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青又说道:“小人承蒙主人福荫,学了些棒法在身。不是小乙我自夸,要是陪着主人走这一趟,路上就算有些草寇出来,我也能打发三五十个。让李都管看家,我陪着主人去。” 卢俊义道:“我做买卖不太懂行,李固懂,他能帮我不少忙,所以留你在家看守。自然有别人管账,你就当好这个桩主。” 李固又说道:“小人最近得了脚气病,实在走不了太多路。” 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走一趟,你却有这么多推脱的理由。要是再有谁阻拦我,可别怪我不客气!” 李固吓得脸色惨白,众人谁还敢再说什么,各自散去。
李固只好忍气吞声,去安排行李。他找来十辆太平车子,雇了十个脚夫,准备好四五十匹拉车的牲口,把行李装上车子,货物也捆绑妥当。卢俊义自己也去整理行装。第三天,举行了祭祀仪式,给众人分发了祭品。家中的男女老少,卢俊义都一一嘱咐了一番。当晚,他先让李固带着两个当差的,把行李都收拾好,送出城去。李固走后,娘子看着车仗,流下泪来,转身离去。
第二天五更时分,卢俊义起床,沐浴完毕,换上一身新衣服,取出器械,来到后堂,辞别了祖先的香火,便出门上路。看看卢俊义此时的打扮:
头戴范阳遮尘毡笠,拳来大小撒发红缨,斜纹缎子布衫,查开五指梅红线绦,青白行缠抓住袜口,软绢袜衬多耳麻鞋。腰悬一把雁翎响铜钢刀,海驴皮鞘子,手拿一条搜山搅海棍棒。端的是山东驰誉,河北扬名。
当下,卢俊义拜别家堂,嘱咐娘子:“好好看家,多则三个月,少则四五十天我就回来。” 贾氏说道:“丈夫,路上小心,多寄书信回来,好让家里知道你的情况。” 说完,燕青在面前下拜。卢俊义嘱咐道:“小乙,在家要事事用心,不可去那些烟花柳巷之地闲逛。” 燕青道:“主人放心,小乙不敢偷懒闲逛。主人此次出行,我怎敢懈怠!” 卢俊义拿起棍棒,出了城。有诗一首,专门称赞卢俊义的这条好棒:
挂壁悬崖欺瑞雪,撑天拄地撼狂风。
虽然身上无牙爪,出水巴山秃尾龙。
李固前来迎接,卢俊义说道:“你带两个伴当前面先走。找个干净的客店,先做好饭,等车仗脚夫到了就吃,别耽误了行程。” 李固也拿起一条杆棒,先和两个伴当前行。卢俊义和几个当差的,随后押着车仗出发。一路上,只见山明水秀,道路宽阔平坦,卢俊义心中欢喜,说道:“我要是待在家里,哪里能见到这般景致!” 走了四十多里路,李固前来迎接主人。众人吃过点心和午饭,李固又先行出发。又走了四五十里路,到了客店,李固已安排好车仗人马的住宿和饮食。卢俊义来到店房内,倚好棍棒,挂好毡笠儿,解下腰刀,换了鞋袜,住宿和饮食之事不必细表。第二天清早,众人生火做饭,吃过饭后,收拾好车辆和牲口,又继续上路。
此后,他们一路晓行夜宿,过了几天,来到一家客店住宿。第二天清晨,准备出发时,店小二对卢俊义说道:“官人,跟您说个事儿,离小店不到二十里路的地方,正好要经过梁山泊边的口子。山上的宋公明大王,虽然不伤害来往的客人,但官人您还是悄悄过去,千万别大惊小怪。” 卢俊义听了,说道:“原来如此!” 便让当差的取下衣箱,打开锁,从里面拿出一个包袱,取出四面白绢旗;又向小二哥要了四根竹竿,每根竹竿上绑起一面旗。每面旗上写着斗大的几个字:
“慷慨北京卢俊义,远驮货物离乡地。
一心只要捉强人,那时方表男儿志!”
李固等人看了,都叫苦不迭。店小二问道:“官人,您该不会和山上的宋大王有亲戚关系吧?” 卢俊义道:“我是堂堂北京财主,和那些贼寇有什么亲戚!我特地要来捉宋江这伙人。” 小二哥道:“官人,您小声点,别连累小人,这可不是闹着玩的!就算您有一万人马,也近不了他们的身!” 卢俊义道:“放屁!你们这些人,是不是都和那伙贼人是一伙的!” 店小二叫苦连天,众车脚夫也都吓得呆若木鸡。李固跪在地下,哀求道:“主人,可怜可怜我们这些人,留我们一条性命回乡吧,这可比做罗天大醮还管用啊!” 卢俊义喝道:“你们懂什么!燕雀焉知鸿鹄之志!我一生所学的本事,一直没遇到施展的机会,今天好不容易碰上了,不在这里大显身手,更待何时!我车子上的叉袋里,已经准备好一袋熟麻索。要是那些贼寇命该如此,撞到我手里,我一朴刀一个砍翻,你们就帮我把他们绑在车子上。货物丢了不要紧,先收拾车子捉人。把这些贼首押解到京师,领功受赏,才能了却我平生的心愿!要是你们有一个人不肯去,我就在这里先杀了你们!”
卢俊义让前面四辆车子插上四把绢旗,后面六辆车子跟随着前行。李固和众人虽然哭哭啼啼,但也只得依从。卢俊义取出朴刀,安装在杆棒上,用三个丫儿牢牢扣住,赶着车子朝着梁山泊的方向行进。李固等人看着崎岖的山路,每走一步都胆战心惊。可卢俊义却只顾催赶着众人前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