:“自从师父下山后,我先到蓟州找了一遍,一点消息都没有,后来只纠集了一伙弟兄上了山。这次宋公明哥哥去高唐州救柴大官人,被知府高廉用妖法赢了两三阵,没办法,只好叫我和李逵来请您。我们找遍了蓟州,毫无头绪,偶然在一家素面店里,遇到一位老人,他指引我们来到这里。又听村姑说您在家炼丹药,可您母亲一直推脱,所以才让李逵激您出来。他太鲁莽了,希望您能恕罪。哥哥在高唐州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请师父赶紧启程,也好成全这大义之举。” 公孙胜说:“我年轻时在江湖飘荡,常和好汉们相聚。自从从梁山泊回乡后,我并非无情无义,一来母亲年老,无人侍奉;二来本师罗真人让我留在他座前听教。我怕山寨有人找来,所以故意改名叫清道人,隐居在此。” 戴宗说:“如今宋公明正处于危急时刻,师父慈悲为怀,还得去走一趟。” 公孙胜说:“可我母亲无人赡养,本师罗真人也不会放我走,实在去不了。” 戴宗再次下拜,苦苦哀求。公孙胜扶起戴宗,说:“再容我想想办法。” 公孙胜让戴宗、李逵在净室里坐好,出来叫庄客准备了些素酒素食招待他们。三人吃了一会儿,戴宗又苦苦哀求公孙胜:“要是师父不肯去,宋公明肯定会被高廉捉住。山寨的大义,也就此断送了!” 公孙胜说:“容我去问问本师真人,如果他同意,我就和你们一起去。” 戴宗说:“那就现在去问问您师父。” 公孙胜说:“先放宽心住一晚,明天一早再去。” 戴宗说:“哥哥在那里度日如年,麻烦师父和我们一起去吧。”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