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里二更,众人起身,三更前后,直奔宋江寨中,约定以炮响为号,里应外合,一齐进兵。当晚月光皎洁,如同白昼。黄昏时分,众人披挂整齐,马摘鸾铃,人穿软甲,军卒们衔枚疾走,一同骑马前行。呼延灼在前面带路,众人紧紧跟随。转过山径,大约走了半个更次,前面遇到三五十个伏路的小军,他们低声问道:“来的是不是呼将军?宋公明派我们在此迎接。” 呼延灼喝道:“别出声,跟在我马后走。” 呼延灼纵马先行,关胜骑马在后。又转过一层山嘴,只见呼延灼用枪尖一指,远处有一盏红灯。关胜勒住马问道:“有红灯的地方是哪里?” 呼延灼道:“那里便是宋公明的中军大帐。” 众人急忙催动人马前进。快到红灯处时,突然听到一声炮响,众军跟着关胜,杀奔过去。到了红灯下一看,却不见一个人;再唤呼延灼时,也不见了踪影。关胜大惊,知道中计,慌忙回马,这时,只听得四边山上一齐鼓响锣鸣。众军慌不择路,各自逃命。关胜连忙回马,身边只剩下几骑马军跟随。转出山嘴,又听到树林边脑后一声炮响,四下里挠钩齐出,把关胜拖下雕鞍,夺了他的刀马,卸去衣甲,前推后拥,押往大寨。
却说林冲、花荣亲自率领一支军马截住郝思文,与之厮杀起来。月光之下,远远望去,郝思文是怎样的装扮呢?有《西江月》为证:
千丈凌云豪气,一团筋骨精神。横枪跃马荡征尘,四海英雄难近。 身着战袍锦绣,七星甲挂龙鳞。天丁元是郝思文,飞马当前出阵。
林冲大声喝道:“你的主将关胜已经中计被擒,你这无名小将,还不下马受缚!” 郝思文大怒,直取林冲。两马相交,斗了无数回合,花荣挺枪上前助战。郝思文渐渐不敌,拨马便走,这时,肋后突然杀出女将一丈青扈三娘,她撒起红绵套索,把郝思文拖下马来。步军一拥而上,将郝思文捉住,解往大寨。
话分两头。这边秦明、孙立率领一支军马去捉拿宣赞,正好在路上遇到了他。丑郡马宣赞又是怎样的装扮呢?有《西江月》为证:
卷缩短黄须发,凹兜黑墨容颜。睁开怪眼似双环,鼻孔朝天仰见。 手内钢刀耀雪,护身铠甲连环。海骝赤马锦鞍鞯,郡马英雄宣赞。
当下宣赞纵马而出,大骂道:“草贼匹夫,挡我者死,避我者生!” 秦明大怒,跃马挥舞狼牙棍,直取宣赞。两马相交,大约斗了几个回合,孙立从侧面杀来。宣赞顿时慌张起来,刀法也乱了章法,被秦明一棍戳下马来。三军齐声呐喊,一拥而上,将宣赞捉住。再有扑天雕李应率领大小军兵,冲向关胜的寨内,先救了张横、阮小七以及被擒的水军等人,夺取了寨内的粮草马匹,还招安了四下里的败残人马。
天亮时分,宋江召集众人回到山上。此时东方渐渐泛白,忠义堂上众人依次落座。不一会儿,关胜、宣赞、郝思文分别被押解上来。宋江见了,急忙走下堂来,喝退军卒,亲自为他们解开绳索。宋江把关胜扶到正中间的交椅上,自己跪地便拜,磕头请罪,说道:“我等都是亡命的狂徒,冒犯了将军虎威,还望将军恕罪。” 关胜连忙回礼,一时竟说不出话来,显得手足无措。呼延灼也走上前来请罪道:“我既然领了将令,不敢不依计行事,还望将军饶恕我欺瞒之罪。” 关胜见梁山众头领义气深重,便回头对宣赞、郝思文说:“我们被擒到这里,该如何是好?” 二人回答道:“一切听从将军吩咐。” 关胜说:“我等无颜再回京城,我们三人甘愿领死。” 宋江说道:“将军何出此言?倘若将军不嫌弃我等微贱,不如一同替天行道。若将军不肯,我也不敢强留,现在就送将军回京。” 关胜说道:“都说忠义宋公明,果然名不虚传。如今我等有家难回,有国难投,愿意在帐下做个小卒。” 宋江听了十分高兴。
当天,一方面摆下宴席庆贺,另一方面派人招安逃窜的败军,又收编了五七千人。其余的败军各自四散而去。投降的军卒里,有年老的和年幼的,宋江随即发给他们银两,让他们回家。同时,派薛永带着书信前往蒲东,去接关胜的家小,这些暂且不提。
宋江在饮宴时,默默地想起卢员外和石秀还陷在北京,不禁潸然泪下。吴用说道:“兄长不必担忧,我自有办法。只过今晚,明天再次起兵去攻打北京,必定能够成功。” 关胜站起身来说道:“小将无以为报不杀之恩,愿意担任前部先锋。” 宋江十分欣喜。
第二天早晨,宋江传令,让宣赞、郝思文带领原来的军马,作为前部先锋;其余原本攻打北京的头领,一个不少。又派李俊、张顺带上水战盔甲一同前往,接着再次向北京进发。
再说梁中书在城中,正与刚刚病愈的索超一起饮酒,这时探马来报:“关胜、宣赞、郝思文以及众多军马,都被宋江捉去,已经入伙了。梁山泊的军马现在又打过来了。” 梁中书听了,吓得目瞪口呆,手脚都不知道该怎么放。只见索超禀报道:“之前中了贼人的冷箭,这次正好报这个仇。” 梁中书随即奖赏了索超,让他带领本部人马,抢先出城迎敌。李成、闻达随后调军接应。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