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说道:“我本是郓城小吏,因逃罪上山。幸得四方豪杰,听闻消息后纷纷前来,大家意气相投,彼此呼应,情谊如同骨肉般深厚,关系亲如手足。后来上天显现异象,才知道我们上应天星地曜,齐聚一处。宋朝天子三次降诏,赦免我们的罪行并招安,众人都跟随我宋江归顺大义。如今奉诏命,统领大军征讨大辽,途经真人的仙境,真是夙世有缘,得以瞻仰拜见。恳请真人指点迷津,为我指明前程之事,那真是万分荣幸。”
罗真人说:“将军稍坐片刻,我这就准备素斋。天色已晚,就在这荒山的简陋床榻上暂且留宿一夜,明日一早再回马赶路,不知将军意下如何?” 宋江赶忙说:“宋江正想请我师指教,聆听您点悟我的愚迷,怎忍心现在就离去。” 随即吩咐随从,托出金珠彩缎,献给罗真人。
罗真人推辞道:“贫道不过是僻居山野的老人,寄身于天地之间,即便接受了这些金珠,也没有用处。我随身有布袍足以遮体,绫锦彩缎也从未穿过。将军统领数万大军,军前赏赐每日耗费何止千万。您所赐之物,还请收回,贫道实在用不着。盘中的果木,小道倒是可以留下。” 宋江再次下拜,恳请罗真人收纳,罗真人坚决推辞,不肯接受。当下便供奉上素斋。众人用完斋饭,又喝了茶。
罗真人让公孙胜回家探望老母,说道:“明日一早再来,跟随将军回城。” 当晚,罗真人留宋江在庵中闲谈。宋江把心中的隐秘之事,详细地告知罗真人,希望能得到指点。罗真人说:“将军一片忠义之心,与天地同在,神明必定会护佑您。将来活着的时候应当被封侯,死后也会被立庙祭祀,这是毫无疑问的。只是将军一生命运多舛,难以十全十美。”
宋江问道:“我师,难道宋江此生不得善终?” 罗真人说:“并非如此。将军去世时必定是寿终正寝,尸身也能归葬祖坟。只是您命运不佳,为人善良却多有磨难,忧愁多而欢乐少。在得意到极点的时候,就应当懂得退步,不要长久贪恋富贵。” 宋江又说:“我师,富贵并非宋江的追求,我只希望弟兄们能常常相聚,即便身处贫贱,我也心满意足,只求大家都能平安快乐。” 罗真人笑道:“大限到来之时,岂是你们能够留恋的!”
宋江再次下拜,请求罗真人给予指示。罗真人命童子取来纸笔,写下八句法语,递给宋江。那八句是:
“忠心者少,义气者稀。幽燕功毕,明月虚辉。
始逢冬暮,鸿雁分飞。吴头楚尾,官禄同归。”
宋江看完,不明白其中含义,再次下拜,诚恳地请求:“恳请我师详细解说,为我指引迷津。” 罗真人说:“这是天机,不可泄露。日后时机到了,将军自然就会明白。夜深人静,请将军在观内暂且留宿一宿,明日一早再来拜会。贫道当年未完成的修行,现在要继续去梦中参悟,将军不要见怪。”
宋江收起这八句法语,藏在身边,辞别罗真人,到观内休息。众道童将他接到方丈,宋江在那里留宿了一夜。第二天清晨,宋江前来参拜罗真人,此时公孙胜已经到了草庵。罗真人吩咐准备素斋招待众人。早膳过后,罗真人又对宋江说:“将军,贫道有一事相告:这个徒弟公孙胜,尘缘渐浅,道行日益增长。如果现在就把他留下,在这里侍奉贫道,就会辜负了他与弟兄们往日的情分。从今日起,让他跟随将军去建立大功,等凯旋还京之时,那时才是徒弟与贫道分别之日,还望将军到时能放他回来。一来让贫道有传承道法之人,二来也免得徒弟的老母在家中望眼欲穿。将军是忠义之士,必定会行忠义之事。不知将军是否愿意答应贫道的请求?”
宋江说:“师父的法旨,弟子怎敢不听。况且公孙胜先生与我等弟兄情同手足,他去留自便,我怎敢阻拦。” 罗真人和公孙胜都行了个稽首礼,说道:“多谢将军应允。” 当下众人拜别罗真人,罗真人一直把宋江等人送出庵门,说道:“将军多多保重,早日建功封侯。” 宋江拜别后,来到观前。他们乘坐的马匹,在观中喂养,随从已经把马牵到观外等候。众道士将宋江等人送出观外,彼此告别。
宋江让人把马牵到半山平坦之处,与公孙胜等人一同上马,返回蓟州。有诗为证:
兵隙乘骖访道流,紫虚仙观白云稠。
当坛乞得幽玄语,楚尾吴头事便休。
宋江等人一路无话,很快回到城中,在州衙前下马。黑旋风李逵迎上来,说道:“哥哥去看望罗真人,怎么不带兄弟我去走一趟?” 戴宗说:“罗真人说你要杀他,对你很是责怪。” 李逵说:“他也把我整治得够呛了!” 众人都笑了起来。
宋江走进衙内,众人都来到后堂。宋江取出罗真人的那八句法语,递给吴用,让他仔细揣摩,吴用也不明白其中的意思。众人反复看了,也都无法理解。公孙胜说:“兄长,这是天机玄语,不可泄露。收拾起来,终身受用,不要只顾猜疑。师父的法语,日后自然会知晓含义。” 宋江听从了他的建议,把法语藏在天书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