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夜里,老和尚让小行者带路:“送将军到那边后,你就立刻回来,千万别让人察觉到。” 当时,小行者领着时迁,离开了草庵,朝着深山之中的小路走去。他们穿越树林,翻过山岭,一路上攀爬藤葛,行走在数里长的山间小径和野坡之上。此时月色微明,天气有些昏暗。来到一处山岭,这里险峻异常,石壁高耸。远远望去,有一个小小的路口,岭岩上堆满了大石,被砌成高高的墙壁,将道路阻断,根本无法通行。小行者说:“将军,已经能看到关隘了,那堆着石块的墙壁那边就是。翻过那石壁,就有大路了。” 时迁说:“小行者,你回去吧,我已经知道路该怎么走了。” 小行者便转身回去了。
时迁施展起他飞檐走壁、跳篱越墙的高超本领,那些石壁对他来说,轻松便攀爬了过去。朝着东边前行时,只见林木之中,半边天都被映得通红。原来是卢先锋和朱武等人拔营起寨,一路上放火烧林,朝着关隘赶来。他们先派了三五百军人,在路上清理尸首,沿着山边放火开路,让敌军的埋伏军兵无处藏身。昱岭关上的小养由基庞万春,得知宋兵放火烧林开路,说道:“这是他们的进兵之法,想让我们的伏兵无法施展。我们只需牢牢守住此关,任他们有多大能耐,也别想过去!” 他望见宋兵渐渐靠近关下,便带着雷炯、计稷,一同来到关前守护。
却说时迁一步步悄悄摸到关上,爬上一棵大树的顶端,伏在枝叶茂密的地方。他看到庞万春、雷炯、计稷等人都手持弓箭、踏弩,埋伏在关前,只等宋兵到来。只见宋兵一路放着火冲了过来。中间林冲、呼延灼骑在马上,在关下大骂:“贼将,怎敢抗拒天兵!” 南军的庞万春等人正要放箭射击,却没料到,时迁早已在关上。时迁悄悄地从树上溜下来,转到关后,看到有两堆柴草。他立刻摸进柴草堆里,取出火刀、火石,点燃火种,把火炮放在柴堆上。他先用一些硫黄、焰硝点燃那边的草堆,接着又点燃了这边的柴堆。随后,他点燃火炮,带着火种,直接爬上关隘的屋脊。此时,两边柴草堆里的火同时燃烧起来,火炮发出震天动地的声响。关上的众将顿时大乱,士兵们大喊大叫,只顾四处奔逃,哪里还有心思迎敌。庞万春和两个副将急忙跑到关后救火,时迁就在屋脊上又放起炮来。火炮的威力巨大,震得关屋都摇晃起来,吓得南兵纷纷扔掉刀枪弓箭、衣袍铠甲,全都朝着关后逃窜。时迁在屋上大声喊道:“已经有一万宋兵先过关了,你们还不赶紧投降,免你们一死!” 庞万春听了,吓得魂飞魄散,只是跺脚。雷炯、计稷更是吓得呆若木鸡,动弹不得。林冲、呼延灼率先冲上山顶,很快就赶到了关顶。众将都争着抢在前面,一起追过关去三十多里,追上了南兵。孙立生擒了雷炯,魏定国活捉了计稷,唯独庞万春逃脱了。宋兵还擒获了大半南军士兵。至此,宋兵成功占领了昱岭关,在关上屯驻了人马。
卢先锋拿下昱岭关后,重重地奖赏了时迁。他下令将雷炯、计稷在关上剖腹取心,用来祭奠史进、石秀等六人,并收拾他们的尸骸,葬在关上。其余敌军的尸首,则全部火化。第二天,卢先锋与诸将披挂上马。一方面行文向张招讨申报收复昱岭关的消息;另一方面,率领军队继续前进,沿着山路追赶,顺利通过关隘,一直来到歙州城边安营扎寨。
原来,歙州的守御由皇叔大王方垕负责,他是方腊的亲叔叔。与他一同守城的,还有两位大将,他们都被封为文职,共同守护歙州。一位是尚书王寅,一位是侍郎高玉。他们统领着十数员战将,屯驻两万军队,坚守着歙州城。王尚书原本是本州山里的石匠出身,擅长使用一条钢枪,坐下骑着一匹名叫转山飞的好马。这匹马登山渡水,如履平地。高侍郎则是本州士人的后代,会使一条鞭枪。因为这两人颇通文墨,方腊便加封他们为文职官爵,掌管兵权之事。小养由基庞万春兵败回到歙州,径直来到行宫,向皇叔面奏道:“由于当地百姓泄密,引诱宋兵从小路偷越过关,导致我军士卒离散,难以抵挡。” 皇叔方垕听后勃然大怒,喝骂庞万春道:“这昱岭关是歙州最为要紧的屏障,如今被宋兵突破,他们早晚就会打到歙州,我们该如何迎敌?” 王尚书上奏道:“主上暂且息怒。自古道:非干征战罪,天赐不全功。如今殿下可暂且免去庞将军的罪责,让他立下军令状,保证必胜,然后派他领军先行出战,击退宋兵。如果不能取胜,就将两罪并罚。” 方垕觉得有理,便拨给他五千军马,让庞万春出城迎敌,并要求得胜后回来复命。有诗为证:
雷厉风飞兵似虎,翻江腾地马如龙。
宋江已得重关隘,僭窃何烦待战攻。
且说卢俊义度过昱岭关之后,催兵迅速赶到歙州城下。当日,他与诸将一起,从上下两个方向攻打歙州。城门打开,庞万春率领军队出城迎战。两军各自摆开阵势,庞万春出到阵前挑战。宋军队里欧鹏骑马而出,手持一根铁枪,与庞万春展开交战。两人交手不到五个回合,庞万春佯装败走,欧鹏一心想要立头功,纵马追赶。庞万春突然转过身,背对着欧鹏射出一箭。宋将欧鹏武艺高强,伸手便将箭接住。原来,欧鹏没想到庞万春会放连珠箭。欧鹏接住一箭后,放心大胆地继续追赶。这时,弓弦声响,庞万春又射出第二支箭,欧鹏躲避不及,中箭落马。城上的王尚书、高侍郎见庞万春射中欧鹏,使其落马,庞万春得胜,便率领城中军马,一同冲杀出来。宋军抵挡不住,大败而回,退回三十里下寨,安营扎寨。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