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明行事太匆忙,轻引喽啰犯犬羊。
赖有宋江豪侠在,便将军马救危亡。
当天,山寨设筵席招待孔亮。酒席间,宋江让铁面孔目裴宣安排下山的人数,分作五军出发。前军派花荣、秦明、燕顺、王矮虎开路,担任先锋;第二队派穆弘、杨雄、解珍、解宝;中军由主将宋江、吴用,以及吕方、郭盛组成;第四队是朱仝、柴进、李俊、张横;后军则派孙立、杨林、欧鹏、凌振负责催促军阵。梁山泊点起五军,总共二十位头领,马步军兵三千人。其余头领则和晁盖一起守着山寨。当下,宋江告别晁盖,和孔亮一同下山。梁山人马分作五军,浩浩荡荡出发了。真是:
初离水泊,浑如海内纵蛟龙;乍出梁山,却似风中奔虎豹。五军并进,前后列二十辈英雄;一阵同行,首尾分三千名士卒。绣彩旗如云似雾,朴刀枪灿雪铺霜。鸾铃响,战马奔驰;画鼓振,征夫踊跃。卷地黄尘霭霭,漫天土雨蒙蒙。宝纛旗中,簇拥着多智足谋吴学究;碧油幢下,端坐定替天行道宋公明。过去鬼神皆拱手,回来民庶尽歌谣。
宋江带领梁山泊的二十位头领,三千人马,分作五军前进,一路上平安无事,所过州县,秋毫无犯。很快就到了青州,孔亮先到鲁智深等人的军中报信,众好汉连忙准备迎接。宋江的中军到了,武松带着鲁智深、杨志、李忠、周通、施恩、曹正前来相见。宋江请鲁智深上座,鲁智深说道:“久闻阿哥大名,一直没机会见面,今天终于能结识阿哥,实在太高兴了。” 宋江谦逊地回答:“我不过是个微不足道的人,江湖上的义士都称赞师父的高尚品德,今天能见到您,真是我平生的荣幸!” 杨志也起身再次行礼说道:“杨志以前经过梁山泊时,承蒙山寨诚心挽留,只是我愚笨糊涂,没有留下。今天有幸看到义士壮大了山寨,这真是天下第一等的好事!” 宋江说:“制使威名远扬,只恨我与您相见太晚!” 鲁智深让左右摆酒款待众人,大家相互见过面。
第二天,宋江询问攻打青州的战况。杨志说:“自从孔亮走后,我们和官军前后交锋了三五次,双方都没有占到便宜。现在青州主要靠呼延灼一个人支撑,要是能抓住他,拿下青州城就易如反掌了。” 吴学究笑着说:“此人不能硬拼,只能智取。” 宋江问道:“用什么计谋可以抓住他?” 吴学究说:“只能如此这般……” 宋江听了,十分高兴:“这个计策太妙了!” 当天就分拨好人马,第二天一早,大军开到青州城下,将城池团团围住,擂鼓摇旗,大声叫阵。城里的慕容知府得到报告,急忙请来呼延灼商量:“这次那些贼寇又去请了梁山泊的宋江来,这可怎么办?” 呼延灼自信满满地说:“恩相放心。这些贼寇来了,首先就失去了地利。他们只敢在水泊里嚣张,如今擅自离开巢穴,来一个,我就捉一个,他们能有什么作为?请知府上城观看我如何厮杀。”
呼延灼急忙披挂整齐,上马出城。城门打开,放下吊桥,他带领一千人马,在城外摆开阵势。宋江阵中一员大将纵马而出,手持狼牙棍,厉声大骂知府:“你这个滥官,残害百姓的贼徒!把我全家杀害,今天正好来报仇雪恨!” 慕容知府认出是秦明,也骂道:“你这小子本是朝廷命官,国家又没有亏待你,为什么要造反?要是抓住你,定将你碎尸万段!先把这个贼子拿下!” 呼延灼听了,舞动双鞭,纵马直取秦明。秦明也挥舞着狼牙大棍,上前迎战呼延灼。两位大将一交手,果然棋逢对手。有《西江月》为证:
鞭舞两条龙尾,棍横一串狼牙。三军看得眼睛花,二将纵横交马。 使棍的闻名寰海,使鞭的声播天涯。龙驹虎将乱交加,这厮杀堪描堪画。
秦明和呼延灼打得难解难分,斗了四五十回合,不分胜负。慕容知府见两人斗了这么久,担心呼延灼有闪失,急忙鸣金收兵,呼延灼只好退回城中。秦明也不追赶,回到本阵。宋江让众头领军校先退十五里下寨。
呼延灼回到城中,下马去见慕容知府,说道:“小将正准备拿下秦明,恩相为什么收兵?” 知府说:“我见你斗了这么久,怕你劳累,所以先收兵休息。秦明那家伙,原本是我这里的统制,和花荣一起背叛朝廷,他也不可轻视。” 呼延灼说:“恩相放心,小将一定要拿下这个背义之贼。刚才和他打斗时,我看他棍法已经乱了。明天让恩相看我斩杀此贼。” 知府说:“既然将军如此英勇,明天临敌的时候,你杀开一条路,送三个人出去。一个让他去东京求救,两个让他去邻近府州会合兵马,一起围剿贼寇。” 呼延灼说:“恩相高见。” 当天,知府写好了求救文书,选了三个军官,安排妥当。
呼延灼回到住处,卸下衣甲,暂时休息。天还没亮,就有军校前来报告:“城北门外的土坡上,有三个人骑着马,偷偷在那儿观察城池。中间一个穿着红袍,骑着白马;两边的,只认得右边的是小李广花荣,左边那个穿着道袍。” 呼延灼一听,说道:“那个穿红袍的,一看就是宋江,穿道袍的想必是军师吴用。你们先别惊动他们,立刻点齐一百名马军,跟我去捉拿这三个人。” 呼延灼赶忙披挂上马,拿起双鞭,带领一百多名马军,悄悄地打开北门,放下吊桥,朝着土坡追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