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人中较艺强,轻生捐命等寻常。
试看两虎相吞啖,必定中间有一伤。
任原慢慢逼近,假装左脚露出破绽,燕青大喊一声:“别过来!” 任原正要扑向他,燕青却从任原的左胁下钻了过去。任原恼羞成怒,急忙转身又来抓燕青,燕青轻轻一跃,又从他右胁下钻了过去。任原身为大汉,转身毕竟不太灵活,连续几次变换脚步,都乱了节奏。燕青趁机冲上前去,用右手扭住任原,左手插入任原的裆部,用肩胛顶住他的胸脯,然后用力将任原直接举了起来。任原头重脚轻,燕青借着这股力量开始旋转,连续转了五圈,转到献台边时,燕青大喝一声:“下去!” 将任原头朝下,脚朝上,直接扔下了献台。这一摔,叫做鹁鸽旋。数万香客看到这一幕,齐声欢呼喝彩。任原的徒弟们见师父被摔倒,顿时乱了套,先是把山棚拽倒,争抢起奖品来。众人纷纷叫嚷着要动手,那二三十个徒弟更是冲进献台,知州在一旁根本无法制止。
在一旁的李逵,看到这一幕,顿时火冒三丈。他双眼圆睁,胡须倒竖,好似发怒的太岁。此时他手中没有兵器,一着急,伸手就将身旁的杉剌子像拔葱一样拔断,手持两根杉木,气势汹汹地朝着人群冲了过去。人群中有认识李逵的香客,叫嚷着说出了他的名字。外面负责治安的公差们一听,立刻涌入庙里,大声喊道:“别让梁山泊的黑旋风跑了!”
知州听到这话,吓得魂飞魄散,连滚带爬地往后殿跑去。四面八方的人纷纷围拢过来,庙里的香客们吓得四处奔逃。李逵看向任原,只见他被摔得昏死过去,倒在献台边,嘴里只剩下微弱的气息。李逵见状,搬起一块石板,朝着任原的头砸去,将他的脑袋砸得粉碎。
随后,燕青和李逵从庙里杀了出来。庙门外,弓箭如雨点般射进来,两人无奈,只得爬上屋顶,揭下瓦片向下乱砸。没过多久,只听见庙门前喊声震天,有人杀了进来。领头的是一位头戴白范阳毡笠儿,身穿白段子袄,腰间挎着腰刀,手中挺着朴刀的好汉,此人正是北京玉麒麟卢俊义。他身后跟着史进、穆弘、鲁智深、武松、解珍、解宝七条好汉,率领着一千多人,杀开庙门,前来接应。燕青和李逵看到援军来了,立刻从屋顶上跳下来,跟着大队人马往外冲。李逵还跑到客店里,取了双斧,赶回来继续厮杀。等官府整顿好官军赶来时,这伙好汉早已跑得没影了。官兵深知梁山泊人多势众,难以抵挡,便不敢再追赶。
卢俊义见势,便下令收拾队伍,带着李逵等人回去。走了半天,路上李逵又不见了踪影。卢俊义苦笑着说:“这黑厮真是惹祸精!必须派人去找他回山。” 穆弘主动请缨:“我去把他找回来。” 卢俊义点头道:“那就最好不过了。”
暂且不说卢俊义带领众人回山的事。单说李逵手持双斧,径直来到寿张县。当时正值县衙中午散衙,李逵来到县衙门口,大声叫嚷道:“梁山泊黑旋风爹爹来啦!” 这一嗓子,吓得县衙里的人手脚发软,动弹不得。原来寿张县离梁山泊最近,这里的人只要听到 “黑旋风李逵” 这五个字,哪怕是正在哭闹的小儿,也能立刻止住哭声。如今李逵本人亲自来了,他们怎能不怕?
李逵大摇大摆地走进县衙,一屁股坐在知县的椅子上,喊道:“叫两个人出来说话,不来我就放火!” 廊下和房内的众人商量了一下,觉得只能派几个人出去应付,不然他肯定不肯走。于是,两个吏员战战兢兢地来到厅上,向李逵拜了四拜,然后跪在地上说道:“头领大驾光临,不知有何吩咐?” 李逵说:“我不是来打扰你们县里人的,只是路过这里,顺便来玩玩。把你们知县叫出来,我要和他见个面。” 两人去了一会儿,回来禀报说:“知县相公刚才听说头领来了,就从后门跑了,不知道去了哪里。”
李逵不信,自己跑到后堂房里去找,果然看到有放着官帽、衣衫的匣子。李逵扭开锁,拿出官帽,插上展角,戴在头上,又穿上绿色的公服,系好角带,接着找了朝靴,换下麻鞋,手里拿着槐简,走到厅前,大声喊道:“吏典人等,都来参见!” 众人没办法,只好上前参拜。李逵问道:“我这样打扮,怎么样?” 众人连忙说:“十分合适。”
李逵又说:“你们这些令史、祗候,都给我排好衙役的队伍,排好了就走。要是不听我的,我就把这县衙翻个底朝天!” 众人害怕他,只得召集了一些公吏,举着牙杖、骨朵,擂了三通鼓,向前行礼。李逵看着,哈哈大笑,又说:“你们当中,派两个人来告状。” 吏员们说:“头领在这里坐着,谁敢来告状啊。” 李逵说:“我就知道没人来告状。你们自己找两个人,装成告状的来,我又不会伤害他们,就是想找点乐子。” 公吏们商量了一番,只好让两个牢子,装作打架斗殴的样子来告状,县门外的百姓也都围过来看热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