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宋江、吴用、花荣三人正全神贯注地望着城池。呼延灼拍马冲上土坡,三人这才勒转马头,不紧不慢地离去。呼延灼奋力追赶,追到前面几株枯树旁时,宋江、吴用、花荣三人同时勒住了马。呼延灼刚追到枯树边,只听一声呐喊,他的战马正好踩中陷坑,人和马一同跌了进去。两边立刻冲出五六十个挠钩手,先把呼延灼从陷坑里钩了上来,捆绑起来带走,后面还牵着他的马。那些赶来的马军,被花荣拈弓搭箭,射倒了前面五七个,后面的吓得连忙勒转马头,一哄而散。
宋江回到寨中,坐在营帐内,左右的刀斧手将呼延灼押了过来。宋江见了,急忙起身,喝令快解开绳索,亲自扶着呼延灼到营帐中坐下,然后向他行礼。呼延灼见状,慌忙跪下说:“义士为何如此?” 宋江说道:“我宋江怎敢背叛朝廷。只因官吏贪污腐败,逼迫太紧,误犯大罪,所以暂且在水泊梁山避难,只等朝廷赦免罪过,招安我们。没想到惊动了将军,让您劳神费力,实在是仰慕将军的虎威。今日冒犯了您,还请您恕罪。” 呼延灼说:“我呼延灼身为被擒之人,就是死一万次都不为过,义士为何还如此重礼相待?” 宋江说:“我宋江怎敢伤害将军性命,皇天可鉴我的一片真心。” 只是诚恳地哀求。呼延灼问道:“兄长的意思,莫非是让我去东京请求招安,到山寨来赦免你们的罪过?” 宋江说:“将军怎么能去呢!高太尉那家伙心胸狭隘,忘人大恩,记人小过。将军折损了那么多军马钱粮,他怎会不追究您的罪责?如今韩滔、彭玘、凌振都已在我们山寨入伙,倘若将军不嫌弃山寨简陋,我宋江情愿把寨主之位让给将军。等朝廷任用我们,接受招安后,那时再尽忠报国,也为时不晚。” 呼延灼沉思了许久,一来他本就是天罡星之数,与梁山众人自然义气相投;二来见宋江对他十分恭敬,不禁叹了口气,跪在地上说:“并非我呼延灼不忠于国家,实在是仰慕兄长义气过人,让我不得不从。我愿追随兄长,鞍前马后。事已至此,我也不会再回朝廷了。” 有诗为证:
亲受泥书讨不庭,虚张声势役生灵。
如何世禄英雄士,握手同归聚义厅?
宋江十分高兴,带着呼延灼与众头领相见,还让李忠、周通把那匹踢雪乌骓马还给呼延灼骑。众人接着商议解救孔明的计策,吴用说:“只有让呼延灼将军赚开城门,才能轻易拿下青州城,同时也能断了呼延灼回朝廷的念头。” 宋江听了,来跟呼延灼陪话说:“并非我宋江贪图攻打城池,实在是孔明叔侄被关在狱中,若不是将军赚开城门,实在无法救出他们。” 呼延灼回答道:“小将既然承蒙兄长收留,理当效力。”
当晚,点起秦明、花荣、孙立、燕顺、吕方、郭盛、解珍、解宝、欧鹏、王英十个头领,都扮作军士模样,跟着呼延灼,一共十一骑军马,来到青州城边,一直走到护城河前,大声喊道:“城上快开门!我逃得性命回来了!” 城上的人听出是呼延灼的声音,慌忙报告给慕容知府。此时,知府正为折损了呼延灼而烦闷,听到呼延灼逃回来了,心中大喜,连忙上马,奔到城上。远远望去,只见呼延灼带着十几骑马,看不清面容,只听得出呼延灼的声音。知府问道:“将军怎么逃回来的?” 呼延灼说:“我被那伙人用陷马坑捉了去,幸好有原来跟随我的头目,暗中偷了这匹马给我骑,我就带着他一起逃回来了。” 知府听呼延灼这么一说,便叫军士打开城门,放下吊桥。十个头领跟着呼延灼进到城门里,迎面碰上知府,秦明眼疾手快,一棍就把慕容知府打下马来。解珍、解宝立刻放起火来。欧鹏、王矮虎冲上城头,把守城的军士杀散。宋江见城上火起,率领大队人马一拥而入。宋江急忙传令,不许残害百姓,先去收缴仓库钱粮。他们在大牢里救出了孔明和他的叔叔孔宾一家老小,随后又让人扑灭了大火。接着,将慕容知府一家老小全部斩首,抄没其家产,分给众军。天亮后,统计城中被火烧的百姓,发放粮米救济。把府库中的金帛、仓库里的米粮,装了五六百车,还得了二百多匹好马。宋江在青州府里摆下庆喜筵席,请三山的头领一起回梁山泊大寨。有诗为证:
呼延逃难不胜羞,忘却君恩事寇仇。
因是天罡并地煞,故为乡导破青州。
李忠、周通派人回桃花山,把所有的人马、钱粮都收拾下山,放火烧毁了山寨。鲁智深也让施恩、曹正回二龙山,和张青、孙二娘收拾好人马、钱粮,同样烧了宝珠寺山寨。没过几天,三山的人马都已准备就绪。宋江带领大队人马,班师回山。先让花荣、秦明、呼延灼、朱仝四将开路,所经过的州县,秋毫无犯。乡村百姓们扶老携幼,烧香礼拜,迎接他们。几天后,队伍来到梁山泊边,众多水军头领备好船只迎接。晁盖带领山寨的马步头领,都在金沙滩迎接,一直把众人迎到大寨,在聚义厅上依次坐定。山寨里大排筵席,庆贺新到山寨的头领:呼延灼、鲁智深、杨志、武松、施恩、曹正、张青、孙二娘、李忠、周通、孔明、孔亮,共十二位新上山的头领。席间,林冲说起感谢鲁智深相救之事,鲁智深便问道:“洒家自从和教头在沧州分别后,可曾知道阿嫂的消息?” 林冲回答说:“我自火并王伦之后,派人回家接老小,才知道拙妻被高太尉的逆子逼迫,已经上吊自杀;岳父也因忧虑染病去世了。” 杨志又提起以前在王伦手下上山相聚的事,众人都说:“这都是命中注定,并非偶然。” 晁盖说起黄泥冈劫取生辰纲一事,众人都大笑起来。第二天,众头领轮流摆筵席,热闹非凡,暂且不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