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者在一旁说:“师父,我前几天在包袱里,看到那件袈裟,难道不算宝贝?拿出来给他们看看怎么样?” 众僧听说是袈裟,都忍不住冷笑。行者问:“你们笑什么?” 院主说:“老爷说袈裟是宝贝,实在好笑。像我们这样的僧人,袈裟少说也有二三十件;要说我师祖,在这里做了二百五六十年和尚,袈裟足有七八百件!” 说着,便让人拿出来给三藏看。
老和尚一时兴起,想要炫耀一番,便叫道人打开库房,让头陀抬出柜子。他们一共抬出十二个柜子,放在天井中,打开锁,在两边设好衣架,在四周牵上绳子,将袈裟一件件抖开挂起来,请三藏观看。只见满院子都是绮丽锦绣,四壁挂满绫罗绸缎。
行者一件一件地看着,这些袈裟都是绣着繁花、镶着金边的精美之物。他笑着说:“好,好,好!收起来!收起来!把我们的也拿出来看看。” 三藏连忙拉住行者,小声说:“徒弟,别和人攀比财富。你我单身在外,要小心行事。” 行者说:“看看袈裟,能有什么差错?” 三藏说:“你不明白。古人说:‘珍贵奇异的玩好之物,不能让贪婪奸伪的人看见。’一旦被他们看到,必然会动了贪心;动了贪心,就会生出诡计。你要是怕惹祸,他们索要就给他们,也就罢了;不然的话,性命不保,可能就因为这事儿。这可不是小事。” 行者说:“放心!放心!一切有老孙我呢!” 说着,他不由分说,急忙走过去,解开包袱。顿时,霞光四射,里面还有两层油纸包裹着。去掉油纸,取出袈裟,抖开时,红光满室,彩气盈庭。众僧见了,无不欢喜赞叹。这件袈裟实在是太珍贵了:
千般巧妙明珠坠,万样稀奇佛宝攒。
上下龙须铺彩绮,兜罗四面锦沿边。
体挂魍魉从此灭,身披魑魅入黄泉。
托化天仙亲手制,不是真僧不敢穿。
老和尚见了这般宝贝,果然起了奸心。他走上前,对着三藏跪下,眼中含泪说道:“我真是没缘分啊!” 三藏连忙扶起他,问道:“老院师,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老和尚说:“老爷这件宝贝,刚刚展开,天色就晚了,我眼目昏花,看不清楚,这不是没缘分吗!” 三藏说:“点上灯,让你再仔细看看。” 老僧说:“老爷的宝贝已经够光亮了,再点灯,反而刺眼,更看不清楚了。” 行者问:“那你想怎么看?” 老僧说:“老爷要是放心,让弟子拿到后房,细细看一夜,明天一早送还老爷,不知老爷意下如何?” 三藏听了,吃了一惊,埋怨行者说:“都怪你!都怪你!” 行者笑着说:“怕什么?等我把袈裟包好,让他拿去看。要是出了什么差错,都由老孙我负责。” 三藏阻拦不住。行者把袈裟递给老僧,说:“拿去看吧。只是明天早上一定要原样归还,不能有一点损坏。” 老僧满心欢喜,让幸童把袈裟拿进去,又吩咐众僧:“把前面的禅堂打扫干净,取两张藤床,铺上被褥,请二位老爷休息。” 同时,又安排明天早上准备斋饭送行,之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师徒二人关上禅堂的门,准备休息,暂且不表。
话说那老和尚把袈裟骗到手后,拿到后房灯下,对着袈裟号啕大哭,哭得那本寺的僧人都不敢先去睡觉。小幸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跑去告诉众僧说:“公公都哭到二更天了,还没停呢。” 有两个徒孙,是老和尚最疼爱的,上前问道:“师公,您为什么哭啊?” 老僧说:“我哭自己没缘分,不能好好看看唐僧的宝贝!” 小和尚说:“公公您年纪这么大了,也该看开些。他的袈裟就在您面前,您解开看看不就行了,何必哭得这么伤心?” 老僧说:“看一会儿有什么用,看不长啊。我都二百七十岁了,辛辛苦苦积攒了几百件袈裟。可怎么就没有他这一件呢?怎么就不能像唐僧那样拥有它呢?” 小和尚说:“师公您错啦。唐僧不过是个离乡背井的行脚僧。您都这么大年纪了,该享受的也都享受了,怎么还想和他一样做个行脚僧呢?” 老僧说:“我虽然在这寺院里过得自在,安享晚年,可就是没能穿上他这件袈裟。要是能让我穿一天,就算马上死了,我也能闭眼了,也算是我在这阳世间做了一场和尚!” 众僧说:“您这话说得没道理!您想穿他的袈裟,这有什么难的?我们明天留他住一天,您就穿一天;留他住十天,您就穿十天,不就行了。何必哭得这么惨呢?” 老僧说:“就算留他住上一年半载,也只能穿这么久,终究不是长久之计。他要走的时候,还是得还给他,怎么能长久地拥有呢?”
正说着,有个叫广智的小和尚站出来说:“公公,想要长久拥有也容易。” 老僧一听,立刻高兴起来,问道:“我的好徒儿,你有什么好主意?” 广智说:“那唐僧师徒二人是赶路的,十分辛苦,现在已经睡着了。我们找几个有力气的人,拿着枪刀,打开禅堂,把他们杀了,把尸首埋在后园,只有我们自己知道这件事。然后再谋了他的白马和行囊,把那袈裟留下来,当作传家之宝,这不就是子孙长久的打算吗?” 老和尚听了,满心欢喜,这才擦了擦眼泪说:“好!好!好!这个计策太妙了!” 马上就开始收拾枪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