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跪在厅前,一个告状说:“相公可怜可怜我,他打了我。” 另一个则说:“他骂我,我才打他的。” 李逵问道:“哪个是被打的?” 原告回答:“小人是被打的。” 李逵又问:“哪个是打人的?” 被告说:“他先骂我,我才打他的。” 李逵说:“这个打人的是条好汉,先放他走。这个没出息的,怎么会被人打?给我戴上枷锁,在衙门前示众。”
李逵站起身来,把绿袍扎好,将槐简揣在腰里,抽出大斧,亲自看着给那个原告戴上枷锁,立在县门前示众,这才大踏步地离开,连身上的官衣和靴子都没脱。县门前围观的百姓,看到这一幕,忍不住笑出声来。
李逵在寿张县前,一会儿往东走,一会儿往西走。忽然,他听到一处学堂里传来读书声,便好奇地掀起帘子走了进去。这一下,可把教书先生吓得从窗户跳出去跑了。学生们有的哭,有的叫,有的跑,有的躲。李逵大笑着走出门,正好碰上穆弘。穆弘喊道:“大家都为你担心死了,你却在这里胡闹!快跟我上山去!” 说着,也不由分说,拖着李逵就走。李逵没办法,只好离开了寿张县,朝着梁山泊奔去。有诗为证:
牧民县令古贤良,想是腌没主张。
怪杀李逵无道理,琴堂闹了闹书堂。
二人渡过金沙滩,回到山寨。众人看到李逵这副打扮,都忍不住笑了起来。来到忠义堂上,宋江正在和燕青庆祝胜利,只见李逵放下绿襴袍,扔下双斧,摇摇晃晃地走到堂前,拿着槐简,向宋江行礼。他刚拜了两拜,就把绿襴袍踩破了,一下子摔倒在地,众人笑得更厉害了。宋江骂道:“你这黑厮,胆子也太大了!没跟我打招呼就私自下山,这可是犯了死罪!而且你走到哪里,就把祸事惹到哪里。今天当着众兄弟的面说清楚,以后再犯,绝不饶你!” 李逵连连点头,退了下去。
此后,梁山泊人马平安,没出什么大事。每天大家都在山寨中练习武艺,操练人马,让会水的人上船学习水上作战。各个寨子中也忙着打造军器、制作衣袍、铠甲、枪刀、弓箭、牌弩、旗帜,这些就不多说了。
再说泰安州把之前发生的事情详细上奏到东京,进奏院又收到各处州县关于宋江等人造反作乱、四处骚扰的申奏表文。大卿将这些表文汇总后,启奏皇帝。这天,景阳钟敲响,大臣们都来到待漏院,等候早朝,准备向天子当面奏明此事。
当时,道君皇帝已经有一个月没有临朝听政了。这天早朝,正是:三下静鞭鸣御阁,两班文武列金阶。圣主临朝,百官行过拜礼之后,殿头官高声喝道:“有事的大臣出班早奏,无事就卷帘退朝。” 进奏院卿出班奏道:“臣的进奏院中收到各处州县多次送来的表文,都说宋江等人带领贼寇,公然闯进府州,抢劫府库,抢夺粮仓,杀害军民,贪婪无厌。他们所到之处,无人能敌。如果不早日派兵围剿,日后必定成为大患。恳请陛下明鉴。”
天子说道:“去年上元夜,这伙贼寇大闹京城,今年又到各处骚扰,更何况那些附近的州郡。我已经多次派遣枢密院出兵,到现在都没有收到回奏。” 这时,御史大夫崔靖出班奏道:“臣听说梁山泊上立着一面大旗,上面写着‘替天行道’四个字,这是迷惑百姓的手段。如今民心已经被他们笼络,不能轻易出兵。眼下辽兵侵犯边境,各处军马都来不及抵御,如果再起兵征伐梁山泊,实在是不方便。以臣之见,这些在山间落草为寇的人,都是触犯了官刑,无处可逃,才聚集在山林中,肆意妄为。如果陛下能降下一封丹诏,让光禄寺准备御酒和珍馐,派一位大臣,前往梁山泊好言安抚,招安他们,让他们去对抗辽兵,这样既能解决梁山泊的问题,又能抵御外敌,公私两便。恳请陛下圣鉴。”
天子听后,说道:“爱卿所言甚是,正合朕意。” 于是,便派殿前太尉陈宗善为使者,带着丹诏和御酒,前往梁山泊招安宋江等人。当天早朝结束,陈太尉领了诏敕,回家收拾行装,准备出发。
没想到陈太尉此次奉旨招安,却引发了一系列事情,使得梁山泊上布满了金戈铁骑,水面上也铺满了战舰艨艟。这次招安行动,误打误撞,惹恼了梁山泊的好汉们。正所谓:香醪翻做烧身药,丹诏应为引战书。那么,陈太尉究竟会如何招安宋江呢?且听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www.38xs.com)古典白话合集三八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