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仙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面容似小童般稚嫩,身体健朗。
他壶中藏着洞天不老丹,腰间悬挂与日同寿的仙篆。
人间多次降下祥瑞,他为世人消灾解难。
汉武帝曾宣他入朝,为其加寿,他常赴瑶池蟠桃宴。
他教化众生超脱世俗,指引大道,光明如电。
也曾跨海为仙人祝寿,常去灵山参拜佛祖。
他便是东华大帝君,堪称烟霞中第一神仙眷侣。
孙行者迎面而上,打招呼道:“帝君,您好啊!” 帝君赶忙回礼:“大圣,失迎失迎。请到寒舍喝杯茶。” 于是和行者携手走进洞府。果真是贝阙珠宫,瑶池琼阁美不胜收。刚坐下准备喝茶,只见翠屏后转出一个童儿。这童儿打扮得十分精神:
身穿道服,霞光闪烁,腰束丝绦,光彩夺目。
头戴纶巾,布斗星纹,足蹬芒履,云游仙岳。
修炼元真,超脱凡躯,功成之时,如意快乐。
识破精气神的源流,主人认得,毫无差错。
如今逃名,喜得寿无疆,不受甲子周天约束。
转过回廊,登上宝阁,三次偷摘天上蟠桃。
缥缈香云从翠屏飘出,这小仙正是东方朔。
行者见了,笑着说:“原来你这小贼在这儿!帝君这儿可没桃子给你偷吃!” 东方朔上前行礼,回应道:“老贼,你来这儿干什么?我师父可没有仙丹给你偷吃。”
帝君赶忙说道:“曼倩,别乱说,快上茶。” 曼倩就是东方朔的道名。东方朔急忙进去取来两杯茶。喝完茶,行者说道:“老孙此次前来,有一事相求,不知帝君能否应允?” 帝君问:“什么事?但说无妨。” 行者便把事情经过详细说了一遍:“最近我保护唐僧西行,路过万寿山五庄观。因为那观里的小童无礼,我一时发怒,把他们的人参果树推倒了。因此唐僧被耽搁,无法脱身。所以特地来您这儿,求赐一个医治果树的方子,还望帝君慷慨相助。” 帝君听了,说道:“你这猴子,做事也不考虑后果,到处闯祸。那五庄观的镇元子,圣号与世同君,可是地仙之祖。你怎么能冲撞他呢?他那人参果树,也就是草还丹。你偷吃了就已经有罪,还把树推倒,他怎么会善罢甘休?” 行者说:“正是如此。我们想逃走,却被他追上,他就像收汗巾一样,一袖子把我们全笼走了,所以才起了争执。没办法,我答应他求方医治,这才来向您求助。” 帝君无奈地说:“我有一粒‘九转太乙还丹’,这丹药能医治世间生灵,却无法医治树木。树是水土之灵,靠天地滋养。要是凡间的果木,或许还有办法医治;可这万寿山是先天福地,五庄观是贺洲洞天,人参果更是开天辟地时的灵根,怎么能治得了呢!没方子,没方子啊!”
行者一听,说道:“既然没有方子,老孙就告辞了。” 帝君还想留行者喝杯玉液,行者说:“急事要紧,不敢久留。” 于是驾云又前往瀛洲海岛。这瀛洲海岛也是个好地方,有诗为证:
珠树玲珑,映照紫烟,瀛洲宫阙与诸天相接。
青山绿水间,琪花娇艳,玉液琼浆,铁石坚固。
五色碧鸡啼叫,迎接海日,千年丹凤吸食朱烟。
世人难以探究壶中美景,象外春光绵延亿万年。
大圣到了瀛洲,只见在那丹崖珠树之下,有几个白发苍苍、胡须飘飘的老者,还有童颜鹤发的仙人,正在那儿下棋饮酒,谈笑风生,纵情高歌。真可谓:
祥云笼罩,瑞霭飘香。彩鸾在洞口鸣叫,玄鹤在山头飞舞。
碧藕冰桃当作下酒菜,交梨火枣让人延年益寿。
他们一个个不问世事,却在仙符上有名;逍遥自在,随性洒脱。
周天甲子无法约束,大地乾坤任其自由。
献果的玄猿,成双成对,惹人喜爱;衔花的白鹿,双双拱伏,十分亲昵。
那些老儿正玩得高兴,行者高声叫道:“也带我玩玩呗!” 众仙见了,赶忙快步上前迎接。有诗为证:
人参果树灵根折断,大圣四处访仙求妙方。
丹霞缭绕,从宝林中飘出,瀛洲九老前来迎接。
行者笑着说:“老兄弟们过得真自在啊!” 九老说:“大圣当年要是安分守己,不闹天宫,可比我们还自在呢。如今好了,听说你归真向佛,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经,怎么有空到这儿来?” 行者便把医树求方的事详细说了一遍。九老听了,也大惊道:“你可真是惹了大祸!惹了大祸啊!我们实在是没有办法。” 行者说:“既然没有办法,那我就告辞了。”
九老又留行者喝琼浆,吃碧藕。行者坚决不肯坐下,只站着喝了一杯琼浆,吃了一块藕,便急匆匆地离开了瀛洲,径直转向东洋大海。远远地就望见落伽山不远了,于是落下云头,直接来到普陀岩上。只见观音菩萨正在紫竹林中,和诸天大神、木叉、龙女讲经说法。有诗为证:
海主城高,瑞气浓郁,更有无数奇异之事。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