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宫院里的大小侍婢,看到玉英突然倒地身亡,急忙跑到金銮殿,向三宫皇后禀报:“宫主娘娘摔倒死了!” 皇后大惊失色,随即报告给太宗。太宗听后,点头叹息道:“这件事果然应验了。朕曾经问十代阎君:‘宫中老幼是否平安?’他说:‘都平安,只是恐怕御妹寿数不长。’果真被他言中了。” 宫里的人都纷纷赶来悲痛哭泣,大家一起到花阴下查看,只见那宫主还有微微的气息。唐王说道:“别哭!别哭!别惊吓到她。” 于是上前用御手扶起宫主的头,呼唤道:“御妹,苏醒苏醒。” 这时,宫主突然翻身,喊道:“丈夫,慢些走,等等我!” 太宗说道:“御妹,是我和你皇嫂在这里。” 宫主抬头睁眼,疑惑地问道:“你们是什么人,竟敢拉扯我?” 太宗说:“我是你的皇兄,这是你的皇嫂。” 宫主却说:“我哪里来的什么皇兄、皇嫂!我娘家姓李,乳名叫李翠莲,我丈夫姓刘名全,我们夫妻二人都是均州人。因为三个月前,我在门口拔下金钗施舍给僧人,我丈夫怪我擅自走出内门,不守妇道,骂了我几句,我一气之下,用白绫悬梁自尽,撇下一双儿女,日夜啼哭。如今因为我丈夫被唐王钦差,前往阴司进献瓜果,阎王怜悯,放我们夫妻回来。他在前面走,我因为来迟了,赶不上他,结果绊了一跤。你们太无礼了!都不知道你们是谁,怎么敢拉扯我!” 太宗听了,对众宫人说:“想必是御妹摔昏了,胡言乱语呢。” 于是传旨让太医院进献汤药,将玉英扶入宫中。
唐王正在殿上,突然有当驾官上奏道:“万岁,如今进献瓜果的刘全还魂了,正在朝门外等候圣旨。” 唐王大为惊讶,急忙传旨将刘全召进殿内,刘全在丹墀下俯伏听命。太宗问道:“进献瓜果的事情怎么样了?” 刘全回答说:“臣头顶瓜果,径直来到鬼门关,被引到森罗殿,见到了十代阎君,献上瓜果,并详细说明了我王殷勤致谢的心意。阎君非常高兴,还多次向我王拜谢说:‘真是个有信有德的太宗皇帝’!” 唐王又问:“你在阴司都见到了些什么?” 刘全说:“臣没有走太远,没见到什么特别的,只听到阎王问我的籍贯和姓名。臣把舍弃家庭子女、因妻子上吊、自愿前来进瓜的事情,说了一遍,他急忙派遣鬼使,把我妻子带了过来,我们就在森罗殿下相会了。阎王还查看了生死文簿,说我夫妻二人都有登仙的寿数,便派遣鬼使送我们回来。臣在前面走,我妻子在后面跟着,有幸得以还魂。只是不知道我妻子魂魄所归之处。” 唐王惊讶地问道:“那阎王有没有说你妻子的情况?” 刘全回答说:“阎王没说什么,只听到鬼使说,‘李翠莲归阴时间太久,尸首已经不存在了。’阎王道:‘唐御妹李玉英如今寿数已尽,让翠莲借玉英的尸体还魂去吧。’臣不知道唐御妹是什么地方的人,家在哪里,还没来得及去寻找呢。” 唐王听了刘全的上奏,满心欢喜,当即对众多官员说:“朕与阎君分别时,曾询问宫中之事,他说老幼都平安,只是担心御妹寿数不长。刚才御妹玉英在花阴下摔倒身亡,朕急忙扶起查看,她很快就苏醒了,还口喊‘丈夫,慢些走,等等我!’朕还以为她摔昏了说胡话。详细询问之后,她所说的和刘全说的一模一样。”
魏征上奏道:“御妹突然寿数已尽,苏醒后便说出这些话,这显然是刘全的妻子借尸还魂之事。此事确实存在,陛下可宣请宫主出来,听听她还有什么要说的。” 唐王说:“朕刚刚让太医院去送药,也不知道情况怎样了。” 于是吩咐妃嫔入宫去请宫主。那宫主在里面大声叫嚷着:“我吃什么药啊?这里哪是我的家!我家是清凉的瓦屋,可不像这好似害了黄疸病般、花里胡哨的房子和门扇!放我出去!放我出去!” 正叫嚷间,只见四五个女官和两三个太监,搀扶着她来到了殿上。唐王问道:“你能认出你的丈夫吗?” 玉英说:“这是什么话,我和他从小就是结发夫妻,还为他生儿育女,怎么会不认得?” 唐王让内官搀扶她下去。那宫主走下宝殿,来到白玉阶前,看到刘全,一把拉住他说:“丈夫,你要去哪里,怎么就不等我一下!我摔了一跤,就被那些不明事理的人围住吵闹,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刘全听她说话的口吻像是自己的妻子,可看她的面容却不是妻子的模样,一时不敢相认。唐王感叹道:“这真是山崩地裂有人见证,捉生替死却难得一见啊!” 好一位有道的君王,当即将御妹的妆奁、衣物、首饰,全部赏赐给了刘全,就如同陪嫁一般,还赐予他永免差徭的御旨,让他带着御妹回去。刘全夫妻二人在阶前谢恩后,欢欢喜喜地还乡去了。有诗为证:人生人死皆因前缘注定,寿命长短各有定数。刘全进瓜得以返回阳世,借尸还魂成就李翠莲。他二人辞别君王,径直来到均州城里,发现家中旧业和儿女都安好,两口儿便四处宣扬善果,暂且不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