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胜得知后,立刻让小校快把战马牵来。这匹马从头到尾长一丈,从蹄到脊高八尺,浑身上下没有一根杂毛,毛色如同火炭般赤烈,配着一副皮甲,束着三条肚带。关胜全身披挂整齐,绰起大刀,上马直奔阵前。门旗打开,关胜威风凛凛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有《西江月》一首为证:
汉国功臣苗裔,三分良将玄孙。绣旗飘挂动天兵,金甲绿袍相称。 赤兔马腾腾紫雾,青龙刀凛凛寒冰。蒲东郡内产英雄,义勇大刀关胜。
宋江见关胜仪表非凡,与吴用暗暗赞叹,回头对众多良将说道:“这位将军果然英雄,名不虚传!” 话还没说完,林冲心中恼怒,说道:“我们弟兄自从上了梁山泊,经历大小五七十阵,从未挫过锐气。军师为何要灭自己威风!” 说完,便挺枪跃马,直取关胜。关胜见状,大声喝道:“水泊草寇,你们怎敢背叛朝廷!只叫宋江与我决战。” 宋江在门旗下喝住林冲,亲自纵马出阵,欠身向关胜施礼,说道:“郓城小吏宋江,前来拜见,任凭将军问罪。” 关胜道:“你身为俗吏,怎敢背叛朝廷?” 宋江答道:“只因朝廷昏暗,纵容奸臣当道,谗佞之徒专权,陷害天下百姓。宋江等替天行道,并无异心。” 关胜大声喝道:“天兵到此,你们还敢抗拒,花言巧语,怎敢欺瞒我!若不下马受降,定叫你粉身碎骨!” 霹雳火秦明听了,怒不可遏,手舞狼牙棍,纵马直抢过来。关胜也纵马迎战,与秦明展开厮杀。林冲怕秦明抢了头功,突然飞抢过来,直扑关胜。三匹马在征尘之中,如同转灯一般厮杀起来。宋江见此,担心关胜受伤,便下令鸣金收军。林冲、秦明回到阵前,问道:“正准备擒捉这厮,兄长为何收军罢战?” 宋江道:“贤弟,我们秉持忠义,以强欺弱并非我们所愿。即便在阵上捉了他,他心中不服,也会惹人耻笑。我看关胜是英勇之将,世代忠臣,他的祖上更是被尊为神明。若能让此人上山,宋江情愿让位。” 林冲、秦明听了,心中都不太高兴。当天,两边各自收兵回营。
且说关胜回到寨中,下马卸甲,心中暗自思忖:“我奋力与二将相斗,却难以取胜,眼看就要输给他们,宋江却突然收了军马,不知他是何用意?” 于是,他让小军把陷车中的张横、阮小七推出来,问道:“宋江不过是个郓城小吏,你们为何甘愿听从他的指挥?” 阮小七答道:“俺哥哥在山东、河北一带威名远扬,人人都称他为及时雨呼保义宋公明。你这不懂礼义之人,如何能明白!” 关胜听了,低头不语,让小军把陷车推了下去。当晚,关胜在寨中烦闷不已,坐卧不安,走出中军大帐,只见月色满天,霜华遍地,不禁连连叹息。这时,负责巡哨的小校前来报告:“有一位胡须将军,单人匹马,手持单鞭,要见元帅。” 关胜问道:“你没问他是谁?” 小校说:“他既没穿衣甲,也没带军器,不肯说自己的姓名,只说要见元帅。” 关胜道:“既然如此,把他带进来。” 不一会儿,那人来到帐中,拜见关胜。关胜看了看,觉得有些面熟,在灯光下仔细辨认,才认出来,便问他是谁。那人说:“请元帅屏退左右。” 关胜道:“无妨。” 那人道:“小将便是呼延灼。先前我曾为朝廷统领连环马军,征讨梁山泊,没想到中了贼人的奸计,失陷了军机,无法还乡。听说将军到来,我不胜欢喜。今早宋江在阵上,林冲、秦明想要捉拿将军,宋江急忙收军,生怕伤了将军。此人向来有归顺朝廷之意,只是无奈众贼不从,他暗中与我商议,想要劝众人归顺。将军若能听从,明日夜间,轻弓短箭,骑着快马,从小路直入贼寨,生擒林冲等贼寇,解赴京师,共立大功。” 关胜听后,十分高兴,将呼延灼请入帐中,摆酒款待。两人诉说宋江一心忠义,只是不幸跟随了贼寇,实在无辜。二人彼此袒露心声,毫无疑虑。
第二天,宋江率领众人前来挑战。关胜与呼延灼商议:“今日先赢了对方首将,晚上便可依计行事。” 有诗为证:
亡命呼延计最奇,单人匹马夜逃归。
阵前假意鞭黄信,钩起梁山旧是非。
且说呼延灼借了一副衣甲穿上,两人各自上马,来到阵前。宋江见了,大骂呼延灼道:“我从未亏待过你半分,你为何连夜私自离去!” 呼延灼回道:“你们这些草寇,能成什么大事!” 宋江便令镇三山黄信出马,黄信手持丧门剑,催动坐下战马,直奔呼延灼。两马相交,没斗到十个回合,呼延灼手起一鞭,将黄信打落马下。宋江阵上的众军急忙抢上前去,把黄信扛了回去。关胜见此,十分高兴,下令大小三军一齐掩杀过去。呼延灼道:“不可追赶,吴用那厮足智多谋,若贸然追杀,恐怕中了贼人的计谋。” 关胜听了,急忙收军,回到本寨,在中军帐中摆酒款待众人,并询问镇三山黄信的情况。呼延灼道:“此人原本是朝廷命官,青州都监,与秦明、花荣一同落草为寇。今日先杀了此人,挫一挫他们的威风,今晚偷营,必然能够成功。” 关胜大喜,传下将令,让宣赞、郝思文分两路接应,自己率领五百马军,轻弓短箭,让呼延灼在前引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